探析20世纪中国女油画家丘堤

2021-08-02 05:51刘若青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油画

刘若青

摘 要:丘堤是我国第一代现代女油画家,也是唯一获“决澜社奖”的画家,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者之一。文章从丘堤的成长经历展开,分析其新女性特点,结合丘堤的艺术思想和作品,分析她的艺术风格,探索20世纪初艺术中西融合的过程。

关键词:丘堤;油画;女性油画家;中西融合

20世纪初,西学传入中国,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巨变,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成长起来的。

当时中国形成了一股留洋热潮,艺术家们奔赴国外学习油画。这批中国知识青年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号召下,由国家或家庭支持留学西方,时值法国艺术氛围自由的时期,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亦加入艺术的朝圣之路,全面学习艺术,掌握了西方现实主义观念和写实主义方法,以求变革中国艺术。正是这批艺术家成为了中国油画的奠基者、开拓者,中国绘画艺术开始从传统向现代多样化转型。这批艺术家开启了我国20世纪现代绘画“文化自信”的大门。

第一代留学艺术家面对巨大的文化冲击,通过研修学习等途径,迅速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并融合自身文化,创造出具有新面貌的中国油画。20世纪走出国门的艺术家,其中留学英、法的画家有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方君璧等,留学日本的画家有丘堤、刘海粟等。这些留学画家所接受到的绘画技法,究其风格传承的演进线路,即是以欧洲为发源地的油画。通过中国留学生传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西画界发生的风格反响,仿佛是难以割舍的文化之链,赋予了中国油画沉重的历史胎记,从而奠定了其风格生长的脉络和基因。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广州等地的洋画运动较为频繁,本文的主人公就是当時从上海至日本的一批艺术家之一——现代女油画家丘堤女士。

一、才华横溢的丘堤

丘堤(1906-1958)原名邱碧珍,字秀昆,福建霞浦人,是中国第一代最为激进活跃的现代女油画家,她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艺术家的发展与其所处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丘堤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即其家庭因素、求学经历、政治因素等,对她未来的艺术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埋进了历史的坟墓,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动荡不安。在思想文化领域,新与旧、东方与西方的矛盾日显尖锐,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随即爆发了。在这股全面否定旧思想、旧文化、旧艺术的社会思潮里,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演进,丘堤的艺术人生也由此展开。

丘堤是幸运的,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自幼家境富裕。她的思想是先进的,在为数不多的女留学生中,早在1928年,丘堤就不顾世俗偏见,赴日留学。她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这对于她异国求学和新女性特点的形成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她16岁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学校虽已开始 “改革教制,倡导平民教育,谋求个性之发展”,但是对于女学生的要求还是延续旧俗。丘堤入学后带头剪去长发,并且常在假期的时候动员家庭主妇参与学习文化活动。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开设多种课程,丘堤学业有成,在图画、手工、缝纫课上得心应手,这为她艺术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福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丘堤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洋画,之后1928年跟着哥哥到东京学习装饰艺术,在这期间她深受后期印象主义的影响。

1931年,丘堤从日本归国后,成为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研究员。1932年她参加决澜社,成为唯一获“决澜社奖”的画家,是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同年,丘堤与庞薰琹结为夫妻,她总是能在庞薰琹的画里找到共同追求的绘画语言,之后便与丈夫孩子在上海、北平生活。1936年,庞薰琹应聘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丘堤举家迁往北平,之后又去了上海。与此同时,他们夫妻俩在作画上相互影响,庞薰琹在静物的题材上的风格和处理手法上跟丘堤十分相似。在1945年,丘堤各画了儿女的肖像画以此纪念。可以看到丘堤与庞薰琹的技法和风格是相互影响的,与之前庞薰琹为丘堤所作的肖像对比,他们都用相近色过渡表现体积,以弧线概括脸部五官及肢体轮廓,甚至用同样的色彩基调。1949年秋天,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立了正式党政领导体制,改称“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之后,庞薰琹任职绘画系主任及教务长。1953年,庞薰琹接受安排,调往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丘堤随之到北京,协助庞薰琹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8年3月丘堤因病去世。丘堤的艺术生涯虽然不算短暂,但也同样受到战乱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琐事的影响,很多艺术作品并没有被保留下来,也没有复制品。丘堤一生非常勤奋,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保存至今的作品只有大约20幅。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丘堤的原作,是在阴差阳错中幸免于难的凤毛麟角。1989年,丘堤的女儿庞涛在搬家时整理长久堆积的画箱画具,才意外地发现一箱丘堤的画。

回头观望丘堤的一生,她有幸走出国门,从事艺术研究,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庞薰琹,并与他组成了家庭。但又让人遗憾的是丘堤英年早逝,仅给后人留下了少许作品,这些作品弥足珍贵。

二、丘堤的绘画艺术

丘堤酷爱描绘静物风景油画,她对物体和色彩有着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总是能以最普通的主题创作出卓越的艺术作品。她所描绘的静物恬静而富有朝气,她的画能够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沉静抒情,富有诗意,同时具有非常强烈的现代感。在丘堤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于生活的热爱,而在这些作品背后却是她对抗腐朽、对抗保守的一生。就算生活的局势动荡不安,但她还是努力创造一个纯粹的艺术世界。丘堤早年留学日本,当时日本的画界是比较开放多元的,东京举办过很多关于西方各个流派的艺术作品展览会,丘堤也因此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拓展了视野,这给她的创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后来印象派在日本洋画中占据主要位置,这也使丘堤受到了影响,倾向于现代主义。故丘堤的绘画一生都带有法式审美基础上的日本西洋画风。

丘堤是我国第一代现代派女性画家,面临着许多艰苦的处境,她不停地在中国油画界寻求突破,将中国的意境表现与西方表现主义融会贯通。在丘堤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方女性的温和婉约,且她的这一表现手法逐渐成熟,形成了设色大胆、结构坚实而又略带浑厚和谐的艺术风格。

丘堤的油画艺术作品依托印象主义的形式语言,加以表现主义的部分技法。简而言之,丘堤的作品,一方面展现了她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对东方的审美。她的油画创作风格既不凸显夸张的变形,也不遵循学院派的写实主义,而是在倾向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作品。正如丘堤得到“决澜社奖”的那幅《花》,是最能體现丘堤不因循守旧、敢于打破常规的现代女性之特点的作品。画面极其简洁,背景采用平涂手法,深色背景,花瓶置于一块染布之上,也是完全平面化。画面的构成、用意、色彩,都非常成熟和老练。丘堤巧妙地在对称的构图中寻找不平衡,画中技法的处理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手法,将技法和观念融合得恰到好处。当时有人提出叶子就是绿色,花就是红色,丘堤作品中的红叶绿花引起了一番争议。大胆的用色传达了丘堤激进的观点和独特的情怀,庞薰琹、倪贻德及丘堤等一些决澜社画家,认为艺术改变物象本色进行艺术处理无可非议。

丘堤强烈的个性和对传统的解构意识显露无疑,充分体现了画家在艺术精神上的本质追求。现代著名画家陈丹青对丘堤的画作也是赞不绝口,陈丹青夸赞她出手简静,见“物性”,对物体充满爱意和敬意,为人优雅素心,展现出纯粹的“童心”,不画革命画,她这样画画才是绘画的真革命。

三、中西融合,谱写艺术篇章

油画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艺术家就要面对如何使其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难题。在20世纪初,中国有一批画家出国留学,他们归来之后,艰苦地追寻着一条能够将西洋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的道路,就如林风眠主张“调和中西艺术”以“创造时代艺术”,王悦之探求西画民族化,运用中国画的技法画油画作品,再采用长幅、立轴的形式装裱。早期画家们用油画艺术形式来表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创造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道路。

提起20世纪早期的女性绘画艺术,人们总是把她们和现代主义艺术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油画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是丘堤作为中国的女性画家,在留学之前都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所以在学习了外来文化之后,能更好地将西方的技巧和中国绘画结合起来。在绘画创作中,画家用西方油画的技巧、材料,在其中融入民族传统艺术,展现出了一种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女性作画有别于男性作画,女性画家能够凸显出女性特有的魅力,女性画家站在女性独特的视角,表现女性的自我意识,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抓住每个精彩的瞬间和感性的感觉,用细腻的情感,将内心独白和身心体验以某种手法呈现出来,采用更加大胆丰富的颜色来创作油画作品。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史中,一直离不开“融合”这个词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的根基,而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去吸收优秀的外来艺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却又具有包容性。中国绘画传统精神的变革思考,必然要关注对传统的批判反思和对西画的接受容纳。画家们主张中西融合,使不同的文化碰撞,从而产生火花,来表现自己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独有的情怀。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新的文化变革总是伴随着新的文化意识产生,从而丰富绘画艺术。

参考文献:

[1]罗燹瑕.丘堤的世界:初探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女性油画[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徐婷.丘堤及其绘画艺术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2.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油画
秋落柿子红(油画)
吴向东油画作品选登
钟红岩油画作品选登
油画
薛行彪写意油画作品选登
油画去哪了
顾德先油画作品
尚冠男油画作品选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