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伟 潘家荣 陈文伟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清晰明了的教学信息及方便快捷的复习检测等优点。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课前缺乏有效的导航体系。2.课中的探究、讨论实施效果不理想。3.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有待改进。
国内许多学者吸收国外翻转课堂先进理念的同时,也结合我国教学的学情及专业课程的特点,将翻转课堂进行本土化研究,比如融入TPACK 理念、借助思维导图等,试着去解决翻转课堂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在摸索阶段。
思维导图是20 世纪70 年代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发明创造的,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简单、高效的整体思维工具,被誉为成“大脑的瑞士军刀”。将人的思维过程呈现在纸上,并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思维导图的核心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文旨在传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构建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形象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是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和二次提炼,是自身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得看出学生思考的轨迹,通过时间、空间、角度三个层次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在传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一种简单、高效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构建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形象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是一种对知识内容理解更直观的工具,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抓住知识内容的本质,发现问题,把复杂错综的学习内容简单化,可以“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相较于传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思维导图概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直观、更快速地让学生抓住想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简单化,找到内容的主线,促使学生对知识点形成整体的概念并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
以教材《微生物学教程》中的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这两章为例,来说明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采用思维导图的放射状思考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更加多维度立体化;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整理和进一步凝练,让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思路更加清晰,理解更加透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再通过分组讨论,头脑风暴,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平时的课堂小测验、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的结果,我们发现:采取基于思维导图的(食品微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使学生能有效掌握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图1 第一章绪论的思维导图
图2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思维导图
本文利用思维导图构建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知识框架,使课程的知识内容更加清晰、明了,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