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希·2021届化学博士 非典型博士 在实验与实践的“重压”下充实提升自己

2021-08-02 06:33撰文王懿霖
求贤 2021年7期
关键词:重压天津大学非典型

撰文/王懿霖

“非典型”博士这个称号是陈明希自封的,他觉得这个title最能概括自己。

由于对理工科博士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见面之前,记者对这次的采访是否能顺畅沟通还有些忧心。没想到,计划一个小时的采访,我们天南海北地聊了两个多小时,内容涵盖了航天、汽车、旅游……好几次都是强行将话题拉了回来。

在陈明希的口中,他确实“不够典型”:没有“父母之命”,一切重要决定好像都是“随心所欲”;没有“寒窗苦读”,所有荣誉和成绩好像都是“顺理成章”。但细想之下,这全都源于他的自律和自强。他对自己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对未来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就像那首歌里唱到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陈明希天津大学化学博士

毕业去向:赴新加坡继续深造。

博士期间成就:曾获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天津市创新奖学金(特等)、利安隆创新奖学金、天津大学第二十六届十佳杰出青年(学生)等荣誉;曾代表天津市参加科技部主办的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三等奖,并获得天津市十佳科普讲解员称号。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生阶段发表SCI 收录论文21 篇,一作5 篇。

报考博士的初心:觉得做科研有意思,以后作为一生的事业,至少不会厌烦。

初为博士的愿望:养活自己,如果同时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就更好了。

身为博士的寄语:古人说,守正居奇。先是“守正”,花时间积累;然后方可“居奇”,做个有想法的人。不害怕不同,君子和而不同。

“非典型”的博士

如果单从个人简历看,陈明希应该就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2008年进入天津大学,就读于理学院,2012年保送硕士研究生,2015年毕业后进入中电18 所工作,2017年回到天津大学,开始了博士的学习生活,这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天津市创新奖学金(特等)、利安隆创新奖学金等荣誉。

“来天大读书是因为我想跳出原有的环境。”陈明希推了推眼镜笑着说,“我从小就生活在南开大学的家属院里,爷爷是南开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我从上幼儿园到上高中就没有离开过南开区,和平区仿佛就是世界的尽头,于是,报考志愿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南开大学的隔壁——天津大学。”不知道这句话真是陈明希当时的想法,还是此时戏谑的玩笑,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选择为他未来的人生打上了深深的“天大”烙印。

从高中毕业到研究生毕业,陈明希的求学之路非常“顺遂”,连工作都是人人羡慕的科研院所。“我当时的工作是为空间卫星做配套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虽然也比较忙碌,但和那时在学校做实验、做论文比起来还是悠闲很多。”那段时间里,陈明希一直在思考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又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

“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所以下班后还继续在天大的109 咖啡厅做兼职咖啡师,因为这不仅能让我充实起来,还能接触到许多有趣的人。”有一天闭店后,陈明希和学姐见到咖啡厅里的两只杯子叠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了,于是决定拿着杯子去实验室,试试用超声波仪器来帮着解决。“来到实验室后,我惊呆了,有好多设备只有国际顶尖的大学实验室才能见到,那一刻我终于知道,这才是我想要的。”几天后,他就作了一个重大决定——辞职,继续回天大读博士。

“非典型”的科研

说起科研,陈明希觉得这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我的第一个课题是源于一次‘事故’。”

在上大三的时候,陈明希就进入了实验室,开始跟着师兄做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实验,用到了还原剂巯基乙酸、巯基乙醇。“这类物质最大的特点,就是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般的臭,这个形容绝不夸张。之后的某次实验,因为一瓶巯基乙醇被弄洒了,使得我们实验室集体放假。”师兄是有经验的,但刚进实验室的陈明希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非常“亢奋”地开始自己摸索。“可能是因为兴奋和紧张,我竟然忘记了在开反应时用磁子进行搅拌。”说来也巧,文献中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产物多是粉末,而陈明希的这次“事故”直接得到了块状产物,在和老师讨论后,他得到了第一个课题——一步法氧化石墨烯还原自组装。

这一课题他一直做到了研一,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杂志上,这是陈明希的第一篇SCI 论文。“我是幸运的,因为刚上研一就达到了毕业的要求,当其他小伙伴还在背负毕业压力的时候,我已经在享受科研的快乐了,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发现我真正喜欢上了科研。”

辞职后迈进博士大门的陈明希突然发现,一切不再像以前那样“顺遂”了。

“有一天,我正在教室里听课,手机突然接到了教授的信息,他为我布置了我的课题方向——有机闪烁体。”有机闪烁体,这不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对于像陈明希这样的化学领域博士来说也是陌生的。“我硕士的研究方向是无机碳材料,应用于清洁能源;博士研究方向变成了有机闪烁体,应用于光检测,而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明希都在摸索。“看不到方向,经常会感到沮丧,甚至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但,这是他“喜欢做的事情”,再难也要坚持做下去。国际上做此项研究的知名学者屈指可数,国内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他看遍了国内外所有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奔波于全国各地寻找合理的表征方法。“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实验和论文的进度受到了影响,但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今年,陈明希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机闪烁体对X 射线的检测和成像,顺利毕业。

“非典型”的成长

正如陈明希所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博士期间的科研“重压”之下,他仍然参加了许多活动,在不同领域不断地提升自己。

“进入‘太雷班’也是我的梦想之一,我决定在博士期间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经过了笔试、面试和实践活动等重重考验,陈明希成为了当年“太雷班”30 人中的一个,在那里他结交了挚友,获得了历练,得到了成长。

通过“太雷班”,陈明希被推荐到校团委,成了“双创”部主任,主要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相关工作。“在这里,我们不仅要了解学校中一些好的科技创新项目,还要组织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这是非常锻炼人的。”调研、报告、组稿、演讲……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陈明希都会参与,好多时候还要亲自上阵。“2019年,我就被‘抓’去参加科普讲解大赛,没想到从市级一路过关斩将,竟然得了全国三等奖。”

听似“摸鱼”般的获奖,其实是源于他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工作期间,让我有了很多的闲暇时间来看知乎、看微博、看公众号等等,恰巧看到了一个刚成立的公众号在招撰稿人,于是我就投了一份简历,没想到这一做竟然坚持了5年多。”5年里,陈明希始终保持着每周一篇的更新频率,累计字数50 多万字。虽说是“科普”,但内容都是非常专业的,陈明希把枯燥的学术话语变成了有趣、可读性很强的文章,在这个小众的圈子里仍然保持着每篇1 万+的阅读量。

“在我看来,读博士不是为了在简历上填上漂亮的几笔,而是提升个人眼界、格局以及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至于未来,陈明希早在毕业前就已经作了清晰的规划:“我正在等新加坡一所国立大学博士后的offer,毕业后肯定会回国,回到大学里做老师、做科研,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事。”

猜你喜欢
重压天津大学非典型
《民法典》时代非典型担保的逻辑追问与效力审视——以买卖型担保为分析视角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学生写话
德国流行“非典型就业”
雨中情
我的马慢慢爬上
命运重压下的灵魂哀号——读孙惠芬《生死十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