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冰
摘要:改革后,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水平不断进步,目前在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文章提出通过对电力大数据的多元融合,依靠配网单线图解析推动底层数据互联互通,结合算法实现配电网网架的智能分析,将配电网网架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与揭示,從而推动配电网网架的优化改善,实现精准投资。
关键词:配网网架;电力大数据;智能分析
引言
伴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市场对于能源的依赖性不断提升,其中,作为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资源与各个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对于企业而言,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多数企业对于电力资源应用情况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希望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在有效促进电力资源安全系数的同时,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为了有效满足这一需求,相关人员提出,应对电力输配网的网架结构进行优化。然而,由于该项目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对实施策略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探索。
1智能电网技术
首先就智能电网进行介绍,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在传统电力网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应用各类先进的传感、测量、通信、控制以及计算机等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具有高效、安全、智能、坚强、节能环保等优势的电网,其实现的功能包括故障自愈、智能监控、攻击防御、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和双向互动供电服务等。同时在电力工程领域中,智能电网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技术,也高效集成了通信、传感、控制和网络等诸多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电网监控及用户信息沟通,不仅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还促进了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供电服务的提升,在我国的供电网络建设中有重要应用。
2配网网架的智能分析
电力大数据的融合为区域配电网网架的智能分析提供了基础条件。在保证电力大数据的准确性下,能够利用电力大数据进行数据的有效关联和智能分析,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网网架智能分析方法就是利用电力大数据应用技术进行数据有效关联和智能分析,创新引入智能分析手段,实现配网网架分析,对配网网架结构、网架异常、风险点、薄弱点等进行智能识别,能够全面揭示错综复杂的配电网运行情况,实现智能识别网架异常并进行闭环问题管理,利用多维可视化交互技术,直观形象地呈现配网网架结构、线路自动化水平、配网风险点等智能分析结果,为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从而实现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可视化,进而推动配电网网架优化,提高配电网风险管控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为配网规划、配网风险管控、转供电、应急处置、配网检修、客户服务等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其中,区域配网网架的智能分析包括以下方面。
2.1配网开关及分段智能分析
通过区域配网网架的智能分析,将底层XML图模进行解析后能够自动获取线路上开关的拓扑情况,并对开关上下游逻辑关系以及开关后段从属配变数与用户数进行关联,实现对配网开关以及分段的智能分析。配网开关以及分段智能分析包括10kV线路供电用户数的分布统计,实现对配网线路用户数的区间分布统计;10kV站外开关供电用户数及配变数智能分析,主要包括对10kV配网线路站外开关后段以及站外开关区间的用户数以及配变数的智能分析。通过该维度的分析,智能与自动揭示配网网架线路用户数较多、配网开关分段不合理以及配网开关区间配变较多等问题。图1为10kV线路供电用户数分布智能统计页面。
2.2中低压输配网的优化
从中低压输配网的角度来看,应将变电设施设置在市区内部,其线路的分配工作应以城市内部街道的排列情况而进行选择。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对于配电方法的选择,应采用开环方式进行,以分阶段的方法实现各个站点的联络。其次,在市区内部进行线路的排列时,应严格按照城市线路的走向进行分布,以便更好地实现输配网的优化。最后,应考虑到输配网的负荷量,从而实现对于部分线路网格的集中分配,从而有效提升线路的承载力。
2.3电能质量优化技术
随着电力用户规模的扩大,再加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电能质量控制有很大的难度,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无功不平衡和谐波问题。为此,电能质量优化技术迎来较大发展,充分吸取了自适应无功补偿技术的优势,并且有效结合了滤波器技术,使得电能质量获得较大改善。此外,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电能,而且对于电力系统本身的运行安全及经济性也有帮助,也为电力供应市场优化提供了新的模式。评估体系的建设也是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开展电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评价,对电能质量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2.4智能配电网建设愈加成熟
随着智能监控技术的发展,对配网运行设备的状态监测、用户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以及配电线路故障自愈等提供了技术支持,从客户的角度极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也主要依赖于智能电网技术,承担着配网的运行监控、事故处理、日常运维等业务。在我国有着庞大的配电网络,配网的安全、经济、高效管理直接关系着用户利益,为此,智能配电网建设迫在眉睫。尽管在城市范围内配网智能化发展已取得较好成效,但在许多落后地区配网供电可靠性依然堪忧,需要加大智能电网基建投入,还要不断研发新型智能配网设备,推动智能配网更好发展。
2.5高压输配网的优化
针对高压输配网而言,由于每一个网架对于最大电压的承载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其优化途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如果其对于电力的承载能力较强,则应将关键点放在电压转换基站的连接问题上。在实际站点的选址问题上,由于高压输配网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其地理位置应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同时,为了避免各个站点在连接上存在复杂性的问题,可以将高压输配网设置在较为偏远的郊区,从而避免复杂线路之间造成的相互干扰。
结语
配网网架智能诊断、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的整个分析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复杂、烦琐的计算。而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配电网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配网运行分析评估所需的计算工作量也日趋庞大。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规划方法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管理好相关的派生数据,不但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且难以保证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应用电力大数据的高度融合,通过智能算法去分析整个配电网网架的合理性,自动揭示配网网架的薄弱点与存在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向。本文通过探讨电力大数据的融合,并提出从多个维度对配网网架进行智能分析,以系统推动配网网架的完善与发展,从而保证配网的精准投资,为复杂配电网的网架分析提供技术路线以及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司少卿,吉兴全,张玉振,等.计及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架规划方法[J].中国科技论文,2020(7):827-834.
[2]刘飞,熊晓琪,查鹏程,等.直流配电网网架结构与分布式光伏多目标协同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3754-3765.
[3]刘晓明,许乃媛,杨斌,等.全球能源互联网受端特高压网架双阶段优化[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47(6):1-6.
[4]葛少云,张有为,刘洪,等.考虑网架动态重构的主动配电网双层扩展规划[J].电网技术,2018,42(5):1526-1536.
[5]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7):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