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溪
在茫茫的网络世界中,有这么一个设计老旧的小网站——百年灯泡,它所有的内容都是关于一个灯泡的。这个灯泡从1901年被投入使用后,基本上就没有熄灭过,一直亮到了现在。
长达120年(超过989000小时)的使用时间让这只灯泡成为了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灯泡,并多次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这个灯泡由谢尔比电气公司于1890年左右制造,制作的工艺非常原始,灯泡由手工吹制,灯丝则是古老的碳质灯丝——估计每个人都听过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爱迪生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做了几千次实验,终于找到了碳化的棉丝作为最好的灯丝材料”——这个灯泡的灯丝就是这种碳纤维,而且爱迪生也是从1878年才开始商业化制造灯泡。
网站上还有庆祝灯泡点亮120年的字样
这个几乎与爱迪生的灯泡同时代的老古董,在1901年被捐赠给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利弗莫尔一普莱森消防局,然后被持续使用到了现在。在1970年左右、2007年、2012年、2014年连续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可为工作年限最长的灯泡。只不过因为工作年限过久的原因,原本功率为30瓦或60瓦的灯泡,如今已经变得只有4瓦的亮度了。
爱迪生绘制的灯泡设计草图
寿命第二的灯泡还有属于自己的Facebook主页
这个灯泡当然并不孤单,还有大批跟它差不多时代的灯泡到现在也还能持续点亮。比如寿命第二的灯泡已经工作112年了,当然其亮度也很低了。人们在Facebook还专门为它开设了账号,定期更新它的工作状态。寿命第三、第四的灯泡工作时间分别为91年和93年,它们也都是到了2000年以后才坏掉。
这些超长待机的灯泡,每亮一秒都是在向我们无声地揭露着工业界的一个大阴谋——他们对其出产的产品采取了“计划报废”的策略,好让这些产品坏得更快,这样用户买得更频繁,资本家才能挣到更多钱。
当年的飞利浦灯泡广告
来自柏林档案馆的资料显示了灯泡的寿命是如何快速下降的
最早提出“计划报废”的就是灯具制造厂家。在1920年左右生产的灯泡,其使用寿命都能很轻易地达到超过2500小时。由于灯泡使用时间很长,加上灯具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小厂商疯狂降价,这就使得大型灯具厂商的灯泡售卖量逐年下滑.于是他们在1924年12月23日齐聚日内瓦,召开了一场国际性灯泡会议,在会议中决定成立一个被称为太阳神垄断联盟的组织,旨在通过控制灯泡寿命来增加需求,使消费者能计划性淘汰灯泡。联盟成员中的很多我们至今依然耳熟能详:欧司朗、飞利浦、通用电器等。
太阳神联盟规定,所有灯泡寿命必须在1000小时左右,过高或者是过低都必须罚款。在当时,增加寿命实际上很容易做到.但是要精确地控制灯泡的寿命则反而是一个大挑战。为了逐渐缩减灯泡寿命,所有联盟厂家之间都建立了联络机构,随时交流缩减灯泡寿命的技术。这项工作也确实卓有成效,从1926年到1934年之间,灯泡的平均寿命下降了三分之一,从1800小时下降到仅有1205小时。
为了让公众接受灯泡寿命下降的理论,太阳神联盟开始做广告和宣传,声称灯泡寿命越长,功效越低,而且灯泡变旧以后就会产生更多热量、浪费电力,通用电气甚至拍攝短片直接宣称1000小时才是灯泡的最佳寿命。这个联盟虽然已经随着二战的爆发而消亡,而且现代的节能灯泡和LED灯泡的寿命也已经远超1000小时,分别达到了10000小时和15000小时,但是现代灯泡里面到底有没有人为刻意控制灯泡寿命的因素呢?
现代LED灯泡的寿命比白炽灯已经大大延长了,而且更节能环保
不过太阳神垄断联盟留下的计划性报废的思路,却启发了不少其他厂商,并搞出了不少诡异的设计:其中一个是系统性项目报废的思路,就是故意更改系统设计,让产品难以继续使用。比如在软件中,会刻意移除向下兼容性,逼迫顾客为了软件服务而更换硬件;再比如机器新旧版本之间零件不通用,这样当旧机器坏掉之后无法从新机器中得到修理的备件,从而必须更换新机器。
还有一种思路是预先设置的报废。比如在打印机领域,有些商家会在墨盒中加上计数用的芯片,或者是刻意限制墨盒内墨水的容量,这样用户在使用有限次墨盒后,只能更换新墨盒——设计成可以添加墨水或磨粉的墨盒并不难,但是厂家怎么赚钱呢?一个墨盒150元,只能用半年,或者是一个墨盒卖300元,加墨粉可以无限次使用,用脚趾头都知道哪个更挣钱。
最后一种就是软硬件的限制。比如设计无法拆卸电池的手机,虽然手机可以使用但是电池是有寿命的,官方换电池一块1000元;或者手机出新款后,更新的新系统刻意让旧手机卡顿,逼迫用户换新手机。当年可拆卸电池的手机设计如今全部变成了不可拆卸式设计,全是托了苹果的“福”。原来的诺基亚手机买三块电池可以用一周,现在必须一天一充——话说充电宝行业必须要感谢苹果,不是苹果哪有充电宝的流行!
当然,厂商们总是有各种理由为他们的计划性报废设计开脱,比如原厂硒鼓对打印机更友好,设计成可加墨粉的形式容易导致机器卡壳,不可拆卸式电池设计可以防尘,新手机系统对硬件要求高等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