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黄昀昀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全球,中国作为疫情较早集中暴发的国家,也较早有效控制住了整体疫情,并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兼顾生命与生计,中国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两手抓、两手硬的关键点是什么?这成为国际舆论关心的问题。
01/中国民众接种新冠疫苗
0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假日经济明显复苏,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信号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流行病。疫情来袭之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达了指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在这场大考中,中国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认为,强有力的领导、全面的联防联控机制和广泛的群众支持是中国战胜疫情的三大支柱。西方国际政要、学者等在疫情中也纷纷认识到中国制度在抗疫斗争中发挥的强大效能,并高度认可中共“以人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这正是中国制度的优势。原民主德国总理汉斯·莫德罗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抗疫的表现,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更加人道、更加为了人的制度”。
应对疫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及时阻断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但这考验着民众的自觉。在外界看来,中国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强大的公信力,是防疫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因素。塞尔维亚前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表示,中国民众都听从政府的指挥,实施自我隔离,从而有效遏制住了病毒传播,这种高度的自律和具有较强组织性的管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德国民调机构Dalia Research公布的“2020民主认知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有95%的受访者对政府抗击疫情的政策和措施表示满意。
疫苗是阻断传染病大流行的屏障,抢抓疫苗研发时间的过程,就是和病毒争夺民众生命健康的过程。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工作从启动到开展全球首个临床研究,仅用时2个月;到中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紧急使用,仅用时4个月;到中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境外Ⅲ期临床试验,仅用时5个月;到获批附条件上市,仅用时11个月。美媒《财富》(Fortune)杂志承认,中国疫苗研发公司正处于全球研发竞赛的“头位”。
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何以做到如此高效?因为中国实现了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和监管部门全部优势力量和要素的联动。首要的是,中共集中统一的领导破解了市场机制失灵和“碎片化”政策体系的难题。而国家对科研单位提出的“不算经济收益账,只算人民健康账”的要求,和拨出专项资金更是为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此外,外界也对中国科研能力给出了高度评价。西班牙埃菲社2020年8月27日援引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的话说:“目前来看,中国将是最早掌握新冠病毒疫苗的国家之一。这表明其科研能力正在呈指数级增长,使其可以比肩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曾表示,中国有科兴、国药等疫苗,有非常优秀的科学家、生物医药和疫苗研究人员,“我相信他们有能力生产好的疫苗。”他说。
关于中国疫苗的有效性,2021年5月,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两针接种后14天能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且全人群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9%以上。目前,中国科兴疫苗和国药疫苗皆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这也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有力佐证。
如今,世界多国仍在同疫情展开较量,希望通过接种疫苗来缓解疫情。“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中国承诺也在步步落实。如在印尼迄今收到的9500万剂疫苗中,中国科兴疫苗占89%。印尼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埃文·拉克斯马纳说:“这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形势艰难之时,中国人就会挺身而出,印尼民众将会记住中国是如何迅速封锁、控制自己的问题,然后提供疫苗的。”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是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不亚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何时恢复增长、政府如何施策刺激生产等成为国际舆论关心的问题。
2021年初,中国公布了这样的数据:2020年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界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中国的经济扩张能力显示该国在很大程度上已成功遏制新冠病毒,并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亚洲主导经济体的地位。
而中国是怎么办到的呢?
在美国彭博社看来,中国经济复苏得益于早期推出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这些措施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当中国控制了疫情,工厂和企业复工复产后,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强劲需求,特别是对医疗设备和居家办公设备的需求,刺激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金融时报》同样认为,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中国制造业向经济持续输送复苏的动力。
进入2021年以来,虽然中国国内仍发生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但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1~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7%;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
关于未来,外界依然看好中国。2021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8.4%,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美国彭博社根据IMF预测数据计算得出,到2026年的5年内,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5,并表示“中国经济将在后疫情时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将扮演核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