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棠
(无锡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0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以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2015 年至今,中央有关部委和国家机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若干意见、通知,实施戏曲振兴计划,推进戏曲进校园。其中,在戏曲推广普及过程中如何使戏曲精髓有效与受众产生共鸣,提高信息普及到达率成为重要问题之一。
笔者经过前期研究发现,目前关于戏曲普及的研究大多是以传播者为起点,并通过改变传播途径等方式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但忽略了对普及对象的研究。笔者通过对所选取的南京、无锡两个高校在校大学生样本的研究发现,受众对戏曲的认知局限性是戏曲普及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昆剧的传播方面,受剧本内容文学性、传统戏曲表演程式化的影响,受众对舞台演出唱腔、唱词的理解以及动作内容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与此同时,笔者还调研了新媒体与大学生群体在昆剧传播过程中的新型互动关系。
如图1 所示,笔者从调查中发现,约56%的在校大学生认为昆剧是我国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认为昆剧历史悠久,昆剧剧本的文学性很强的大学生群体各占19.15%、11.35%;并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其表现形式优美;抽样的大学生中没有学生认为昆剧已经不符合当下人的审美。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对昆剧的整体认同感较高,这种认同一方面源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另一方面来自于其对昆剧甚至戏曲的碎片化知识的积累。
图1 大学生有关昆剧的认知现状
联系问卷调研结果,笔者在开展小组深度访谈时发现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通过视频展示的形式向被试播放昆剧《牡丹亭》片段、京剧《西厢记》片段、越剧《西园记》片段,大部分同学对剧种存在认知模糊的现象,特别是在对昆剧与京剧的区分上表现出明显不足,这和当前整个戏曲在高校中的传播方式是有关联的。目前各院团在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中,互动环节大多是通过展示身段、现场教学、模仿等形式与受众群体展开互动。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之产生认同感,但与受众缺乏深度沟通。特别是在戏曲程式化方面,剧种、剧目之间的很多表演方式是趋同的,如江苏省的三大剧种淮剧、锡剧、扬剧,都有《秦香莲》这一剧目,从表演上看,常常表演此剧的三位艺术家裔小萍、袁梦雅、李开敏在进行演出时,其很多身段表演都是类似的,因为她们都是在青衣行当的框架下进行演绎的,不熟悉的观众仅凭这一点很难对剧种进行区分。
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被试能进行讨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某一角色的服饰很漂亮”“演员的表演大致是什么意思”“某一句台词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而忽略了戏曲程式性、虚拟性、综合性三大特点。
程式是戏曲对社会生活凝练化的表达方式。程式性来源于生活,表演者在舞台实践中集合观众的审美需要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的表现形式。戏曲从剧本设定、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以说,程式是戏曲美的凝练。虚拟性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借助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进行灵活的时空处理,如锡剧《珍珠塔》中《跌雪》一场,演员通过虚拟化的表演,可以营造出主人公顶风冒雪长途跋涉的情景,舞台中没有一坡一河,演员则运用肢体语言配合手中的雨伞向观众展现出雪地奔走中滑倒、攀爬、顺风、逆风等各种情景,使观众身临其境,演出过程中每到这一片段,观众都会给予掌声,这既是对虚拟化表现的认知也是对演员表演的认同。虚拟性的运用扩宽了舞台的表现时空,形成了“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的演出效果,这与西方“三一律”要求下的话剧舞台演出有着显著区别。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融入了音乐、舞蹈、杂技、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有着综合性的艺术美,而且在表演艺术上更是对演员唱、念、做、打的集中体现。如江苏省昆剧团单雯在演出《牡丹亭》“游园惊梦”一折时,其扮演杜丽娘时以情带腔,在程式的范围内运用舞蹈化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春日深闺中的杜丽娘由烦闷到对生活重燃希望的转变,杜丽娘的“情”贯穿整个舞台表演始终,体现出了昆剧之美。
以上两点是大学生在对昆剧认知方面出现的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而这两点正是昆剧欣赏甚至戏曲欣赏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需要引起传播者的重视,并基于此寻求解决之道。
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作为最具知识活力的群体,与昆剧的接触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剧院之中,传播渠道与“观演关系”正发生着颠覆式的变化。
图2 大学生接触昆剧的平台与渠道
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接触昆剧的主要媒介形式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网络、电视、其他、剧院、纸质媒体,其他项中自媒体传播占据核心地位,如昆剧演员的微博、抖音平台等。新媒体与自媒体等新兴戏曲传播媒介的兴起,能够有效拓宽昆剧的传播平台,但因为“观演关系”与“剧场效应”的特殊性,在昆剧传播中也会存在一些不足,甚至是致命的缺陷。
传统的昆剧传播受限于“剧场制”的场地局限,在校大学生由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高效便捷地接触昆剧演出。网络媒体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其在打破时空局限上发挥着较好的作用,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但这类传播平台与剧场观演相比,具有现场体验不充分、剧情推进的完整性受限、作品优劣并存等不足之处,这会给对昆剧了解有限的人群产生误导。
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猎奇心理,昆剧与新媒体、自媒体的结合,能够较好地满足其这一心理。以抖音平台为例,在与昆剧相关的视频内容中,除了昆剧本身片段的作品之外,还有关于演员的化妆、练功,知识普及,演艺明星的昆剧故事等多方面的视频作品,例如,关于影视演员李沁与昆剧的故事的作品的点赞数在两万人次以上,有关昆剧演员俞玖林的一折昆剧上妆的视频的点赞数也在五千人次以上,“苏州文史”发布的“昆剧新潮”视频作品的点赞数甚至突破了46 万人次。通过满足大学生群体的猎奇心理,可以有效地获取受众的注意力。但基于这种猎奇心理的满足,如何进一步保持并提高关注度,如何引导受众从猎奇向求知转变是需要传播者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互动性是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一大优势,传播者可以及时获得意见反馈,用户也可以通过留言、点赞、刷礼物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者也可用回复、直播等形式与受众进行交流,将剧场演出中观众的“喝彩”,演员的“返场”等互动用另外一种方式加以展现。这种线上互动在便捷性之外也会存在互动延迟的问题,需要互动主体双方的维护,对于传播者而言更应考虑怎样展开持续互动,增强受众黏性,从而达到传播效果。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既扩宽了传播渠道,也存在传播障碍,传播者需要充分分析各类媒介渠道的特征,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更具有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传播活动。
促进昆剧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的接受习惯,而不应该是简单的灌输与传授。同时需要传播者合理运用多种传播媒介,立足媒体特性,进行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