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区域实践

2021-07-29 00:36孙岩梅
中国德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资源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能否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定而科学的理想信念。用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宝贵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郑州市二七区以弘扬和传承“二七精神”为主线,以创建基于红色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示范区为抓手,注重挖掘、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构建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较为系统完善的理想信念育人体系,探索形成了“目标—实施—评价”一体化的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区域实践范式。

一、现实背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培植理想信念。二七区基于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从政策背景、现实问题、资源优势三方面来考虑。

从政策背景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在吉林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理想信念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实问题看,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重视程度高和落实效果模糊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虽然许多地方采取了依托红色资源的教育方式,但理想信念教育的阶段目标、落实路径、效果评价欠缺系统设计,存在着形式化、碎片化、走过场的问题;在实施方式上,对承载革命历史的红色资源较少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教育价值的再挖掘,从而远离学生实际,制约了教育效果;在实施方法上,存在着偏重说教、深度体验不足等问题,难以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从资源优势看,二七区是全国唯一因纪念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而命名的城区,区域内红色教育资源丰富。二七区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七纪念堂、二七纪念塔,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郑州烈士陵园以及中原英烈纪念馆、水磨农民协会等革命基地。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有“二七精神”、二七红色故事等。“二七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二七精神”有不同的内涵,“二七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二七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架起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桥梁”。

二、顶层设计

二七区结合新时代“二七精神”的内涵和学生发展实际,以身边的红色资源为载体,着眼于目标体系建构和实施方式创新,形成了基于红色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区域实践模型。

(一)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体系

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七区结合新时代“二七精神”的内涵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建构了“一核三维三阶”目标体系,明确了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所谓“一核”,即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追求;所谓“三维”,即领会国家发展使命、树立远大奋斗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三个基本维度;所谓“三阶”,即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立足点,依托二七区红色资源,遵循德育工作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基本规律,把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细化为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中学段三个阶段性要求,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本过程,最终达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总目标。

依据“一核三维三阶”目标体系,二七区对小学和初中各学段理想信念教育的学段要求和具体目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最终加以确定,并发布给每一所中小学校。

(二)建构理想信念教育区域实践模型

基于红色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区域实践模型包括目标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三个部分,三者相互联系,具有内在一致性,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依据“一核三维三阶”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体系,遵循融入时代特征、融入地域资源、融入学情特质、融入区域发展要求、融入多元方式“五融入”原则,二七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通过活用资源和方式创新全方位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提升认知、涵养情感、砥砺意志、知行合一”的实施路径和“观察评价、成长记录评价、作品评价、达成水平评价”等多维评价方式。(见图1)

三、实施路径

二七区以红色资源为载体,以“二七精神”为内核,以知情意行的学习进阶为主线,形成了“目标—实施—评价”一体化的理想信念教育落实路径,致力实现不同学段目标、内容、资源和方式的层次化、差异化,从而达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

(一)提升认知:“二七精神”我感知

1.依托二七红色资源,优化国家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

对理想信念教育来说,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门国家课程是核心课程与基础,艺术课程是重要载体,其他学科课程是一般载体。我们基于红色资源实施“3+1+N”全科渗透,结合学科特点,将身边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依托学生亲身所知、所触、所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漸进地实现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2.开发“红色二七”区域课程,系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以弘扬和传承“二七精神”为主线,以身边的红色资源为载体,结合新时代背景对二七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进行再挖掘。小学以“我在二七”“我知二七”“我爱二七”为经,以红色二七的“人、事、物、魂”为纬;中学以“感知二七”“研读二七”“笃行二七”为经,同样以红色二七的“人、事、物、魂”为纬,以此研发和实施“红色二七”区域课程,让学生知道二七区名的来历,初步了解二七革命故事,感知“二七精神”。

3.进行学科整合,开展系列化“二七精神”项目式学习

我们引导学校基于身边的红色资源设计以“二七精神”为研究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例如,整合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等,设计“寻访红色足迹,我为家乡代言”项目式学习,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单。项目启动和实施阶段,学生自主选择身边的红色资源,设计寻访路线和任务,小组合作进行实施;项目交流阶段,采用辩论赛、演讲比赛、红色征文、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全班交流;项目评价阶段,采用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方式,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感知。

(二)涵养情感:“二七精神”我研习

1.广泛开展“二七精神”研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开展“走进二七纪念塔,弘扬‘二七精神”研究性学习,设计“二七故事我来讲”“革命历史永不忘”等研究性学习任务,研习“二七精神”,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初中阶段重在开展探究、体验和感悟学习,围绕“人、事、物、魂”四个方面,对“二七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和感悟,引导学生认同二七历史传统和文化,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

2.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二七区坚持依托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展传统节日、党和国家的纪念性节日、仪式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感悟革命精神,坚定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比如,在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方面,我们设计开展了“红色寻根”基地研学、“红色英烈”事迹宣讲、“红色情怀”专题展览、“红色记忆”故事征文、“红色传情”歌曲传唱、“红色经典”书籍共读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育人效果显著。

3.打造以“二七精神”为主题的育人环境

我们引导学校依据办学理念,结合红色资源,设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墙壁、橱窗、走廊、板报、校园网等载体,开辟“二七精神”宣传栏,让校园处处彰显文化育人氛围。各个学校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通过线上红色二七课程、红色二七故事推送、红色微电影、红色二七微课等,营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育人氛围。

(三)砥砺意志:“二七精神”我弘扬

1.聚焦“二七精神”,开展研学实践

二七区教育局和二七纪念塔管理处、二七纪念堂、中原英烈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建立了常态化的共育机制,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二七精神”研学实践,设计研学手册和集目标、内容和评价功能于一体的研学任务单,引导学生设计研学目标、任务等,形成研学报告,从而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学生认同理想信念,增进作为二七人的自信心、自豪感。

2.举办“‘二七精神我弘扬”活动,深化提升学习效果

依托“‘二七精神我弘扬”活动,通过看、听、学、做、研、辩、思等方式,在学习、辩论、反思的过程中砥砺意志。比如,陇西小学和汝河路小学建立党史馆,学生将学习内容、过程、成果在党史馆进行展示;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以辩论赛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二七精神”,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3.人人行动,为“二七精神”代言

二七区中小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以实际行动为“二七精神”代言。如培育小学建立“二七精神”传习所,学生以剪纸的方式展示二七的标志、英雄、故事,传播“二七精神”。人和路小学的学生走进老红军家中,基于访谈提纲开展访谈,自发撰写革命回忆录,供全校学生学习。鑫苑小学开设“二七精神”红领巾网站,借助互联网,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传播“二七精神”。解放路小学、德化街小学、长江东路第二小学等组织学生定期到二七纪念塔担任“红色二七小导游”,讲述二七的革命故事和历史故事,自觉为“二七精神”代言。

(四)知行合一:“二七发展”我担当

1.树立报国之志,将努力学习和建设二七相结合

二七區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报国之志,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和建设二七相结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如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开展了“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主题演讲活动,汝河路小学开展了“新闻人人报”活动,陇海中路小学开展了“百家讲坛”活动,引导学生从小了解国家历史和二七发展,坚定努力学习、建设二七和发奋强国的决心。

2.参与社会实践,增进建设二七使命感

二七区各学校积极开展“红领巾寻访”“红领巾服务日”“共青团服务日”“学习身边的小雷锋”“争做社会志愿者”“社区公益服务我参与”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传承“二七精神”。如陇海中路小学学生走进铁路局和火车站,在对铁路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争当铁路志愿者;铭功路小学学生开展“寻访身边榜样”活动,制订学雷锋行动计划,践行“二七精神”;幸福路小学和政通路小学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提供公共卫生、困难帮扶、科普宣传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增进建设二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我是二七小主人,我为二七发展作贡献

二七区中小学生在了解二七区基本区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二七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转化为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实际行动。如陇西小学学生开展“我为‘二七发展提议案”活动,春晖小学学生调查和发现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为二七环保提建议等,将个人发展与二七建设、中国梦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为二七发展贡献力量。

四、评价方式

二七区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教育效果不断改进和提升。

(一)观察评价

各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看待二七、家乡、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

(二)成长记录评价

各校利用纸笔、电子平台等方式,记录学生理想信念的成长足迹,特别是主要进步和获得的成绩,以学生自主记录为主,学校、教师、家长、红色教育基地辅导员等共同参与,见证学生理想信念逐步形成和确立的过程。

(三)作品评价

学校将学生在学习、研学、活动过程中的调研报告、人物访谈录等作品进行有组织的序列化展示,并开展相关交流和研讨活动,以生生互评、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达成。

(四)达成水平评价

学校组织灵活多样的水平评价活动,如情景表演、知识竞赛、辩论、情景测验等,对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及水平作出评价。

经过10年探索,二七区已经形成了基于红色资源的“目标—实施—评价”一体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区域实践范式,能较好地挖掘、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观红色基地,讲好革命故事,弘扬“二七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坚定了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了家国情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今后,二七区将继续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更好地挖掘区域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探索更有效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断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孙岩梅,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育局副局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丨赵 庭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红色资源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