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峰?邹文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事关人的终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本期话题聚焦“新时代家庭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核心和内容为统领,探讨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发展和新方法。
摘 要
当下人们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窄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期限、忽略了“我”与家人的交互作用、限制了家庭教育发生的场所。为求打破这一困境,需要尽早施教并贯穿人之始终,通过破除“家长制”“教养分离”等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努力构建家校共育协同机制,重视品德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家庭教育;家长制;教养分离;家校共育
作者简介
张峰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邹文娜,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上至国家、下至家长都坚信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人成才的积极作用。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家庭教育是什么”“为何需要开展家庭教育”“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三个基础性问题,即探讨家庭教育的内涵、价值及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辞海》中将“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有研究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也是指在人的社會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上述两种定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窄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期限—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二是忽略了“我”与家人的交互作用,三是限制了家庭教育发生的场所—家。
第一,人在家庭中的角色虽然会由“孩子”转变为“家长”、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但人永远无法脱离家庭而单独存在。只要人在发展,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会对人起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对人的作用不会仅停留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而是持续人的一生。
第二,家庭教育的过程就是“我”的经验和家人经验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1]家庭作为一个关系性存在,是人的第一个关系实体,其中家庭关系更是人出生后组建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每个人从出生起,便拥有了姓氏与名字,自然而然地作为家庭关系链条上的一员被家庭关系包裹着,在与家庭成员不断交互的过程中界定自己、认识自己,并获得生存和发展。在家庭中,“我”的生活与家人的生活不是相互割裂、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相互融合的。家人的生活经历会慢慢渗透到“我”的生活体验中,“我”可以将家人的生活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外化于行。同时“我”的一言一行也可以影响家人的言行和思想,甚至可以起劝诫和矫正的作用。这种双向影响已经显露了家庭教育功能的意蕴—教学相长,即作为发展中的人,“我”离不开家人经验的示范和引导,家人也离不开“我”的劝诫与监督。因此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或其他长者对儿童产生作用,还包括夫妻之间的期待和勉励、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的规谏和交流、兄弟姐妹之间的表率和示范等。[2]
第三,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家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我”与家人的交互,有了交互,家庭教育就会或隐或显地发生。因此,家庭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家”这个固定场所。
二、家庭教育的价值及实施方法
人可以接受的教育无外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种形式,而在这四种教育形式中,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在中国,3岁及3岁以上儿童才具备进入正式学校接受学校教育的资格。即使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儿童依然较为依赖父母或其他家人,父母及其他家人对于儿童的引导作用也比较显著,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也逐渐被相关研究所确证。学者任晓玲(2020)通过自编问卷《家庭教育投入与儿童发展现状》,以农村4~5岁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学前期家庭教育投入对儿童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费投入是影响农村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时间投入、文化投入是影响农村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3]学者李佳丽(2019)对家庭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经济投入,父母的时间投入是影响子女学业发展的主因。[4]学者王玥(2016)通过对19,293名5~8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教育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亲子关系越好,家庭教育支持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越积极。[5]《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到,家庭教育投入是影响教育结果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学生婴儿时期大脑的生理发育,更决定了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学习效果。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成为当下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家庭教育必须为人的学校教育打好基础,使家庭努力成为人心灵的归宿,而不仅仅是人身体的归宿。因此,实施家庭教育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家庭教育应尽早实施并贯穿人之始终
《颜氏家训(勉学篇)》提到“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即人小的时候思想单纯、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为教育提供了时间及精力的保障,因此尽早施教有利于人性的塑造,否则“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也认为,5岁以前是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把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到17岁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已达到50%,4~8岁提高了30%,8~17岁又提高了20%。因此人的许多基本能力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家庭教育能否抓住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将是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从生命诞生到终结,人都必须依附于家庭而存在,虽然随着时间的延展、生活经验的积累,每个人的家庭空间及家庭角色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但家庭教育成员之间的交互从未停止。无论是长辈对晚辈的引导与规劝,还是自我的反思、兄弟姐妹之间的表率和示范,都会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地重复上演,这也必将把家庭的教育功能全方位地渗透进人的生命长河里。因此,家庭教育决不能限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方式,而是贯穿人之始终。
(二)家庭教育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颜氏家训(慕贤篇)》提到“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也提到“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好的环境更有利于人提升德行修养,更容易培养人的优秀道德品质,因此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家庭教育需要克服“家长制”的思想痼疾。“家长制”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种控制及占有的“我与它”的工具关系,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自我意识的萌发,其主体性不断扩展,将逐步突破家长的权威限制。家长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要将其视为孩子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应正视这种思想碰撞。其次,家庭教育需要做到严慈相济、一视同仁。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爱的方式需要理性化、健康化。严慈相济意味着不能一味地宠溺孩子,亦不能一味地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既对孩子提出要求,同时也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意见,建立家长与孩子平等、理解的关系。一视同仁意味着家长不能偏爱某个孩子。不均衡的爱可能会使受偏爱的孩子形成高傲、自私的性格,使受冷落的孩子形成自卑、内向、胆怯的性格,这些均不利于孩子的成长。[6]最后,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一方面,家长需要遵守基本道德礼仪和行为规范,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触碰,给孩子作出榜样。另一方面,家长应该用心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参与实践活动。
(三)家庭教育应努力构建家校共育协同机制
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再是教育的孤岛,两种教育形式理应相互协助、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7]因此,明晰家校合作边界、有效沟通解决家校冲突、构建家校共育协同机制可以保证家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更好地发挥家校教育的功能,更易于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首先,明晰家校合作边界需要从破除“教养分离”的教育观念着手。所谓“教养分离”意味着父母的不作为,家长认为自己只需要承担“养”的责任,而将培育孩子的职责转移到学校、教师、社会,进而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割裂。[8]实际上,学校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的强有力保障,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只有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协助孩子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有效沟通是解决家校冲突的重要途径。有效沟通意味着家校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并达成共识。学校与家长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定时或不定时地交流。学校对相关的管理措施、教学进度予以公开,家长及时监督和反馈,进而形成长期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最后,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或受限于家长自身的素质修养,或受限于家长忙于工作导致的精力不足,当下绝大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比较落后、欠妥当,急需相关专业人士给予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当遇到家庭教育问题时家长首选方法是求助教师。[9]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作用,专业教师需要掌握相关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专业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核心是“授家长以渔”,与家长一起抓住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点,促进家长的成长与发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四)家庭教育应重视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道德不是源自神的意旨、先验的理性,也不是来自生活以外、生活之上的某种知识与理论,道德基于生活,生活是任何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10]幸福生活是人一生所求,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也互不相同,但不可否认,人内心的安宁是每种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而道德恰恰是那剂让人内心安宁的良药。因为道德承载着人的价值共契,道德让我们拥有一种因为对自己和自己生活的世界的确定而带来的安全感,道德使生活真正成为人的生活。在人的生活世界中,家庭生活占据偌大的版图,人的生活世界是以家庭为起点的。因此,家庭教育应该通过督促家庭成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保证教育的预成性目标(成才)及生成性目标(成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10]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9-16+37.
[2]王永祥.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3]任晓玲,严仲连.家庭教育投入对农村学前期儿童发展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15-18.
[4]李佳丽,何瑞珠.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和青少年发展: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影子教育阐释[J].中国青年研究,2019(8):97-105.
[5]王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教育支持的中介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16(9):52-58.
[6]张峰峰,汪邦铃.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探析及策略研究[J].中国德育,2021(3):24-29.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39-540.
[8]黄欣,吴遵民,黄家乐.家庭教育:認识困境、使命担当与变革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2):17-22.
[9]侯小辉,孙彩霞.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分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中小学学生家长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26-128.
责任编辑︱张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