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纸价涨价潮下,小纸厂的生存十分艰难,众多小厂或主动寻求被收购,或宣布破产,行业低端产能正在加速出清
最近不少造纸企业发布了涨价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受此影响,白卡纸、文化纸、生活用纸等主要纸类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情况。
数据显示,进入1月,纸张主要原料木浆的日均价比2020年内低价上涨近30%。为此,不少消费者担心:纸价上涨了,我们需要提前囤纸吗?不过真正需要担心的,似乎另有对象。
涨价的原因
根据记者调查了解,本轮纸价上涨,主要是市场需求增加、纸浆价格攀升以及废纸原材料供应减少等多重因素导致。
“从需求看,我们生产生活处处离不开纸。去年下半年随着疫情好转和行业复苏,下游各渠道需求强劲;再加上近期进入传统旺季,实施的新版‘限塑令也带来纸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表示。
另外,近年来我国清理关闭了一批小、散造纸企业,一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比如浙江杭州富阳区全面腾退传统造纸产业,客观上使得供给减少、供需偏紧,价格有所上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本轮纸价涨价的核心在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张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是木浆,整个中国的木浆又严重依赖于进口,受到疫情的影响,世界主要的木浆生产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冲击,市场的生产能力下降。
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纸浆主要分为木浆、非木浆和废纸浆三类。其中,铜版纸、白卡纸等原料主要是木浆,生活用纸原料也大多是木浆。
从产量结构来看,目前,我国仍以生产废纸浆为主。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产木浆1268万吨,较上年增长10.55%,占总量产的17.59%;废纸浆5351万吨,较上年增长-1.71%,占总量产的74.25%;非木浆588万吨,较上年增长-3.61%,占总量产的8.16%。对国外木浆产品的依赖,也使得国内纸价受国际环境影响出现了上浮的情况。
“由于此前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且国际疫情导致海运费的上涨和国际物流延迟到货,再叠加美元贬值驱动的通胀预期,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短期内纸张原料的供需矛盾。”建发纸业市场负责人翁海东说。
自身原料供应的不足,需求的激增,加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上游原纸的价格不可避免地发生上涨的现象。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将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作为进口固体废物的一个主要品类,由于在价格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进口废纸一直被国内造纸行业所青睐。在被禁止进口后,作为造纸原料的废纸供需上的矛盾短期内被放大,也再次推动纸价的上涨。
行业格局悄然改变
不过,此轮纸浆的上涨对下游终端产品的提价影响可能相对有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虽然主要纸种的价格出现上涨趋势,但产生的连锁影响还不会影响到消费者,大众的“用纸自由”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大型纸企通常会保有6个月左右用量的纸浆库存,通过调节库存和金融套期手段,它们对于纸浆价格的上涨往往不甚敏感。同时,浆纸一体化的大企业,纸浆能够全部或者部分自给,受纸浆价格上涨影响较小,具备较高的成本优势。根据东方证券发布的太阳纸业研报,因具备纸浆自产能力,以及较高的成本控制水平,太阳纸业的文化纸成本,比同行业平均成本每吨低553元。
不过小厂却可能是此次变动的受害者。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小厂只能选择购买现货进行生产,纸浆价格持续上涨,可能会导致小厂资金紧张、原料紧缺、客户流失。据悉,目前小厂的生存已经十分艰难,已经有很多小厂在主动寻求被收购,或者宣布破产,行业低端产能正在加速出清。
目前的纸浆市场供应环节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不少龙头企业也在积极补位,避免未来处于被动地位。
可以预期,制浆能力将会成为造纸行业中长期竞争壁垒。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2021年及之后中国纸浆新增产能占全球纸浆新增产能的52%左右。
根据财联社报道,2019年以来,包括玖龙纸业、理文造纸、亚太森博、晨鸣、太阳等在内的国内大型浆纸企业几乎全部推出了纸浆新增产能计划,这些新增产能总计接近2000万吨。同时,山鹰国际、理文、玖龙、太阳等巨头,均选择在更接近木片原料产地或海外港口的东南亚布局纸浆产能。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各纸企新建纸浆产能的陆续投产,国内大型纸企将获得低成本纸浆,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