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婉华 阳博骞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曲《春天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传唱了近30载,如今,歌中唱到的人和事仍为大家津津乐道。自1979年起,中国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推动企业经济,各地掀起了火热的发展潮流。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先后于1984年、1992年进行了两次重要的南巡。第一次南巡,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及上海相关企业;第二次南巡,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重要谈话。两次南巡,加快了改革的推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开启了他改革开放后的初次南巡。此次南巡,邓小平带着两个“问号”: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对不对?经济特区还要不要办下去?
自1979年我国开始创办经济特区以来,特区城市都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绩。以最具代表性的深圳为例,截至1983年已与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相比1978年,1983年深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财政收入也比办特区前增长了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基本建设投资是新中国成立后30年综合的20倍。
但在巨大成就的背后,关于特区的质疑也源源不断。特区在发展中遇到的条框限制越来越多、灵活余地越来越小、步子越来越迈不开等问题。同时,在党内,不少同志也对特区工作顾虑重重,有的人把特区工作的部分失误看得过重,有的人用旧中国的租界问题影射特区,还有的人到特区走了一趟后认为这是回到了资本主义。所有的这些,都使得邓小平更加关心特区问题,所以在1984年,他想到特区去看一看,了解特区是否能办得成功。
南巡的第一站,邓小平来到广东,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特区。在视察中,邓小平说得很少,看得多,听得多,他认真地聆听各方汇报,并深入渔村、企业、车间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看到了繁忙的工地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楼,越走他越发现深圳、珠海在这几年间发生了巨变,这些变化让他对办好经济特区更有信心。继而,他先后分别为这两个特区题词。在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珠海的题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
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皇岗口岸。
2月7日上午,邓小平乘火车来到了厦门特区。在厦门,他考察了东渡岗的五万吨位码头、集装箱码头、渔业码头、厦门大学、湖里工业区以及当时正在建设的厦门机场并聆听了相关同志的报告。其后,他为厦门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
之后,邓小平又继续考察了上海,参观了宝山钢铁厂和上海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汇报展览。2月17日,邓小平一行带着早春的气息与坚持发展的信心返回了北京,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也由此开启。
時间推移到1992年。此时,邓小平已退休,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但他仍心系国家的发展。当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他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这一次,邓小平和以往都不一样,一向寡言的他这次不停地看,也不停地说。一路上,他发表了诸多重要的谈话,史称“南方谈话”。
1月17日,邓小平乘火车从北京南下,18日抵达武昌,因火车需要加水,邓小平一行在车站停留了20分钟。期间,有工作人员告诉邓小平,湖北省委书记和省长想来见一面。于是邓小平便在站台上接见了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一见面,邓小平第一句话便问,生产搞得怎么样?经济建设抓得怎么样?在聆听完两位同志的汇报后,邓小平又表示,当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要抓一下这个问题,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少说多做。
1月19日,邓小平抵达深圳,他首先视察了皇岗口岸,接着乘车绕市区转了一圈,看着沿途的绿树、高楼、大道,一派繁荣景象,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一路上,邓小平不断与省市的领导人们交谈,当再次谈及创办经济特区的问题时,他表示,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特区姓“社”不姓“资”,在深圳,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
1月20日,邓小平登上深圳国贸大厦五十层的旋转餐厅,临窗而坐,俯瞰深圳的市容。在聆听了深圳的建设情况后,他高兴地说道:“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月23日,邓小平从蛇口港乘船前往珠海。在珠海的一个礼拜,他一连考察了多个高新技术企业。1月25日,邓小平来到了珠海亚洲仿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看着科技人员们皆是青年骨干,邓小平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同时,他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他视察珠江冰箱厂时,听闻该厂7年间产量大幅提升,他又表示:“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2月21日,在完成对上海的视察后,此次南巡宣告结束。1992年的这次南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南方谈话”清晰地回答了“姓资姓社”的问题,表达了对“抓住机遇”的重视,赋予了发展以全新的科学的时代内涵,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进步。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