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北斗星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龚竹颖
房地产的商业属性使其对成本十分敏感,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构成较多,景观只是其中很小一项。景观成本在整个房地产项目中明显低于其他成本构成项,占项目开发成本的平均比重不足3%,低成本的景观却能给项目带来良好的溢价效果。“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看似矛盾的需求恰是景观设计师在工作中需平衡的内容。
正商湖西学府项目是景观设计师在“成本—品质”中寻求最佳平衡点的案例。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地处中心城区西北方向。项目东邻川杨路,南接雀梅街,西邻健杨路,北接红梅街。项目占地面积51395.4m2,由1栋7层的小高层(洋房),8栋8层的中高层(洋房),4栋27层的高层,1栋3层的配套用房和1所幼儿园构成。小区共2个出入口:主入口在东侧川杨路,次入口在南侧雀梅街,规划消防道路在小区东侧和南侧各有1个出入口,其中东侧出入口单独设置,南侧与小区次入口共用,道路在整个小区内部环通,形成消防主环路。
其中高层设置在小区西北侧,洋房布局在小区东南侧;配套用房位于小区东北角,东侧临街开敞,不完全封闭;幼儿园位于小区西南角,主入口设在邻红梅街的南侧。规划消防登高场地集中布置在主环路北段高层区。
全区共3个机动车地库出入口和3个非机动车地库出入口,地下车库满足1133个机动车和417个非机动车停车需求,此外还有120个机动车和1559个非机动车的地面停车要求。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景观成本主要指项目整个景观建造运营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景观前期设计成本、景观工程施工成本及景观后期维护成本。建设单位依据项目总体投资分配,确定景观建设费用投入目标,一般以明确的单位平方造价指标对设计单位进行硬性要求。本项目景观面积41166.82m2,景观单方造价500元,在市场上属于中档价位。
在设计阶段对项目成本进行总体控制,以寻求“成本—品质”的最佳平衡点,实现景观价值最大化。
“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区的主入口和唯一的中心景观区无疑是该项目的“刀刃”,设计最精心、成本投入最高之处。
3.1.1 主入口景观设计
主入口位于全区东侧,综合门卫、人车通行等各种功能,景观设计20m大跨度门头,造型简单大方,呼应建筑简洁现代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经过精心设计,主入口形成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离的进出方式:行人由北端的人行入口步入小区;机动车由中部7.6m的出入口经过闸机向南至1号地库完成进出;非机动车由最南端非机动车出入口刷卡进入非机动车停车场。3条动线清晰有序,互不干扰。
正对门头景观设计1组水景:虚实有度的镂空景墙框着“7”造型的水景,巧妙形成2个展示面:带景墙的一面正对车行出入口;亲人尺度的另一面与1个长条水景隔着4m的步行景观大道遥相呼应。2个不同造型和尺寸的水景形成主入口区景观的视觉焦点,同时营造步行景观道起始段的仪式感。
4m长的景观道打破常规的直白,设计一定的曲度,没有典型的轴线。因此植物设计未进行常规的对称列植,而是沿路配植胸径25cm的大香樟作为骨架树,松散间植2种规格的早樱,下木仅配植夏鹃和金森女贞2层,营造浪漫大气的步行景观氛围(见图1)。
图1 景观步道效果
步道终点设计1组镂空景墙,既是景观步道的结束又是通往中心景观区的序幕,沿用入口水景的景墙手法,首尾呼应。
3.1.2 中心区景观设计
项目建筑布局采用行列式,全区经过消防道的环通,宅间路的设置造成景观空间分散琐碎。唯一的中心景观区夹在2栋洋房和1栋高层之间,穿过景观步道终点的景墙,走过一段宅间路,之后小径分岔向北步行数十米即到中心景观区,而向南的岔道有1条也能到达此处。
中心景观节点是3.5m高的异形廊架,廊架南面檐口端设计1条4m长的拉丝水帘,水沿金属丝线降落至下方儿童戏水池中,池底微地形处理增加趣味性,池水仅10cm深,保证儿童的戏水安全。廊架为钢结构,150mmx150mm的结构立柱结合140mmx80mm、140mmx30mm两种尺寸和造型的不锈钢装饰格栅,视觉上呼应拉丝水帘,造型灵巧轻盈。穿过廊架向北为儿童活动场,材料采用对儿童友好的彩色EPDM塑胶,同一块场地用不同颜色进行分龄,放置不同的活动器械。
3.1.3 重要节点成本控制
1)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择 从市政路到景观步道起始的近14m宽的门头区是交通最密集、路面抗压性要求最高的区域,故选择50mm厚100mmx100mm小规格的芝麻白和芝麻黑2种石材,进行不规则条形图案铺设。50mm厚石材抗压性能好,小规格材料不易被车辆压裂,不规则条形纹理简洁不单调。4m的步行景观道最初设计细节丰富的条状跳色石材铺装,统计发现该道路共用2种石材6种不同的规格尺寸,非标尺寸的石材加工损耗严重,过多的材料尺寸增加了施工成本,步行道的抗压要求较低。经过多轮比较和平衡,设计最终将30mm厚石材调整为18mm厚的仿石生态石英砖,新材料仿真度较高,面层表现稳定,色差较小,价格仅为石材的1/2且不受产地影响。同时将材料统一为常规规格,使道路铺装成本下降近50%。
2)植物品种的选择 设计未追求树种的名贵稀有,而是根据效果选用易获取、绿量大、绿期长、易栽活的品种;对规格特大的乔木数量进行控制。即使是中心景观区也未做“七重搭配”,而是选择舒朗的草坪结合“乔木+灌木+地被”的简约搭配,以“少而精”代替“小而多”。小规格苗木的密植是绿化施工应对成本有限又要求即时效果的一种策略,这对苗木的后期生长极为不利,会导致后期养护成本提高。因此,植物设计选用高一级规格的苗木尤其是修剪成球的灌木,在数量上做一定的下调,在成本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保证种植效果,利于植物生长,减少后期养护成本。
3)结构调整 在主入口大门满足造型、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将原先的框架结构改为成本相对较低的砖混结构;外饰面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由30mm厚的天然干挂石材改为价格更低的18mm厚仿石生态石英砖;水景墙背面由于非景观展示面,且有灌木收边,故设计将水景墙背面的石材贴面改为真石漆。
该项目的硬质场地总面积16330.64m2,其中消防环路、消防登高场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地面停车等报规中硬性铺装共10749.40m2。硬质单方造价普遍高,本项目中硬质铺装的占比超硬质总面积1/2,因此,硬质铺装的“成本—品质”平衡是关键。
3.2.1 消防环道
4.0m的消防道路作为小区内主要的交通主环路,将同时满足车行和人行需要,故将4.0m宽的道路设计为1.5m人行加2.5m车行。对比纯石材、一半石材一半沥青、一半彩色沥青一半黑色沥青3种方案后,设计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一半彩色沥青一半黑色沥青方式。
车行用石材的综合单价是沥青的2倍,二者使用舒适度差异不大;石材和沥青的基层需分开浇筑,增加了人工成本;而第3种方案选用单价便宜的沥青,避免基层的分开浇筑,设计使用对比明显的2种颜色在视觉上界定人车各自的使用区域,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满足消防、机动车通行,后期用白色标线漆绘制数字、箭头、标识后更能将实用的健身跑步功能融入人行区域。
3.2.2 功能交叠区
全区的设计难点为主环路的北段高层区。此楼间距30.0m的区域集中4.0m宽的消防路、10.0m宽的消防登高场地及5.5m长的机动车停车位,最窄处达10.0m,最宽处达18.0m,极大压缩了绿化面积,在使用和体验上皆非舒适尺度。未来将有近650户(超过总户数50%的住户)需使用这片场地,景观设计需考虑使其拥有功能弹性。
10.0m的消防登高场地必须硬质化,而机动车停车位有纯硬化和铺设植草砖2种成本方案。铺设植草砖在场地软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从长远考虑,植草砖的绿化感官较差,且限制了场地功能。设计放弃常用的植草砖方案,选择硬化加大乔的处理方式。配合停车位5.5m长度特别设计边长1.1m的铸铁树池盖板,每隔3个车位即7.5m种植1棵北美红栎,平面上不起眼的设计在空间上区分登高场地和停车位的边界,形成若干块有趣的林下空间,大片的硬质地面变得柔软丰富。
在材料选择上衡量成本、功能和效果,最终登高场地和停车位统一设计为彩色混凝土。消防登高场地的彩色混凝土设计为儿童跑道、跳格子、羽毛球场等活动功能的图案,充分发掘硬性消防以外的用户日常使用功能。规划机动车停车位,垂直环路部分设置在登高场地后侧,对于登高场地后的规划车位,景观不便使用,如果后期能进行功能置换,将增加500余m2的健身活动场地,因此停车位的彩色混凝土以铸铁盖板的尺寸为模数分段设计棋盘格图案,既增加硬地的趣味性,模糊停车功能性,又考虑未来功能置换的可能。
在此硬性功能交叠的场地,景观选择相对低价的彩色混凝土,通过增加行道树创造适宜的林下空间,通过混凝土图案设计使场地拥有弹性功能,为将来住户的场地使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除洋房的庭院,各个宅间距离不足20m,景观空间局促分散。设计宅间路时考虑未来住户的空间体验及视觉感受,使用折线倒圆角的设计手法;将入户距离控制在6m以内,保证未来住户归家路程尽可能短。材料选择600mmx200mm单一规格、单一面层的18mm厚仿石生态石英砖,对缝铺设。低成本的道路铺装简单朴素,功能优先。
植物设计丰富多彩,可进行空间围合,增加立面层次,营造宅间不同的空间感受和景观氛围。设计成本的考虑体现在:①尽量控制大乔的数量和规格,将成本重点分配至1~3m的中层小乔与灌木,用丰富的中层植物打造多重景观效果;②控制草灌比,草坪价格远低于其他灌木;③采用乔木+地被或灌木+地被的简约搭配,充分考虑植物后期的生长,保证足够的株间距;④灌木层次控制在2~3层,过多层次不利于植物生长,也不利于后期养护管理。
围绕“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主题,借由具体项目从重要节点、功能节点、宅间区域3方面的景观设计入手,探讨设计师对住宅景观设计中功能需求、景观价值、成本控制的平衡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