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晶,李 君
(云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十四五”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又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绿色发展对于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绿色发展竞争力是指自然环境治理、经济实力的能力,其反映了区域的绿色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
国外对绿色发展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比较丰富,研究内容集中在绿色发展关系[2]、绿色发展评价[3]、绿色经济增长潜力[4]等。相比较国外而言,国内针对绿色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末,由于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矛盾突出,国内才开始关注绿色发展的问题。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从绿色发展概念[5-6]、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7-9]、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10]、绿色发展空间演化格局[11-12]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绿色发展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我国学者主要采用动力系统学[13]、熵权Topsis[14]、问卷调查因子分析法[15]、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GIS定量分析、Geoda空间相关性分析[16]、聚类分析法[17];在研究尺度上,我国学者从全国角度转向城市群角度[18-19],再转向省域角度[20-21],最后转向县域角度[22]。总的来说,随着对绿色发展内容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不断增多,研究尺度从比较宏观的层面转向较为微观的层面,各学者也针对各自研究的重点建立了许多不同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独特性和数据可获得性从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经济实力4个方面构建区域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测度评价,并用定量的方法探究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格局,为提升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提供参考。
从2017年起,云南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绿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是未来云南省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的出台,为云南省绿色发展指明了道路方向,全省已划建11类360处自然保护地,新增生态护林员8.8万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8.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516 km2,森林覆盖率达62.4%。各州(市)生态环境局也出台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自2014年以来,云南省加大科研技术投入,致力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公共预算支出逐年上升,而且上升幅度不断加大,为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势头。2014-2019年间,云南省地区平均增长总值年均增长8.9%,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0.5%,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3%。
本文参考浙江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以及前人在绿色竞争力评价时所用的指标体系,考虑云南省16个州(市)实际情况、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各州市网站数据,对云南省2018年的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评价(见表1)。
表1 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
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云南省绿色区域发展竞争力进行测度,遵循KMO值达到0.5以上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值在5%的水平下显著的原则,看所建指标体系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
用SPSS17.0对各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根据表 2所示,三个一级指标在KMO值大于0.5的情况下适合于做因子分析。
表2 一级指标的KMO与Bartlett值
根据累计解释的总方差大于60%的原则提取公因子,根据各个公因子在解释变量上的载荷大小为公因子命名,并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确定公因子的计算系数。
生态文化竞争力(C)指标提取了一个公因子,且在X1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把公因子C1叫做自然科技因子:
生态保护竞争力(P)指标提取了两个公因子,公因子1在X13、X16上有较大的载荷,命名为林地因子,公因子2在X11、X12、X15上有较大的载荷,命名为空气因子:
按公因子1所解释的方差占两个因子总共解释的总方差的占比为权重,计算生态保护竞争力指标层的总得分,并据此排名。
环境治理竞争力(G)指标提取了两个公因子,公因子1在X23、X24上有较大的载荷,命名为污染物处理水平因子,公因子2在X19、X22上有较大的载荷,命名为治理能力因子:
经济实力竞争力(E)提取了两个公因子,根据各个公因子在二级指标上的载荷,把公因子1命名为对外经济因子,公因子2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
根据以上公因子得分公式,以及公因子所解释方差的占比,计算出云南省16个州(市)在四个指标层上的竞争力得分,排名如表 3所示。
表3 2018年云南省绿色竞争力各州(市)得分排名
现代经济的发展重点在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绿色发展竞争力的提升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条件。在上述实证过程中,对每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都提取了公因子,不同区域可以从加大对公因子的投入方面入手来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根据分析:
(1)昆明、玉溪、大理绿色发展比较均衡,其他州(市)在绿色发展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曲靖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短板,怒江、迪庆两个州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优势,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在生态文化方面具有优势。
曲靖的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短板,而生态保护方面提取出来的公因子分别是林地因子、空气因子,因此,曲靖市可以通过多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源头治理等来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怒江、迪庆两个州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生态保护方面做得比较好,未来可着重于提高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昭通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实力均排在前8的位置,但昭通整体的经济实力水平却不高,这可能和昭通地区的人口数量有关。
(2)云南省16个州(市)的绿色竞争力排名和GDP总量高度吻合,与人均GDP排名不吻合。
根据一级指标层的得分,计算总的绿色竞争力得分,计算公式为:生态文化竞争力的权重=生态文化竞争力得分/总得分,绿色竞争力得分=生态文化权重*生态文化得分+生态保护竞争力权重*生态保护得分+环境治理权重*环境治理得分+经济实力权重*经济实力得分,并据此排名。迪庆、楚雄的人均GDP排名进入前四,而楚雄的人口数为274.8万人(排名第7),迪庆州的人口总数为41.4万人(排名16),表明绿色竞争力和生产总值高度相关,和人均生产总值相关性低。这说明绿色竞争力和地区综合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关联度低,地区经济水平越高,政府越可能主导投入更多资本来进行绿色建设。
对云南省各个州(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得分数据进行矢量化并绘制出云南省绿色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图(图1),图中颜色越深表明竞争力越强。
图1 绿色竞争力空间分布图
由图1可以看出:
(1)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呈现“中高西低”的格局,空间分布呈现出“中部大连片、西部大连片、其余散落”特征。将各州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曲靖、昆明、玉溪、红河、大理,第二梯队的城市为:昭通、楚雄、文山、普洱、保山,第三梯队为:德宏、临沧、西双版纳、丽江、怒江、迪庆。第一梯队城市主要集中在滇中城市群,且这几个州(市)都和昆明互通高铁。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资金、人才、医疗技术等比较集中;昆明、曲靖、玉溪、红河作为滇中城市群中的主要部分,交通便利;大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铁路交通。第二梯队城市散落分布,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且主导产业大多是资源主导,楚雄、保山为典型的资源主导型城市,开采资源的过程增加了生态保护的成本且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发展速度也会减缓。第三梯队的城市全部位于滇西地区,且有三个州(市)分布在高海拔山区。怒江州、迪庆州位于云南省的高海拔地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水平低;西双版纳、临沧、德宏、怒江都为边境州市,接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呈现显著的空间弱相关性。为了准确地描述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空间格局演化规律,用莫兰指数来揭示区域内不同空间单位属性之间的异质性。莫兰指数I的取值一般介于-1到1之间,大于0表示正自相关,即高值与高值相邻,低值与低值相邻;小于0表示负自相关,即高值与低值相邻。
用Open GEODA软件,可以得到生态文化竞争力(Moran’s I=0.086)、生态保护竞争力(Moran’s I=0.080)、环境治理竞争力(Moran’s I=-0.088)、经济实力竞争力(Moran’s I=0.197)、绿色发展竞争力(Moran’s I=-0.080)的莫兰指数。为了判断各个州市绿色发展竞争力的局部自相关类型在统计学上是否显著,利用Open GEODA软件得到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水平的LISA集聚图(图2)。从图2中可以清晰看到,高—高(扩散效应区)的州(市)只有昆明市,高—低(渐衰区)的州(市)有曲靖市,低—高(过渡区)的州(市)有昭通、文山、红河,低—低(低速增长区)的州(市)有迪庆州,其余10个州市的绿色发展竞争力水平局部自相关性不强。
图2 绿色发展竞争力水平LISA集散图
本文从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经济实力四个方面构建云南省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生态环境局、各州市官网数据,对云南省2018年的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进行空间格局及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
(1)云南省的16个州市除了第一梯队中的昆明、玉溪、大理绿色发展比较均衡外,其他州市在绿色发展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曲靖、昭通、临沧、楚雄、红河、文山在生态保护方面发展不足,未来这几个州市的发展应该从增加林地面积、净化空气方面入手,加大林地保护投入,治理空气污染源头。昭通、丽江、临沧、德宏、怒江、迪庆在生态文化方面存在短板,这和这几个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要提升这几个州市的绿色竞争力,应当先从经济发展实力入手,在提升经济发展实力的同时,加大对生态文化的投入。临沧、怒江、迪庆3个州(市)在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经济实力四个方面都存在短板,因此要实现云南省的全面发展,应该加大对这几个州(市)的扶持。特别是怒江、迪庆两个州,地处云南的高海拔地区,人口构成主要为少数民族,更应该得到政府的帮扶,政策更应该向这两个州倾斜,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向这两个州倾斜。丽江、临沧、西双版纳、德宏、怒江、迪庆几个州(市)在经济实力方面发展不足,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加快发展地区经济。
(2)云南省各州(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显著呈现“中高西低”的梯度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呈现出“中部大连片、西部大连片、其余散落”的特征,中部大连片是因为综合竞争力相近,而西部大连片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且具有空间弱相关性。昆明市为扩散效应区,曲靖市为渐衰区,昭通市、文山州、红河州为过渡区,迪庆州为低速增长区,其余10个州(市)的绿色发展竞争力水平局部自相关性不强。
(3)通过以上实证分析,绿色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经济实力等4个方面建立,同时,绿色竞争力的大小还和政府主导力量、人口因素、地理位置因素有关。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得分排名,清楚地了解到各个州(市)在发展中的短板,为未来各个州(市)的发力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云南省的“十四五”前期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关注的方面提供参考。并且通过计算各个州市绿色发展的得分及排名,发现滇西地区的绿色发展明显落后于滇东、滇中地区,空间分异现象折射出在绿色发展竞争力上由于地理位置偏隅性、自然环境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而使得各个州(市)的综合绿色发展竞争力缺乏均衡性。针对云南省各州市绿色发展竞争力空间格局呈现出“中部大连片、西部大连片、其余散落”的特征,应继续保持滇中城市群绿色发展竞争力优势,增强其辐射和带动效应,同时加大对滇西地区城市群的扶持力度,加强各个州市间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