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普通高校的体育与思政教育备受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发展、国家未来息息相关,因此需要重视从身体到思想两方面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文章阐述了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将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可行性,证明了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有很多互通性,也有良好的融合實践价值。最后,文章从教师培养、课程设计、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路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科学引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作为普通高校公共课程中的两个主导学科。体育是关于指导学生做好身体锻炼、培养竞争拼搏精神的课程,思政则是关于优化学生思想、激发学生道德潜能、提高政治素养的课程。而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现代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下,体育和思政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互通性被发掘,值得深入研究。
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其建立争取的思想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同时,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思想意识,并具备出色的人文素养。显然,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过于理论化,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今,受到越来越好的生活水平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眼界也比较开阔。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难易产生兴趣,甚至产生不重视、排斥的心理。
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体育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课程,因为其不仅涉及到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还涉及到竞争、拼搏等重要体育精神的教育。但是,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体育运动的教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体育精神,另一方面也让其逐步忽略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意义。
显然,在当代我国强调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工作、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背景下,如何从身体到精神方面做好大学生教育,是各个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意味着相关学校、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更灵活、合理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做法,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地将体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角度,寻求更多元融合的教学机制,对吸引学生参与、创新高校教育、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2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2.1有良好的政策基础
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中,体育是公共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一直强调要加强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及思想品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要在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而国家更是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战略要求,其中重点强调了对人才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的培养。因此,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具有良好的政策基础,也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及国家战略的重要表现。
2.2有良好的教学内容基础
我国教育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育本身以及人们关于体育课程的认知经历了几个阶段。传统的体育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身体的锻炼,以及对部分体育活动动作、规则的学习。而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则是一种兼顾健身和娱乐的教学项目,对其中涉及到的运动动作、竞技规则进行学习。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限于体育运动、健身、娱乐等方面,还要涉及到体育精神、人格素养、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教学。具体来讲,体育运动讲究的公平性、交流性,涉及到社会价值、道德观念;体育运动中优胜劣汰和输赢观念,涉及到进取心、竞争意识;体育运动中的团队机制,涉及到团结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除此之外,体育运动还涉及到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积极向上等多种优良品质的锻炼。而这些思想、心理、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要素,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极大的契合度。因此,可以说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极为可行的。
3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对策
3.1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任何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老师的思想品质将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学校应当利用各种资源,对体育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素养。通过定期的培训、讲座、宣传活动,在校内师资队伍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确保每个体育教师在本专业足够扎实的基础上,自身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并且还有出色的思想政治素养。另外,十分重要的是,高校体育教师还应当意识到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让其正视思政教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当组织体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思考如何将常规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3.2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普通高校针对体育课程,除了基本的课堂教育、户外教育以外,还应当积极将校内外竞赛、课外活动、体育游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将思政教育、德育的相关内容融合进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在设计体育中思政教育内容时,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营造团体锻炼氛围,在校内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进而接受先进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洗礼。比如,在任何大小规模的校内外体育竞赛中,除了常规的体育竞技奖项以外,还应当积极宣传活动中符合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让同学们在参与或观看竞技比赛的过程中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
3.3构建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传统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教学及学习效果的评价过于单一,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目标仅仅停留在考试合格。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校及教师应当合理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将思想、道德、精神方面的内容纳入教学评价之中。比如在阶段性教学中,通过教师评价、同学推荐,评选出体育风尚奖、团结写作奖等,然后将这些内容纳入最终的考核评价之中。通过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及体育道德评价体系,有助于让学生除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外,还对思想、道德、精神方面的优化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达到将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备受重视。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更高的综合素质人才教育要求下,各大高校应当正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树立科学的理念,創新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师资团队的科学化培训,优化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构建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等方式,积极将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满足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继华.“课程思政”方案培养普通高校学生心理韧性的实践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体育课程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87-89.
[2]刘福琪,李晓明.信息化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数码世界,2020(05):126.
[3]朱亚云.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灌篮,2019(27):80-81.
[4]杨大本,余涛.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5):138-139.
[5]孙绪贵,陶志轩,吕能卓,等.体育强国建设下普通高校代表队竞技动机的研究与展望[J].枣庄学院学报,2020,37(02):114-119.
[6]赵统,朱平生.文化传承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困境与路径[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9):60-61.
作者简介
杨锋(1980—),男,汉,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编号:HNJG-2020-0729)、2020年度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立项编号:JGZD2018)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