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我国母婴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助产士工作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需要科学培养相关人才,通过深入研究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我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本文综合探究培养助产专业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我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分析
在培养助产专业人才时,深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确保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使其高度适应现代母婴行业发展对助产专业人才提出的最新要求,有效推进现代母婴行业发展,为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一、成立创新团队
在对助产专业学生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基于目前母婴行业需求进行具体工作,合理设置助产专业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和深入研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能够有效结合行业趋势,进而使其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首先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创新,其次,在培养目标方面,还需要确保职业能力为本,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确保学生综合能力能够有效衔接社会需求,最后还需要进行双视教学队伍的科学建设,确保能够高度实现专兼结合。
二、改进课程体系
需要基于最新母婴行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划分,强化学生专业拓展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基本能力,科学构建急危重症护理,成人护理,妇科护理,妇婴保健,儿童护理和助产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需要和行内专家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文本,在进行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确保紧贴临床一线,提升助产专业学生实践综合能力。
三、强化实训教学
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境和工作环境,需要科学购置相关实验设备,对其进行整体布局与合理优化,确保能够实现良好职业氛围的合理营造,科学构建校内实训基地。在具体开展校内实训室,学校需要组织开展相关专家研讨,确定实训项目,然后引进行业专家,进行实训教材的科学编写,在学校引进当地助产专家,确保学生课堂所学内容可以和临床医学实现无缝对接。在实训中心,还需要科学配备多功能分娩床,高端模擬产妇等仪器和设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还可以有效开展综合实训,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记忆和运用相关知识,保证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观察疾病病情,进而强化学生思维判断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确保能够对其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科学培养。
四、加强人文渗透
通常情况下,助产士的工作质量直接关乎两条生命,妇女在进行分娩时,助产士需要从多个方面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与此同时,现阶段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角色定位和医学态度等方面无法呈现关爱他人和服务的意识,而在现阶段开展医学教育时,教师普遍将传授专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缺乏重视,甚至会使其医学教育品味大大降低,学生人文知识相对缺乏。所以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可以使其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学校必须对人文素质教育加强重视,确保人才培训能够高度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求。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科学传授,同时还需要进行情感传授,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深入观察,才能够确保对助产工作建立明确的概念,所以,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科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通过人文知识讲座,角色扮演,情景训练和课堂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渗透,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尊重和理解他人,为他人提供有效的帮助,保障学生具有更高人文关怀能力。同时还鼓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人文课程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设置专职班主任时,确保能够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人文教育,合理优化人际关系,强化学生沟通能力,确保医学人文精神能够更好地存在于学生的临床实践和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优化评价体系
首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具体包括临床实习,临床见习,同时,在完成教学环节之后,还需要进行课程评价,在评价中,不仅需要检验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对接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进行课程评价。而结果性评价能够检验学生学习质量是否能够满足整体培养目标,检验教学工作是否满足教学需求。其次,针对毕业生还需要科学制定跟踪调查制度,进行质量调查表的科学设计,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反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后还需要科学开展社会评价,为了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对其质量评估体系进行科学完善,强化教学培养改革,保障毕业生具有更高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在学生毕业半年之后,相关单位需要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毕业生进行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科学评估,然后根据诊断结果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完善,确保能够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其在区域经济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功能。
六、结束语
总之,在培养助产专业人才时,通过成立创新团队,改进课程体系,强化实训教学,加强人文渗透,优化评价体系能够对其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合理优化,强化相关人员整体素质,确保能够更为高效的参与工作,使其高度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莉莉,刘佩梅,郑力明,等.“前期趋同,后期分化,医教结合,校院合作”模块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实践——以助产模块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278(02):45-46.
[2]陈添玉,施燕禧,张月珍.基于“院校合作”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4):52-54.
作者简介
田印华(1989.06—),女,汉,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本科,讲师,主管护师,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