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六连”:全军唯

2021-07-28 20:34
华声文萃 2021年7期
关键词:雄县全军荣誉称号

烽烟四起的1939年3月,以14名红军骨干为基础的“硬骨头六连”(时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支队第七团第二营第六连)在河北省雄县组建。抗日战争时期,它是八路军一二〇师的一把尖刀,转战华北、西北战场,所向披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六连作战137次,以“勇当尖刀、善打硬仗”著称。先后两次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是全军唯一一个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

“硬骨头”杀出威名

1939年1月,时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的余秋里接到贺龙下达的任务:到河北保定、霸县、雄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武装。带着由304人组成的第一二〇师游击第三支队,余秋里奔赴大清河北岸,驻扎在雄县的一个镇上。

不久,第三支队就迎来了他们的第一场战斗:300余名日军进犯小镇。嚣张的日军毫无戒备地前行,不想余秋里早已率部伏击,轻松毙伤日军80余人,余部落荒而逃。

首战告捷的八路军威震一方,附近的游击武装队伍主动请求收编,更在当地掀起一股参军热潮。

抗日队伍逐日扩大,1939年3月16日,余秋里获批将部队编为第三支队第七团,其中由原14名红军骨干和新扩编的部队组成第二营第六连,日后名扬全军的“硬骨头六连”就此诞生。

在红军骨干的带动下,六连很快成为队伍中最为锋利的尖刀。1940年1月,第七团在东渡子牙河时与日军撞上。二营奉命抢占马家营,掩护全团强行渡河。六连在连长陈砚庭、指导员张会田的带领下,利用残存的墙壁阻击日军的进攻。山炮、机枪、掷弹筒……黄土飞扬中,日军集中火力连续5次进攻,却皆被六连击退。

眼见敌人又要发动下一轮进攻,残壁恐支撑不了多久了,张会田端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带领战士们向敌人扑去,猝不及防的日军当即被打散,退了回去。

从早上直至黄昏,六连以血肉之躯直面敌人的子弹炮筒,胜利完成掩护全团渡河转移任务。战斗中,张会田壮烈牺牲。

此后,六连经历南峪村整编,原第七团第二营第六连改称第八团第二营第六连,驻扎在晋西北根据地坚持战斗,后返回陕北守卫延安南大门。

驻防期间,部队开展大生产和大练兵運动,六连针对“人人皆兵,个个能练”的要求,以能者为师,呈现出“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火热景象,毛泽东也称赞此练兵方法“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

解放战争期间,六连也屡立奇功,一个又一个战斗英雄,让敌人闻风丧胆。

两获荣誉载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六连继承并发扬了“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成为一把“不卷刃的钢刀”,先后完成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抢险救灾、施工生产等重大任务。南京军区成立后,六连归属南京军区某团。

1964年1月22日,凭着“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而闻名全军的六连,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的荣誉称号。叶剑英、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等先后为之题词嘉勉。1985年6月,因在老山对越防御作战中战绩突出,中央军委又授予六连“英雄硬六连”的荣誉称号,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两次被最高统帅部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连队。

从传统步兵到两栖机械化步兵,再到如今合成营装甲步兵,六连历经数次改制换装,但凭着其硬骨头精神,在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不断创造出辉煌。

2016年1月底,东部战区陆军成立,“硬骨头六连”和“强军精武红四连”等一起成为东部战区的骄傲。

(据“中国南京红色在线”)

猜你喜欢
雄县全军荣誉称号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马首是瞻
雄县的一场文化盛宴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1次裁军
少年英雄岳云
诗情画意 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