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景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2-5640-3002
摘 要: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是一门研究牙列缺损各种可摘式修复体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制作工艺的实践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现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可摘局部义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可摘局部义齿 实践教学 改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3(c)-0242-03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echnology
ZHANG Xiujing
(Heze Jia Zheng Vocation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300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is a practical course to study the basic theory, basic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various removable restorations for dentition defect, which is the core course of stomatology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oor practical ability, reflect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whi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of training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ment; Strategy
可摘局部義齿工艺技术是一门研究牙列缺损各种可摘式修复体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制作工艺的实践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教学经验积累、与兄弟院校交流、与合作企业沟通,我们总结出一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直接对接岗位的高端技能人才,探索出实践教学的改进策略。
1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现状
1.1 教师力量薄弱
当前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课程教师多为口腔医学专业毕业,虽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但教师直接接触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经历较少,掌握的实操技能与当前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存在脱节现象。加之教学资源有限,大部分教师只能寄希望学生实习时在加工厂完成实验室不能做的实验。受制于专业知识和实验条件,教师在教学时或多或少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从而轻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1.2 仪器设备落后
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其生产理念和加工工艺较为先进,而学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并非直接面对市场,设备及材料更新较慢。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快速发展,CAD/CAM技术逐渐融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义齿加工行业兴起“数字化”转型之风,更凸显了学校教学设备的陈旧。
1.3 教学资源匮乏
1.3.1 教材内容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不能贴合口腔工艺技术行业的实际需要,甚至滞后于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需求,在这个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时代,费力费时的手动操作已逐渐被先进的机器操作所取代。部分高职院校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验操作还是沿用古老传统的手动制作方法,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实践操作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出现断层。
1.3.2 辅助材料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辅助材料较少,主要以市场上购买光盘影像资料为主,其关键的问题是相关影像资料不能涵盖所有实验项目,并且存在播放时间长,重点不突出等情况。学生观看一遍以后不能抓住具体的操作要领,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课堂上又不能反复播放,不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灵活播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光盘使用时间久了极易出现磨损,会出现画质不清晰,播放不流畅,影响教学效果。
1.4 实践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义齿设计能力、义齿制作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训内容在实验室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师示教、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机械性的训练操作。学生对操作的了解也仅滞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这样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5 学生知识储备参差不齐
我院招收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有五年一贯、中专、专科。由于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层次不同、知识基础储备不等,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示教后,学生观看一次不能完全掌握操作要领,导致实验过程出现诸多问题。教师要对每个提出疑问的学生重新示教,工作量大且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对学生一对一的精确辅导,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鉴于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现状,通过走访调研,探索出在现有条件下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实践教学方法。
2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为提高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操作能力,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2.1 教学资源优化
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工作一线的技师人员共同合作制定实践技能培养目标,根据义齿加工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需求,本着科学、系统、实用原则开发贴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项目[1],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内容,将其划分为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技术应用模块,同时将实践操作按任务细化,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在真实场景下分割录制形成微课[2]小视频,每个小视频突出学科的重点、难点及实训环节中某个实验过程、教学任务或者情景,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特点就是要领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教学形式也逐渐被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由于数字化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动,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中将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微课教学结合起来,为充分体现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3]。
2.2.1 利用微课,辅助教学
在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工具的认识及使用,设备的基本操作等)、专业技能(卡环的弯制、铸造支架的制作等)两大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幻灯、图片、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推送微课短视频,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踐教学中的薄弱或重、难点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
2.2.2 课堂互动,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以提出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带模铸造的支架蜡型制作时铸造要用到什么设备?支架有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蜡型制作有什么要求?这些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同时提供相关视频资料并结合教师的示教操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 小组合作,角色转化
在实践操作项目练习时,根据班级人数先选出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3-5人(称其为带教助手),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对其进行训练,完全掌握操作后,每个带教助手分别带5-6个学生进行指导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在教师和带教助手的帮助下进行反复操作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可以减少被教学生的恐惧,没有隔碍,方便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同时也大大减轻教师工作量。
2.2.4 真实病例,学以致用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技术应用的训练,主要采用牙列缺损真实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诊疗计划,进行可摘局部齿设计,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按照义齿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完成真实病例的义齿制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5]。
2.2.5 企业参与,教学升级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学科,校企合作教学一直是高校努力的方向,以往由于学校设备的不足和校企双方地理位置的限制,企业人员不能真正地来学校进行指导授课。目前,直播课堂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企业人员线上参与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企业先进设备解决了空间受限的问题,促进实践教学升级[6]。
课后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等进行课后讨论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教学的改进真正做到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7]。
2.3 以赛促学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掌握具体操作要领后,开放实验室,针对重点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教师轮班指导,具体步骤:
(1)组合团队:学生以优带中、中带差,互相带动的形式组合团队。
(2)任务分工:小组成员领到任务后,进行设计讨论制作方案,做好任务分工。
(3)赛前练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到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
(4)进行比赛:按照教学进度和比赛规则,确定比赛时间,组织学生有序参赛。
(5)作品点评:依据评分标准,代课教师现场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分,企业人员线上对操作成果进行打分点评,汇总综合成绩并将其纳入期末考核。采用分组竞赛形式来考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又能让学生一起学习,互帮互助,交流经验,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不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使学生从“模仿”到“真会”,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同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行业的交互融合[8]。
3 效果评价
通过微课可以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薄弱或重、难点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在无教师状态下合理安排时间观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不必为每个学生的提问进行重复演示,大大减轻教师工作量。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查缺补漏,将重点、难点反复回放观看。在教与学方法改进中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进行角色转化,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教理念,紧跟行业趋势和方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毕业后的岗位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改进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看的懂、学的会、做的出。为紧跟时代步伐,我院正积极与义齿加工企业合作建立口腔CAD/CAM技术实训基地,助推“校中厂”建设,实现“产、教、学”一体化,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洁,唐岳鹏.项目教学法在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3):120.
[2] 刘曼.微课资源应用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82-184.
[3] 林宝丽.小组合作学习在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以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课程为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2):3381-3383.
[4] 武竞业,吴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255-256.
[5] 陈冬冬.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4):132-134.
[6] 罗廷凤,王开明,任光祥,华明清,丁盈银,杨麦.基于CAD/CAM背景的高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43-45.
[7] 刘雨潇.三种不同工艺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钛支架精度和适合性的体外评估[D].南昌:南昌大学,2020.
[8] 方鑫.一个可摘局部义齿智能设计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清华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