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张梅英,张伟英
(1.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120;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120)
随着《加强急诊室(科)建设方案》的实施,医院急诊科快速发展,带动急诊的信息化建设[1]。研究显示[2],2003—2015年的护理信息学文献发表量呈稳步增长之态势,人机交互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是主要研究内容,因此,有必要对急诊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分析,了解研究现状和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急诊信息系统领域的文献,采用HistCite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研究热点,现报道如下。
1.1 文献来源本研究基于国际权威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Information System”OR“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AND“emergency”为检索主题词,检索时间段为2001年1月1日—2020年8月1日,文献来源类别为SCI-EXPANDED、SSCI、A&HCI、ESCI等。
1.2 分析软件HistCite分析软件是由世界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尤金·加菲尔德教授研发,用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可快速锁定某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研究者和机构,并绘制出学科间的历史脉络、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洞察最新进展[3]。
1.3 分析方法本研究将检索到的全部文献导入HistCite,对研究者、国家、机构、核心期刊、参考文献、LCS(Local Citation Score,本地被引次数,文献在当前数据集中被引用的次数)和GCS(Global Citation Score,全球被引次数,文献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被引用的次数)等进行分析。通过HistCite的Graph Maker功能,选取LCS最高的前30篇文献,绘制引文编年图(图1),圆圈表示文献,箭头连线代表文献的引用关系。
图1 急诊信息系统研究领域LCS最高的TOP30文献
2.1 总体描述本研究共检索到4 311篇文章,涉及17 849位研究者,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Hall M,被引频次最多的研究者是Mann NC。
2.5 发文量的年度变化2000年至今,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递增之态势,且增长速度较快(图2)。
【解读】 高通量测序属于分子遗传检测手段,开展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分子遗传项目的通用标准和原则。比如,实验室应该满足临床PCR实验室管理规范、技术人员应当具备PCR上岗证、遗传咨询人员应当在具备产前诊断资格的机构开展咨询并具备遗传咨询资质。实验室对基因突变的分析流程应当具备GATK分析能力、ANNOVA注释能力,突变分析须遵照ACMG指南。
表1 急诊信息系统研究国家和地区发文量前10位情况
2.3 主要研究机构分布急诊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前10所研究机构,见表2。
3.2 急诊信息系统的发展随着急诊信息系统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电子病历为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提供坚实基础,信息共享是急诊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特征。系统分析引文编年图发现,97、755等文献节点组成庞大的引证关系链,时间跨度为2002—2013年,并引出多个研究分支。2002年的重要节点97号文献,由Overhage发表于《急诊医学年鉴》[14],研究发现在1年时间内,7 000余名患者就诊于多家急诊医疗机构,通过共享电子病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且节省成本。2008年的重要节点755号文献研究[15]认为,急诊科信息系统可用于获取及共享患者及医疗信息、协调患者管理、跟踪医疗护理措施等,提高院前-院内沟通的有效性。492、2428等文献节点组成另一个重要引证关系链,节点492是Dawson[5]2006年发表于《院前急救医学杂志》的研究,国家紧急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使用统一标准术语、定义和值,具有诸多潜在益处。节点2428由492号文献发展而来,Mann等人于2015年发表[6],美国国家紧急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提供的标准化急诊患者医疗服务报告,可对患者进行群体特征评估,为个性化医疗服务提供依据。说明急诊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标准化医疗服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表2 急诊信息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机构发文量前10位情况
2.4 主要核心期刊分布本研究共涉及2011种期刊,发文最多、LCS快速定位确定的重要刊物均是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具体见表3。
表3 急诊信息系统研究领域LCS较高的前10种期刊
1) 工程应用数据表明,SNCR+低温SCR联合脱硝系统投运初期可保证NOx稳定达标且氨逃逸低,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延长,催化剂性能会逐渐降低,建议设置SCR催化剂热再生系统以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图2 急诊信息系统研究文章数增长趋势
3.1 全球分布不均衡本研究显示,文献发表量逐年递增,发表于众多重要期刊,说明国内外对急诊信息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美国以32.3%的发文量稳居第一,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和澳大利亚分居第2、第3位。发文量最多的10所研究机构中,美国占7所,美国范德堡大学发表的文献被引频次最高。可以看出,美国院校是急诊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机构,具有强大的研究力量,对其他国家的急诊信息化建设产生影响作用。我国发文量位居第2位,这与我国信息技术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提倡学科交叉研究有关,但文献被引频次不尽如人意,说明未来需要加强前沿研究,使之更具推广应用性。
表4 急诊信息系统文献演变路径的分布
2.6 急诊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发展轨迹引文编年图是基于时间节点展现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结合内容分析法探究研究重点,揭示发展轨迹,在诸多学科研究中广泛应用[4]。文献的演变路径见表4。根据LCS排序快速定位重要文献和研究热点[5-6]。
2.2 国家和地区分布文献数和引用情况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发文的LCS、GCS的统计情况见表1。
由表4可知,2012~2016年间该院患者住院费用总结构变动度为12.36%,年均结构变动度为3.09%。将该时间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相关数据分为4个区间后进行统计分析可发现,其中2015~2016年的费用结构变动度为9.23%,较其他年份剧烈且明显高于年均结构变动度。
3.3 主要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引文编年图和文献演变路径,近10年急诊信息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紧急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6,7,11];②急诊信息系统建设和改进[8,9,12,13];③信息和通信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10]。
中国影视产品走进国际市场的营销途径调研访谈 ……………………………………………… 蒋林峰 王建平 任旭彬(1/57)
3.3.1 紧急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美国《紧急医疗服务议程》指出,院前急救若与院内急救良好结合,可改善患者转归[16],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动态响应型救护车部署系统缩短院前急救响应时间[17]。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成功开发大型、完全集成的紧急医疗服务数据库,将紧急医疗服务与急救医生、其他医疗工作者以及公共卫生机构联系起来,全面识别、评估和定位医疗服务、指导患者治疗并改善紧急医疗服务质量[7,18]。
3.3.2 急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进 急诊科的信息系统是医院电子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无法交流或首次就诊患者,需要采集患者信息[13]。美国《健康信息技术促进经济与临床健康法案》指出医疗机构应通过健康档案电子系统进行信息共享,以提高急诊效率,节约医疗资源[9,12]。美国国家急诊信息系统将急诊医疗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和延续护理,鉴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功能差异很大,可能影响临床决策进而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建议对风险因素进行监控、分析和改进[8,13,19]。我国同样重视院前及院内信息系统的建设,一些大型医院也建立较为完善的急诊信息系统,但尚无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20]。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1],指出要推进院前急救车载监护系统与区域或医院信息平台的连接,做好患者信息共享、远程急救指导和院内急救准备等工作,提高急救效能。
当下,国企审计工作仍停留在企业财务收支合法与否的要求,尚未充分考虑企业投资绩效、社会责任和生态保护等要素。审计工作更加关注财务要求,存在滞后性、局限性问题,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后续发展和经营要求,同时企业部分财务数据容易被内部人员篡改操作,无法真实反射出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同时法律导向性的审计工作中,即使坚持了操作简单、清晰判定的要求,但是并未考虑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对整个国有企业的升级优化和格局发展等起到了阻碍作用。
3.3.3 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急诊一体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急诊的超负荷运转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10],学者们由此提出急诊一体化概念。急诊一体化是一种融信息网络共享、院前救护、院内急救、手术治疗、重症监护及专科治疗为一体的急救新模式,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22]。本研究发现,国内外均关注急诊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整合化模块或信息传输等研究,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以及预检分诊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其中的排头兵[23-24]。
本研究通过HistCite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急诊电子病历建设存在不足,未来应加强建设。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倍受关注的院前急救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如利用5G技术联通院前-院内救治信息,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