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宜峰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00444
扎染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中产较具有代表性的技艺之一,其制作过程主要分为扎结和染色两个部分,染色的背后包含着一系列中国传统植物颜色提取与染料制作,也就是不被熟知与运用的草木染技艺。盛德五年由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绘制得《大理国梵像卷》,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看到扎染的影子,推测当时大理扎染技艺已趋近成熟,由此可知扎染是一项历史悠久且颇具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的传统工艺。
非遗保护与传承与儿童美育近些年愈加受到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各个地区学校、机构等也在二者之间不断做出尝试与新的可能,试图构建出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美育之间的可行性框架。非遗美育由此诞生。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小非遗传承人,或许是一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基础上利用其文化属性对孩子进行美育及劳动教育等综合发展的有效新路径。
偶然的机会受邀来到苏州某儿童体验场馆进行每周一次、为期三周的传统文化美育系列课程设计,从馆长那里我了解到目前此类机构对于传统文化方面授课的迫切需要,而且处于5-8岁的儿童没有过多的课业压力,家长也大多希望可以让孩子趁此培养兴趣爱好和拓宽知识面,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一个好的载体,我想如果可以借助循序渐进式的非遗美育课程设计来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艺术手工艺的启蒙,对于孩子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都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实现方法,也是同时帮助非遗传承的良好途径。
出于对染织技艺的喜爱和借助学校在与传承人开展学习研培,便选择了扎染技艺和课程设计结合,也借此机会进行了区别于传统课堂美术教育的非遗美育课程设计初尝试,本次课程设计与实践结合儿童体验馆实际需要,主要针对5-8岁年龄段的儿童,在非遗美育范围此类型的可参考经验非常空缺,所以应做到既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又把握好非遗技艺传承重点难点有较大局限性和难度,也正是如此才让本次课程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充满意义。
扎染所给人们留下的传统印象以植物蓝靛染料染成的靛蓝色为主,这也是最经典的扎染艺术品颜色。不过此次课程设计想加入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草木染介绍以及当代科学发展衍生出的化学染色,以染料背后提取工艺来弥补当下盛行的体验类非遗课程所不能填补的文化空白,并且通过化学染和草木染的对比来体现古人劳动智慧结晶的奥妙。通过教授非遗技艺也达到对于儿童色彩认知的目的,不再拘泥于传统颜色,也是一种打破观念的创新课程和提升儿童思维能力的传统文化体验。
白族的扎染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不仅是制作过程,它的发展脉络也体现着属于民族特有的力量,把扎染艺术融入儿童美术教育的课程中,能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寻找具有民族和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在传统文化教学同时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底蕴。首堂课由大理白族姑娘传说故事导入:“……早上刚下过一阵毛毛细雨,姑娘坐下一会后感到裙子上湿漉漉。这时,她发现自己白色的裙子染上了蓝色,找来找去只发现一种草一片片的生长……”区别于灌输式授课,应该让孩子自行发现染色的由来,在问到大理白族姑娘裙子被什么染上蓝色时,富有想象力的答案集体涌现:蓝莓、草莓、雨水染上的,通过这种问题和故事的导入可以增加教学中的记忆点(如图一)。非遗保护与传承不能只流于体验课程形式,更要挖掘其历史本源和更深厚的内涵,让学生们知道其发展脉络,才能利于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激发主动探索未知的能力。
图1 初识植物染料课堂
课程设计中首先进行对大理白族扎染溯源,引出传统染料靛蓝的制作工艺,进而启发并使同学了解草木染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染织技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明白了草木染在染色过程中会存在颜色差异的特点。同学们对待染料提取过程仍是充满好奇(如图二),草木染的知识拓展可以由浅到深像同学们灌输环保、自然于一身的技艺,也可将回收利用衣物与染色课程结合,从小培养孩子可持续发展理念。
上万只胭脂虫仅能提取几十克红色染料、250000只染料骨螺才可提取14.17克欧洲皇室钟爱的贵族紫,仅够染一条罗马长袍。会不时在传统文化课堂增加跨学科的知识,也可以在帮助理解的同时学会转换思维模式来引导学生更多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尽管在化学染方面色彩使用比较便利,但缺少一种像草木染那种从无到有的探索之路,设计课程同时应把完整性、系统性做好兼顾。
以此次儿童体验馆的开发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中的沉淀时光之美:扎染课程过程为例,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儿童作画时的用色与其情绪、心理状态有关,尤其是在最初接触色彩的阶段,儿童大多是在情绪的影响下选择颜色。现有的研究认为,儿童作画从单色涂鸦到主观用色以及对事物固有色的认识,都有阶段性的变化。5~9岁为图式期,此时儿童已逐渐能正确地表述各种颜色,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色彩,并且开始注意物象概念和物体固有色,此阶段的用色是在主观情绪与客观事物影响下的综合表现,故画面色彩丰富多样,趣味十足。课程过程中的孩子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相对于扎染中草木染靛蓝染料,同学们普遍对七彩的颜色更为兴奋,在课上介绍有明显体现与反差,我们需要思考扎染艺术教学中的颜色多样性和如何结合化学染技术。二是化学染课程中对于色彩的选择,大部分同学选择尽可能多的色彩进行染色,但只有两个同学择一而终的用同一种颜色完成多个织品的染色,可能是出于对颜色的喜爱或滤过了挑选颜色的繁琐,整体上同学们确实对颜色都有正确的表述也能根据自己意向选择色彩,这也为扎染艺术在课程中的设计更多可能提供了一些基础。
传统草木染发展至今步履维艰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较高,但整个染料制作过程有助于启发儿童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从生活中发现色彩的美和古人留下的智慧。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尝试多加入对比的学习环节,让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技艺历史沿革和过程中的差异,启迪孩子去探寻事物发展规律形成系统思维。
关于非遗美育课程的设计,最难的结合点在于校本美术课程固化模式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融合,要从培养审美和美感出发,非遗的传承性入手。在此类课程创作中,老师可以结合多种感知方式与跨学科教学,例如此次扎染课程设计通过启迪寻找自然的染色,学会发现生活之美,协同创作一次扎染作品,中间也涵盖了化学等知识,让学生在课程中不仅传承也达到创新的目的,这样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有不竭的动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