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
文前提要:作为最主要的投资品种之一,股市是最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地方了,股市的涨涨跌跌牵动着亿万投资者的心。那么在股市的波动中,如何才能做到投资不焦虑呢?
投资者为什么会焦虑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通货膨胀与资产缩水。如果把钱放在银行存款等稳健的产品中,人们会担心跑不赢通胀,即使跑赢了通胀,也会担心跑不赢房价、股价等资产的涨幅,自己的财富增长速度落后了。
二是投资的风险。比如股市的波动,牵动着亿万投资者的心,一旦股市暴跌就意味着无数投资者账户瞬间“缩水”,人们当然会焦虑,担心损失了自己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钱。
以上两点,往往让我们投资者陷入两难,选择稳健一些的产品“跑”不快,而尝试激进的投资又容易亏损,得不偿失。那么,该怎么办呢?
投资焦虑的根本原因
其实,之所以会有这种烦恼,是因为很多投资者过多地把目光放在了投资收益上,而没有在投资前想好自己为什么要投资,希望达到怎样的理财目标。
比如说,“希望资产增值”可能是很多人投资的出发点,也是一些风险测试题中的选项。但是,在实践上,仅仅是这样的目标过于宽泛,资产增值最终是为了未来的消费,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资金未来将用在什么地方,就无法制订合适的理财计划,甚至抱着试试运气能不能“一夜暴富”的心理去投资。
理财目标,就是未来(可能)的花钱项目,比如:购房、购车、留学、养老、子女教育、医疗等等;按未来实际花钱的时间,可以分为长期的(3~5年及以上)、中期的(1~3年)、短期的(1年以内)3种情况。确定了目标之后,再考虑实现目标的理财路径,这就是“不焦虑”的理财术。
短期目标:货币基金/宝宝类产品/银行T+0产品
短期目标,主要是1年以内(不确定什么时候会发生)的大额支出,或是家庭的应急资金。应急准备金应该覆盖至少3~6个月的开支,对于职业风险比较高且背负较高债务压力的家庭来说,还应提高准备金的数额,避免因职场收入的中断,导致家庭财务陷入困境。
可以选择货币基金、宝宝类产品,或是银行T+0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可以随时支取,如货币基金和宝宝类产品每日1万元以内可以随时支取,超过1万元也可次日取出,而银行T+0产品在这方面的限制就更小,一般都可以实现当日无限额地赎回。这些产品可以满足我们短期、即时、应急的花钱需要。
中期目标: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固收类产品
中期目标,可以是未来1~3年需要支出的项目,比如购房款、购车款、留学预算、育儿指出等等。这些项目的共同点在于,不能产生大额亏损,否则目标“泡汤”显然会对我们的生活幸福造成巨大影响。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稳健增值”的代价就是不会产生特别高的收益,风险和收益的对等,是我们在做任何投资的时候都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
中期目标可以利用各类固定收益产品来实现,如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存单等等。这些产品的共同点在于可以帮助资产稳健地增值,如大额存单是银行存款的一种,通常20万元以上起存,3年期的利率将近4%,并且可以保障本金和收益;债券基金和净值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都投资于债权类资产,虽然短期内也可能产生亏损,但拉长期限来看亏损的概率很低,而情况好的时候却能收获比存款更好的收益。这些产品可以满足我们中期的理财需要,在风险较低的前提下,让资产可以获得稳健的增值。
长期目标:股市/权益类基金
长期目标,是至少3年以后才会使用的支出,比如10年以后的子女教育支出,20年以后的退休养老金等等。這些钱在3~5年之内不会使用,所以才可以经受较高的风险。举例来说,假设是3年之内的购房款投入股市,不料短期内下跌了20%(很有可能发生),可能直接就让你少了一个“厕所”,显然是会对心情造成很大的影响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晚上恐怕已经睡不着觉了。
但是,如果这笔钱是20年以后才会使用的养老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即使当前亏损了20%,也不会马上就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持有,未来股市的涨幅完全很有可能覆盖亏损,并再次实现盈利。如果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沪深300指数从2015年成立至今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为11.2%,但这并不代表A股每年的涨幅都有这么多,如果只持股1~2年,亏损的概率较高,而长期持有就可以大幅降低亏损的概率。
长期目标可以通过投资股市或权益类基金来实现,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而对于投资经验欠缺的人来说,买基金是更好的选择,通过长期持有绩优基金,获得较高的年化收益率,以实现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回报的目的。如成立时间在18年以上的“老基金”,至今均取得正收益,涨幅最高达到1700%以上,最低也在576%以上,18年意味着已经跨越了几番牛熊,也就是说这些年间只要一直持有也至少能让本金增长5倍以上(年化11.2%),这就是为什么说“投资要做时间的朋友”,其前提是我们的资金需求是未来长期的,能够支撑住这么长的投资期限。
“不焦虑”的投资组合
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告诉我们,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的理论被很多投资者教育类文章奉为圭臬。但是,马科维茨的理论需要通过量化分析和资产组合实现,更大程度上其实是属于专业投资者的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需要掌握的是“把鸡蛋放在最合适的篮子里”,构建“不焦虑”的投资组合,通过结合短期、中期、长期的理财目标来配置资产的组合,短期选择极低风险、高流动性的产品;中期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长期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只有明确了自身的理财目标,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理财产品,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投资带来的焦虑情绪,也让理财真正地为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