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2021-07-27 10:39徐锋
地理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徐锋

摘 要:面对日益紧密的全球联系和需要共同应对的全球危机,如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进行审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值得思索。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中的文化多样、经济均衡和环境可续三个维度,梳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教材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的体现,解读其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从教师、教材、学生活动三方面,提出地理教学中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理教学;文化多样;经济均衡;环境可续

随着全球化程的加快,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疾病流行、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下,以我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积极应对、勇于担当,而某些国家则消极对待、推卸责任,甚至罔顾别国基本权益、践踏国际准则。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值得一线教师深入探讨。

一、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种全球价值观。作为全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当前,全球价值观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即政治多极、经济均衡、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其中,文化多样的内涵是保持文化多元及人类思维活力,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经济均衡的内涵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环境可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3.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初中地理教学的联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1]。”可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涉及全球价值观中的文化多样、经济均衡和环境可续等方面。

二、地理教学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文化多样、经济均衡、环境可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层层递进的三重目标。“文化多样”强调的是知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经济均衡”强调的是能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和行动指南;“环境可续”是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和理想信念。据此,可将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个目标联系起来。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分析地理教学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1.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以亚洲为例,学习简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习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水系和氣候特点;学习如何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对水系、气候的影响。本章教材中,可以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如表1所示。

2.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选择东南亚和日本、印度、俄罗斯三个国家作为案例,学习如何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如何说明国家间的经贸联系;学习一个国家人口众多会带来哪些问题;学习归纳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学习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本章教材中,可以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如表2所示。

3.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选择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三个地区和澳大利亚一个国家作为案例,学习一个地区有哪些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学习应从哪些方面说明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学习怎样描述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学习如何说明一个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带来的问题;学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一个国家是怎样体现的。本章教材中,可以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如表3所示。

4.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西半球的国家”选择美国、巴西两个国家作为案例,学习如何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组成;学习高科技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学习如何利用资料说明一个国家的种族和民族构成;学习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本章教材中,可以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如表4所示。

5.第十章“极地地区”

“极地地区”主要阐述了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殊性,在极地开展科学考察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要保护极地环境。本章教材中,可以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如表5所示。

三、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学策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新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从观念更新、教材开发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创新教学理念

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求教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再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张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每方面包含两个指标,每个指标包含三个要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教师在解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时,可密切联系自己任教的学科内容[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情怀指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立的课程基本理念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1]。学生有了人文情怀,就能学会理解和尊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多样。

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指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够维护社会公平、争议;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有这样的表述:“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1]。”有了社会责任,就能理解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环境可续。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国际理解是指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与世界发展动态;能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2]。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是介绍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围绕自然环境、工农业发展、人口城市状况、文化旅游和环境问题展开,这都是国际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国际理解,就能正确对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多样和经济均衡。促使“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是教学创新的前提和保障。

2.深化教材开发

为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使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落地,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教师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材,要充分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如何打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科的课程目标、教学的学习目标,建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教学内容之间的链接,是最大化发挥教材价值的关键。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个核心观念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的文化多样、经济均衡、环境可续三个方面,前文进行了纵向的教材知识梳理,下面进行横向分析。

从“文化多样”来看,其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如平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和草原的游牧文明在生产生活上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区发展历史进程各不相同也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如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和欧洲西部的历史文化。不同区域范围内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相同,如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而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差异大却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可见,尊重多元文化,汲取各地区文化精髓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追求。

从“经济均衡”来看,有些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但经济现状却不尽相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大量出口初级农矿产品,经济发展缓慢;澳大利亚出口羊肉、羊毛和矿产品,逐步成为发达国家;部分国家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有些国家过分依赖资源出口,国内经济受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较大;也有国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小,却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交通优势,成为发达国家。可见,发达国家正视当下国际贸易格局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改变当前国际贸易结构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现状,才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行动,借鉴成功经验,扬长补短,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富强。

从“环境可续”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只要世界各国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积极行动起来,环境可续是可以实现的。如东南亚适宜种植棕榈树,导致大片热带雨林被砍伐,红猩猩丧失栖息地,根本原因是人们喜爱的油炸方便面需要棕榈油。联合国提出全球行动计划,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一举措促进了巴西政府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关系矛盾突出——人口增长快、粮食短缺、环境恶化,如果各国政府和当地人民齐心协力,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逐步解决就业和贫困问题,完全可以开辟非洲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3.优化教学设计

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融入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探索新路径。

首先是优化教学内容。可以在学习每一章每一节的具体内容时,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某一方面,保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也可以在学习大部分内容后,有意识地进行前后联系,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性。如学习澳大利亚时,可对比撒哈拉以南非洲,两地区农矿产品丰富且都大量出口,但经济水平差异却很大,从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经济均衡”的必要性。其次是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拓展,也可以从热点时事、新闻资源中进行针对性融入。如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时,引入2019年11月4日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联合国,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这一事件,在谴责美国作为世界大国不负责任的同时,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必要和艰难。再次是优选教学方法。单一的讲授和简单的问答难以促使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形成初步观点,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在全班分享。如针对中东地区宗教文化冲突的问题,学生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厘清三大宗教之间的区別与联系、三大宗教信徒互相访问参观、求同存异前提下的共生发展,这一理想方案的形成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化多样”思想的体现。或是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充分理解自己选择的身份,基于身份立场进行思考和表达,然后利用不同身份进行对话和沟通,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如在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应开发还是保护的辩论中,学生选择国际环保专家、巴西政府官员、农场主、伐木工人等不同角色进行辩论,基于此学生认识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两难问题,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环境可续”,教师再进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点拨,一堂有深度、有高度的角色扮演将持续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主题活动,如宣传标语的设计、漫画的创作、小论文的写作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人类第一杀手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谁变成了人类?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