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
摘 要:“关键能力”是“四层”中重要的“一层”。將能力作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不仅符合高考的客观实际,也是衔接高考经过长期实践所确立的“能力立意”命题理念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以高考地理试题为例,尝试提出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考查路径及方式,进而提出科学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实施路径;备考策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其中“四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层”中的“关键能力”是重要的“一层”。
将能力作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不仅符合高考的客观实际,也是衔接高考经过长期实践所确立的“能力立意”命题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可以与基于“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新时代高考命题工作有效连接,确保新时代高考“四层”考查内容能落到实处,从根本上实现其考查效果。从“四层”考查内容的外在显性效果来看,关键能力是非常直观和明显的。将关键能力作为“四层”考查内容的重心,是推进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测量学的规律性要求[1]。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关键能力也有所差异。就地理学科而言,它有着分别对应的地理能力。与“知识获取能力群”对应的是“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群”对应的是“地理建模能力”;与“思维认知能力群”对应的是“描述和阐释能力及论证和探讨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获取解读信息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表达独特的见解(描述和阐释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这是对“关键能力”最直观的考查。本文以地理学科为例,尝试提出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考查路径及方式,进而提出科学的备考策略。
一、高考考查的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学习者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地理学科考查的关键能力应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简而言之,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指面对地理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上三项能力层层递进,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法宝。
二、高考地理学科关键能力考查的路径及方式
高考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符合“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在情境设置及问题设计时充分融合关键能力,在高考中渗透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突出信息整理、语言表达、辩证思维等,以应用情境为参照物,将地理关键能力解构为地理工具运用、特征概括、差异比较、综合分析与关系推理等[2]。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它是指发现地理信息(即地理试题中文字、图表、数据、分值等蕴含的信息),判断地理信息的属性(显性、隐性信息)及重要程度,进而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获取解读信息是考生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跳出情境、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是解决探究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进行考查时,高考地理试题往往在材料中提供丰富的或图、或表、或文字及数字、或兼而有之,甚至在设问中涉及一定量的地理信息。
高考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具有以下特点:①来源广泛,来源于或论文、或新闻、或期刊杂志等教材之外的信息;②基本遵循无图不成题的原则,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③创新情境化信息;④提供不完整的信息;⑤提供组合信息;⑥逐步给出信息。
近年来高考试题提供以下几种常见的地理信息:①空间信息,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②时间信息,如某一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③属性信息,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④其他信息,如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结构、联系,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等信息。
例1.(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4~6题)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图1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4~6题。
4. 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
[②横向错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①并列排布][④纵向错列排布]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A. 春季盛行风 B. 夏季盛行风
C. 秋季盛行风 D. 冬季盛行风
参考答案:4. B 5. A 6. D
该组试题情境设置巧妙,融合了时空信息、属性信息等,大量信息蕴藏于图片与文字中,尽显对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考生只有熟练辨别有效信息并解读恰当,方能对接必备知识,化解难题。在情境设置时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空间信息——位置(中国、东北平原),属性信息——气候(冬夏季风、风频图)、道路、出入口等。信息的展示形式主要有图片(其中示意图5幅,风向玫瑰图1幅)和文字,图文并茂,绝无杂陈冗长之嫌。
2.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描述地理事物是指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闡释地理事物是指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进行说明和解释[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即考生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要求考生能规范、完整地使用地理学科语言正确地解读地理图表,辩证地看待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的地理表述,准确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原因,并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基于所学知识,使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文字解答综合题。
高考试题往往选择地貌、地形、地势、水文、水系、气候(气温、降水)、人口、城市分布、工业农业结构、地质作用过程和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等考查考生的该项能力。
例2.(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图2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参考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该试题属于地理过程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辨识过程顺序、分析过程成因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读图析图水平,即从试题所给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该试题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试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地理信息。通过提供区域图,同时也是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考查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貌的成因、金沙江中沙金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隐含考查了水文水系及地形地质等特征。对地理事物间的关联性(板块运动—断裂—河流—矿产出露)、地质作用的过程(矿石—外力作用—流水搬运、磨蚀—沉积、富集)考查得淋漓尽致,以时空综合的地理视角考查地理事象的变化及成因,关注了考生的过程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指令词用到了“解释”“简述”“说明”等,中心词主要是“原因”“过程”,考查方向明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的考查要求较高。
例3.(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Ⅲ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图4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3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该试题以地理学术情境为依托,取材《中国沙漠》的《1898/2014年毛乌素沙地湖泊面积》一文,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学术研究状态中,利用地理学的学科思维解答问题。具体以毛乌素沙地的环境演变为背景(属于典型的地理过程类试题),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景观形成的原因,基于其变化特征和原因推测变化趋势。考生必须科学地解读图表、文字,对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综合)进行规范描述,对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地方综合),对地理事物的演变(时空综合)进行严密推理。指令词用到了“简述”“归纳”“说明”“解释”等,中心词主要是“特征”“关系”“原因”等,突出考查考生对特征类、成因类问题答题技巧的掌握情况。
3.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它是指综合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和方法,根据试题的情境材料论证地理问题,对地理现象与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观点[3]。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科知识的总体把握程度;二是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而探讨则是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考试过程中,探讨实质上也表现为一种态度,是对未知问题研究的欲望,或是对某些结论性问题勇于提出批判或新的假设。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前提是科学地发现地理问题,该项能力首先要求考生从地理学的视角发现具有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针对存在的争议提出合理化意见。目前,高考试题命制还没有完全实施这一高难度考查方式,主要是命题者抛出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让考生进行思考,并从其中一个角度出发“自圆其说”。即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较合理的判断,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或深入探究,从而形成合乎逻辑、客观理性的结论。
例4.(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Ⅲ卷第37题第4小题)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但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使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试题采用开放题型引导学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和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思,彰显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意图。此类试题一般是支持或者反对,赞同或不赞同,只要理由合理充分即能得分,对必备知识的掌握以及逻辑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规范表达要求较高。该设问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探究话题,考生必須在充分获取解读信息后,调用自己储备的必备知识,表明观点,然后运用规范性语言,动用逻辑思维,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三、备考策略
1.贯穿始终,培养与提升能力
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4],高考备考中的关键能力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地落实,贯穿始终地执行。无论是平时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还是习题的选取与命制等都需要做好精心、精细化的指导与落实。除了平常狠抓信息的提取与解读能力外,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联系等精准描述及阐释的能力,对地理成因及影响的全面论证与科学探讨能力等,皆要分阶段专项训练、系统提高。
2.创设新情境,渗透关键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结构不良的问题情境加以关注。结构不良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和具体的情境有密切联系;问题的起始条件不充分、目标状态不清晰以及其中用于解决问题的概念、规则、原理等也不明确;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和评价标准;答案存在多样性、开放性等。通过选取与解决不良结构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主观知识与客观环境相融合,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真实情境的体验,进而促进高阶知识的生成与进阶思维的发展[5]。
情境创设要基于生活实际,接近真实情境;要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要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符合最近发展区要求;能引起认知冲突,激发积极思维;能够融入情感,激发内在动机;要有形象性、具体性、探究性和可感知性。教师要多阅读与地理有关的期刊和杂志,搜集并研究论文,多关注新闻,通过情境材料呈现不同的信息,包括图表、文字等,引导学生从其分布、特征、变化、成因、发展、问题、影响、应对等角度全面剖析,可采用板演、落实到笔记上等方式,强化其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规范其语言表达能力即描述和阐释能力,引导其构建系统的、从低阶到高阶的问题思维链,逐步提升其应对技巧。
3.科学引导,注重规范选题与设计
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图片、表格、文字”“活动”“知识窗”等信息,教师可自主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探究问题,问题设计要具有层次性、逻辑性,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遵循高考命题的原则——主题情境、小切口、纵深入,落实素养要求。日常测试中,试题选取更要精益求精,尽量选取信息量丰富,设问科学合理的试题,答案尽量精炼规范,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4.具体实施策略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策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思维路径如图5所示。
“息”从“文”中出。试题一般都提供丰富的文字材料。在阅读时,首先要将文字材料快速、认真地浏览一遍,并在试卷上标注(采用圈、点、勾、画等方式)关键信息;其次,读设问,弄清设问中所考查的必备知识点,调用相关知识,对接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为解答试题做好准备。
“信”从“图”中来。地理图像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分清主次,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解读。解答地理试题的关键是会读图、读懂图。不同的图有不同的特征,要遵循各种地图的读图方法和技巧,一般读图离不开如下步骤:①看图名和图例;②看坐标和注记;③分析趋势和联系。
“设问”出信息。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设问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因此,需读懂关键词,明确蕴含的各项信息,如时间、空间、过程与联系、原因与措施等限制性要求。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设问,把握其“指向性”,进而有的放矢,规范答题。
“答案”蕴信息。无论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构建前后试题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选择题的题干本身就提供了四个思维角度,考生可结合其他信息推测正确答案。综合题的小题设问往往也是在纵深挖掘方面设置问题的思考点,具有思维上的连贯性。抓住这个特点,纵深周全思考,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概念”巧辨析,正确获信息。正确地辨析概念是正确获取信息的前提。概念教学常见的方法主要有对比法、类比法、列表法、讨论分析法等方法。只有掌握了重要概念、原理,才能形成与地理信息之间的恰当关联性,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从容应对。
(2)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策略。包括以下两方面。
把握特征,掌握原理和规律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前提与关键。地理现象不仅错综复杂,同时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必须把握其主要特征,以不变应万变,掌握其基本规律和原理,才能正确表达,并准确描述和阐释其特征。对于特征类试题,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先逐步形成模板,再在熟练的基础之上打破模板,即处理好“建模”与“破模”的关系,以实现灵活运用,恰当变通。对于原理和规律的突破与把握,建议一般采用以下环节来实现:看一看(观微课)→说一说(说过程、谈原理、总结规律)→画一画(板演)→练一练(限时训练)。
做好“四化”,这是描述和阐释的重要要求。“四化”主要是术语化、要点化、逻辑化、序列化。准确的语言文字描述是高考的必胜法宝,答题时应规范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表达术语化。答案要全面、要点化,语言表述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讲究逻辑性。要以必备知识为依据,建构清晰的思维链条:由因到果(果→因)、由大到小、由前到后、由现象到本质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论述。对原理规律的描述要注重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正确阐释地理事物规律。学会分析,在头脑中将地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从众多的地理概念、地理信息中通过分析决定取舍,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再通过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維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精确的描述和阐释。
以例3为例,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如表1~表3所示。
(3)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策略。包括以下三方面。
揣摩意图,明确答题要求。论证过程中要在审题、答题初始就能明确题目设计的意图,把握切入角度,掌握论证和探究力度。利用高考地理真题帮助学生熟悉试题的考查要求和答题规范,熟练掌握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意图、设问角度、呈现形式。
夯实基础,吃透原理规律。①论证问题的基本要求。用确切的地理事物或规律推测尚不明确的事物与规律;用已知的事物或规律推测未知;由较低层次的事物或者规律来说明较高层次的问题。②论证的表现。重点在透彻地分析原理,而分析原理必须先明确原理。地理必备知识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只有牢牢抓住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才能做到论证的游刃有余。正确地掌握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等所涉及的基本观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因地因时制宜的观点、方法,才能科学地分析现实生活或生产中的地理现象,对地理问题形成综合评价。
先“亮剑”——明确观点,再“论剑”——要求表述清晰,逻辑严密。“亮剑”:面对此类问题,必须先阐明自己的观点,是非分明,避免模棱两可;选取自己的擅长之处,不可随意为之,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论剑”: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能够运用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分析方法,要求思路清晰、表达完整、逻辑性强。要“紧扣题意”,依据分析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论点、论据相统一,与所学必备知识有机结合,学会执因索果、执果索因,遵循一果一因、一果多因、多果一因、多果多因等分析相关问题。以例4为例,首先应表明观点——“亮剑”。或赞同或反对,再阐释理由。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必须依靠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组织答案。①若赞同,自然角度:结合材料,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人为角度: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上升,沙地景观最终消失,故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②若反对,自然角度:用辩证的发展视角来说明。虽然目前降水增多是事实,但从长远来看,也可能会偏干旱。整个区域降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人为角度: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使得植被覆盖率提高,过度绿化使蒸腾量大增,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故毛乌素沙地不会消失。
(本文为相炜地理研究室团队成果之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陈诗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试题考查方式探析——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为例[J].地理教学,2021(03):56-60.
[3] 史辰羲.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65-70.
[4]唐永强,刘树材,陈延松.高考评价体系下地理学科素养考查路径及备考策略[J].地理教育,2021(06):24-31.
[5] 李勤福. 高考地理试题结构不良问题探究[J].考试周刊,2019(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