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一条裤子穿了几年仍不变短。
班级排队时总是在前三名。
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
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厘米。
如果有以上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了。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增长11~12厘米。以后一直到青春发育前期,生长速度有所减慢,每年增长5~7厘米。到了青春期,出现身高的快速增长,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3年。
造成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及营养因素。
1.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是使人长高的最重要的“动力”,缺乏这种激素的人个子矮小,而且影响到性发育和器官功能的成熟。
2.特发性矮小:是一类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身高增长缓慢,成人后身材矮小。
3.宫内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过低。
4.青春期提前:性早熟的孩子最终身高较矮,性发育越早,对身高的影响也越大。
5.甲状腺功能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其他内分泌疾病。
6.遗传性矮小: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有很大影响。
7.骨骼疾病,如软骨发育不良等。
8.染色体疾病,常见的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人的身高,70%是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的,30%受到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内分泌、心理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不一定也高,因为有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父母个子矮,如果充分利用后天因素进行身高干预,也可以突破遗传身高,长得更高。
1.产生抑郁障碍:矮小儿童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导致内心承受的压力无法宣泄、意愿无法表达,最后产生自闭,进而发展为抑郁。抑郁障碍可能导致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焦虑发作或躁狂发作。
2.导致内向及情绪不稳定:因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儿有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其情绪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个子矮是很多孩子的心结,家长和朋友一提到身高的问题,立刻会触动孩子的敏感神经,让孩子身心受到重创。
3.导致智力发育落后:矮小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危害,如果该矮小患者是因为体内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那么,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故3岁前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不可逆的智力发育落后。
4.导致交往不良及社会退缩:学龄期患儿,由于矮小,怕遭同学讥笑而耻于与人交往,产生压抑退缩而变得孤立离群,同学之间关系较差,并时有违纪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学习。在集体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存在自我封闭现象。
1.误区一:女孩子来月经了才开始发育
女孩从乳房发育到来月经前(11~12岁),这个阶段是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通常来月经后身高增长变慢,来月经后身高只能增加5~7厘米。
2.误区二:男孩子变声才开始发育
男孩从阴茎增大至变声前(12~14岁),这个阶段是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男孩变声、长胡须就代表发育基本成熟,之后身高只能增加8~10厘米。
3.误区三:身高是由遗传决定,爸妈都很高,孩子一定高
最终身高的获得,父母遗传占60%~80%,还有20%左右则与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息息相关。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明显偏矮、早熟、肥胖等异常情况,应及早带孩子到专业的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由专业的医师评估儿童的发育状况,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