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
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突出“儿童与自然”主题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持续、深入的浸润中,由浅入深,逐步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观念。教学要拓展课堂空间,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以丰富立体的体验活动和探究学习,激活儿童已有生活经验,通达其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生态生活现象,自主建构人与自然“共生共在”的价值观。
关 键 词
共生共在;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06-00-04
生态伦理学家莱昂波德指出,人类伦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协调人与人关系的阶段,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阶段,以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阶段。[1]在人类社会早已进入第三个阶段的今天,如何引导人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培养人与自然“共生共在”的生态伦理观,是时代给每个人提出的重要命题。
在此过程中,教育该何为?教材又该何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材则是培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载体。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鲁洁教授不止一次地强调,人类一定要学会对大自然的感恩,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基于此,低年级教材将“儿童与自然”作为重要的教育主题,力求培养儿童对自然的感情,让儿童热爱并亲近自然,形成与自然共生共存、共在共荣的价值观。
一、“儿童与自然”主题内容编排特点
“儿童与自然”是低年级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整体设计。
1.统筹安排,持续推进,提升儿童对自然的亲近感
统编低年级教材中,“儿童与自然”主题贯穿1-4册(见下页表),既有以一个单元的形式集中、整体的呈现,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又有点状、分散地安排在一个单元或一课中,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第13课,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13课、16课,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第4课。
这种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力求让儿童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增强对“我与自然”这一主题的感知、浸润,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感,加深对自然的认知度、亲近感和热爱之情。同时,这样点面结合、持续推进的呈现方式,在节奏上显得有轻有重,有张有弛,让教材更有节奏感和灵活度,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惠特曼说,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一个人遇见什么,就会生长什么;遇见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尤其是童年。统编教材对“儿童与自然”主题内容的不断推进,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平等共生的价值观在儿童的心灵扎根,培养有生态伦理观的未来公民。
2.转换视角,增强代入感,凸显儿童与自然“共生共在”
统编低年级教材多以第一人称“我”的立场和言语方式,说儿童的话,反映儿童的心声,让教室里的儿童化身为教材中的儿童,在与自然多频度的互动中,感受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话语的角度也随之变化,儿童与自然的关系从“我和你”变成了“我保护你”“我就是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儿童与自然共生共在的样态。在此,以单元名称可见一斑(见下表)。
册数单元 单元名称 核心词 所属关系 象征意义 价值观
一下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和 平等独立 儿童与自然彼此亲近 共生共存
共在共荣
二下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卫士 依存保护 儿童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样的视角转换,在课题名称、教材栏目的小标题以及文中插图所配话语中也有充分体现。如“我是一张纸”的课题名称,“小水滴的诉说”一课的栏目名称“我遭遇了不幸”,插图导语“可是,有些人却不珍惜我,往我身上乱扔垃圾、倾倒污物”……这样的话语角度变化,让儿童直接化身为大自然中的水、空气、纸张等,增强了体验感与代入感。儿童从亲近自然到拥抱自然,最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融为生命共同体。
3.由浅入深,由知到行,形塑儿童的“共生共在观”
一年级教材更多地选取了儿童在大自然中常见的风儿、花儿草儿、动物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外在世界对儿童心灵的召唤,表现大自然的美好、可爱,突出儿童认知、感受和情感的激发,唤醒儿童与自然主动接触的意识,让儿童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息息相关。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识的加深、思维的提升,二年级教材开始引领儿童关注并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绿色与环保,将儿童的关注点从风、植物和动物,转移到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如小水滴、空气、纸张等。通过挖掘儿童内在的深入体验,启迪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儿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行为的引领,引导儿童学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文明生活,逐渐形成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在的观念。
二、“儿童与自然”主题教学建议
鲁洁教授强调,要让儿童成为有情感、有温度的人,让儿童回归大自然,亲近并感恩大自然。如何培养儿童与自然的感情,树立科学的生态观,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在,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素養的人,自当是道德与法治“儿童与自然”主题教学着力探索的问题。
1.教学空间从“教室”到“户外”,涵育亲近热爱自然的朴素情感
“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爱弥尔·涂尔干语)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它向人们无私地敞开了一切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它永远是儿童最喜欢、最熟悉的地方,是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大课堂。
正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让儿童“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统编教材在编排“儿童与自然”主题内容时,充分考虑了时令气候的变化。如一上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一下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教学安排的时间正值我国多数地区的冬季、春季,方便学生体会气候的变化和自然万物的生长与变化,可谓“学逢其时”。
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一书中指出:“在作为近代延伸的现代,孩子们的不幸在于他们极少有机会去体验与自然的一体感,享受从中获得的喜悦。”[2]四季轮转中,植物的美好与变化,气候的神奇与秩序,动物的可爱与不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有序……这些都是增进学生道德认知和德性生长的有益素材。
在日常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从室内来到室外。此时,天地是课堂,自然是课程,草木动物是教材,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体验、发现、探索。节假日,我们也要鼓励学生或指导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克服“自然缺失症”。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如与学校春季游学活动整合等。学生唯有多接触自然,才会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不断养成与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体验活动从“平面”到“立体”,唤醒生态认知的意义通达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参与活动,获得情感体验,收获价值引领,已成为教学共识。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学习活动形式单一,导致学生所获得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比较肤浅的现象屡见不鲜。小学德育课程是一门“行走在意义世界中”的课程(鲁洁语),教学既要回归学生生活的事实世界,又要通达学生生活的意义世界。这就要求课堂体验活动必须从“平面”走向“立体”,激发学生的深刻体验,实现儿童意义世界的建构。
例如,在我区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竞赛中,有三位老师都选择了二年级下册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为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体会水资源的匮乏,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三位老师都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拓展,“地球上咸水资源占97%,淡水资源占3%,可以饮用的仅占0.5%”——
教师1:以文字呈现,让学生读。
教师2:以一张画满100个方格的表格呈现,3个淡蓝色的小格表示淡水资源,其中一个极小的点代表能够饮用的0.5%,教师语言解说,学生读。
教师3:教师手拿一只苹果,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资源,让学生猜咸水含量,然后切去相应的苹果分量。在学生一次次的猜测中,教师一次次切去相应分量,直到只剩下很薄的一片代表“3%的淡水”。最后,教师用手指掐下一点点果肉代表“能饮用的0.5%的水”。教师演示后,学生读。
从教学效果看,前两种呈现方式比较平面、单一,学生对“水资源匮乏”的认识比较肤浅,第三种呈现方式则创设了相对丰富、立体、多元的活动情境,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深刻的心理体验感和心灵震撼力,学生对水资源的生态认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价值引领自然达成。
3.教学方式从“告知”到“探究”,自主建构“共生共在”的思维方式
新课改以来,探究学习已成为小学德育课堂重要的教学方式,力求改变传统的以“告知”为主的知识教学惯性。低年级教材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设置了诸多渐次提升的“辨析栏”。从简单辨别是非、对错,到“道德两难”情境,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思考、反思,逐渐形成道德理性,实现社会性发展。
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反思、学习和向往中,发现、领悟道德意义,逐渐养成理性思考和反思的思维习惯,自主建构“共生共在”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自然现象、自然常识的内容,并非指向知识的获取,而是旨在为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树立与自然共生共在的观点。教师要顺应儿童天性,鼓励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通过实际观察、调查研究、分析研讨、合作交流等探究式学习,自主探寻答案,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在副版绘本“大自然的语言”中,呈现了6幅图以及对应的6首小诗,“白云飘得高,明天可能是晴天”“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启发教师要设计相关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规律,领悟大自然的智慧,反思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意识上的“感谢启迪”,情感上的“回归自然”,精神上的“天人合一”,形塑“人与自然共生共在”的生态价值观。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可爱的动物”时,通过“我喜欢的动物”“我和我的动物朋友”两个内容的学习,学生自然会对动物产生“同在蓝天下”彼此共生共存的美好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呈现生活中一些人与动物相处的误区,让学生判断“这样的行为是喜欢吗”。借此,引导学生从浅显直观的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转向深层次的辨析、有条理的阐述,提升对“爱动物”的理性认知,学会与身边的动物友好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处、共生共存。
而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时,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补充拓展相关法律条文,让学生明白,依靠法律法规的作用,可以切实有效保护水资源、清新空气、森林资源等,引导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培养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理性思考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建立对大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成为具有现代生态人格的公民。正如班华教授所指出的,现代生态人格,意味着人类有了一个新的善恶标准,即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善恶标准,也就是说,原先的人—人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系统的道德。这是人類道德的重大突破,是人类道德发展的飞跃![3]。
值得一提的是,倡导自主探究并不排斥“道德告诉”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时,东部发达城市的学生可能对西部地区的缺水情况并不了解,山区的孩子可能对城市水污染的情况也并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告诉”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这是教学的重要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5.
[2]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45.
[3]班华.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实施[J].中小学德育,2014(04):9.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