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林日 青木 ●本报记者 陈青青 范安琪 ●任重 柳玉鹏
“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我们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这是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就中美关系问题所作的表态。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舍曼25日抵达天津,26日中方官员将与她会谈。然而,在舍曼来华前,美方官员却再度扬言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中方的回应不仅仅是明确表示“不吃这一套”,还首度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美方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由于3月阿拉斯加会谈时两国外交高层曾针锋相对,这次再度直接对话会如何进行,备受关注。专家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半年来,对华政策被“竞争”和“对抗”主导,而这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现在的情形是美方想谈,而中方欢迎对话。有分析称,此次会晤未必会成为两国关系的突破口,但仍有助于为进一步建立两国领导人接触和互动机制奠定基础。24日,美国务院官员“吹风”说,不希望与中国激烈的竞争转变成冲突,希望确定进一步对话的规则,确保两国关系有“护栏”。但华盛顿需要明白,美国所谓的规则并不是国际规则,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规则;美方所谓的“护栏”是什么,也不是美国自己能说了算的。
王毅: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25日消息,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4日在成都同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举行战略对话。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来华之前再次称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王毅应询向记者表示:美国总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向别国施压,自以为高人一等。但是,我要明确地告诉美方,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也不应该有高人一等的国家,中国更不会接受任何国家自诩高人一等。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我们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
25日,王毅在成都同芬兰外长哈维斯托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新冠病毒要溯源,政治病毒也要溯源。美国重返世卫组织,心思并没有放在加入国际抗疫上,而是继续借台散布各种政治病毒。任何工作计划,如果不是一份真正找寻病毒的计划,而是设法抹黑中国的计划,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中国不会也不可能接受。
24日,美国国务院官员通过电话会议就舍曼访华“吹风”。有关官员称,舍曼在天津将向中方表明,美国欢迎与中国的竞争,但需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场所和“护栏”,防范竞争演变成冲突。他说,访华前,舍曼与日本、韩国、蒙古国等进行了重要接触,强调维护和加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舍曼与中方的会谈将强调‘护栏的必要性。”路透社援引美官员的话称,美国想确保美中关系有“护栏和界限”,并以负责任的方式管理;此次会谈,双方关系的方方面面都将被提上日程,美方不会避开艰难议题。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美官员表示,舍曼打算提香港和新疆问题,同时向北京保证美国不会建立一个广泛的“反华联盟”。有关官员称,他们将寻求美中双方有共识的领域,包括气候变化。此外,舍曼将就河南洪灾造成的伤亡表示慰问。《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25日晚,舍曼在推特上发帖表达美国对河南水灾遇难者亲人诚挚的慰问。
英国《卫报》评论说,舍曼此行是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4月访问上海以来,对中国的最高级别访问。虽然这是一个好迹象,表明两国政府仍在继续对话,但3月份双方的紧张交锋及最近的针锋相对制裁,意味着谈判将很艰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李岩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年3月的安克雷奇会谈不是特别愉快,加上目前中美关系的整个态势,特别是美方最近一系列对华打压举措,中方对这次会晤没有太大期待,不过,中方欢迎对话。
华盛顿无意建“反华联盟”?
“中美这次会谈看起来会很紧张,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多个方面存在摩擦。”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4日称,两国关系的现状与半个世纪前尼克松访华时相去甚远,当时美国不视中国为威胁。
尽管美国官员口口声声称无意建立“反华联盟”,德国《明镜》周刊25日称,观察家认为,拜登正在联合盟友对抗中国,比如通过启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深化与中国台湾的关系以及在人权和网络战领域采取针对中国的多边方式等。
与舍曼访华几乎前后脚,美防长和国务卿都有访问亚洲的行程,前者将去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后者访问印度。有美国官员坦言,这些努力是为了塑造中国的周边环境,与盟友和伙伴一道应对中国挑战。加上最近美中在人权、网络和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频起摩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戈尔茨坦说:“在此背景下,(天津)会谈还能被挽救,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中国一向欢迎对话,但对美方的无理态度坚决反击。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称,在舍曼访华前夕,中国首度援引《反外国制裁法》对美实施反制裁。专家认为,这显示中国对美外交策略已有所转变,但预期中美之间这种“该打就打、该谈就谈”的新模式,不会对天津会谈气氛及两国今后合作造成实质性影响。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中方会在会晤前释放善意,美方则持续施压,中国用美国的套路对付美国释放了两个信号:第一,中国不吃美国这一套;第二,中国会做出及时反击。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成为以后中美交往的常态,也是中国外交的新风格。
吴心伯认为,此次会晤,交锋肯定免不了。美国表态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言下之意是相比中国有优势,但中国明确说“不吃这一套”。此次会谈可能会讨论一些务实安排,可能会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进行交流,也可能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进行务实合作。
“规则”,究竟是谁的“规则”?
在众多媒体看来,舍曼此行还有一个重大意义。路透社称,鉴于中美关系的现状,天津会谈取得显著成果的前景在外交政策圈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但如果会谈顺利,就可能为两国领导人今年晚些时候的最终会面打下基础。
敏锐的观察家还注意到,拜登和他的外交团队近来开始强调与中国接触、避免冲突的重要性。对此,李岩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华盛顿的政策有什么变化,而是拜登政府对华战略评估应该已基本结束,其一系列战略部署开始推进。拜登政府上台半年来,所说的对华竞争、合作、对抗三个方面,主要体现为竞争和对抗,但他慢慢发现,这不仅对中美关系,对美国自身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至于美方言必称的所谓“规则”,李岩表示,这只是美方言辞上的一个标榜,中方已经在讲到底是谁的规则、是基于谁的什么秩序。吴心伯说,美国的规则并不是国际规则,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规则,中方强调美国要适应中国的规则,比如不干涉内政、不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等,因此双方的会晤也是不断塑造适应双方规则的过程。
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称,西方媒体最近对拜登的对华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其基本假设都有问题,自我矛盾,要建立一个处处与中国对着干的政策框架,但在经济上却又越来越依赖中国,要求欧洲盟国联合围堵中国,但又处处违反盟国与自己的利益。文章称,“拜登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误读整个中国的发展,中国几代领导人压根儿没有将自己国家的发展定位在压倒美国或是取代美国上。
彭博社25日称,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18个月后,被证明充其量只是“停战协议”。美国的贸易赤字没有缩小。现在美中两国正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相互运输货物,看上去就像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和疫情从未发生过一样。“过去4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纵然有政治意愿,阻止或转移国际贸易的难度也比人们想象的要大。”▲
●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林日 青木 ●本报记者 陈青青 范安琪 ●任重 柳玉鹏
“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我们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这是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就中美关系问题所作的表态。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舍曼25日抵达天津,26日中方官员将与她会谈。然而,在舍曼来华前,美方官员却再度扬言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中方的回应不仅仅是明确表示“不吃这一套”,还首度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美方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由于3月阿拉斯加会谈时两国外交高层曾针锋相对,这次再度直接对话会如何进行,备受关注。专家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半年来,对华政策被“竞争”和“对抗”主导,而这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现在的情形是美方想谈,而中方欢迎对话。有分析称,此次会晤未必会成为两国关系的突破口,但仍有助于为进一步建立两国领导人接触和互动机制奠定基础。24日,美国务院官员“吹风”说,不希望与中国激烈的竞争转变成冲突,希望确定进一步对话的规则,确保两国关系有“护栏”。但华盛顿需要明白,美国所谓的规则并不是国际规则,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规则;美方所谓的“护栏”是什么,也不是美国自己能说了算的。
王毅: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25日消息,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4日在成都同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举行战略对话。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来华之前再次称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王毅应询向记者表示:美国总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向别国施压,自以为高人一等。但是,我要明确地告诉美方,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也不应该有高人一等的国家,中国更不会接受任何国家自诩高人一等。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我们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
25日,王毅在成都同芬兰外长哈维斯托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新冠病毒要溯源,政治病毒也要溯源。美国重返世卫组织,心思并没有放在加入国际抗疫上,而是继续借台散布各种政治病毒。任何工作计划,如果不是一份真正找寻病毒的计划,而是设法抹黑中国的计划,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中国不会也不可能接受。
24日,美国国务院官员通过电话会议就舍曼访华“吹风”。有关官员称,舍曼在天津将向中方表明,美国欢迎与中国的竞争,但需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场所和“护栏”,防范竞争演变成冲突。他说,访华前,舍曼与日本、韩国、蒙古国等进行了重要接触,强调维护和加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舍曼与中方的会谈将强调‘护栏的必要性。”路透社援引美官员的话称,美国想确保美中关系有“护栏和界限”,并以负责任的方式管理;此次会谈,双方关系的方方面面都将被提上日程,美方不会避开艰难议题。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美官员表示,舍曼打算提香港和新疆问题,同时向北京保证美国不会建立一个广泛的“反华联盟”。有关官员称,他们将寻求美中双方有共识的领域,包括气候变化。此外,舍曼将就河南洪灾造成的伤亡表示慰问。《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25日晚,舍曼在推特上发帖表达美国对河南水灾遇难者亲人诚挚的慰问。
英国《卫报》评论说,舍曼此行是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4月访问上海以来,对中国的最高级别访问。虽然这是一个好迹象,表明两国政府仍在继续对话,但3月份双方的紧张交锋及最近的针锋相对制裁,意味着谈判将很艰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李岩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年3月的安克雷奇会谈不是特别愉快,加上目前中美关系的整个态势,特别是美方最近一系列对华打压举措,中方对这次会晤没有太大期待,不过,中方欢迎对话。
华盛顿无意建“反华联盟”?
“中美这次会谈看起来会很紧张,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多个方面存在摩擦。”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4日称,两国关系的现状与半个世纪前尼克松访华时相去甚远,当时美国不视中国为威胁。
尽管美国官员口口声声称无意建立“反华联盟”,德国《明镜》周刊25日称,观察家认为,拜登正在联合盟友对抗中国,比如通过启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深化与中国台湾的关系以及在人权和网络战领域采取针对中国的多边方式等。
与舍曼访华几乎前后脚,美防长和国务卿都有访问亚洲的行程,前者将去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后者访问印度。有美国官员坦言,这些努力是为了塑造中国的周边环境,与盟友和伙伴一道应对中国挑战。加上最近美中在人权、网络和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频起摩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戈尔茨坦说:“在此背景下,(天津)会谈还能被挽救,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中国一向欢迎对话,但对美方的无理态度坚决反击。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称,在舍曼访华前夕,中国首度援引《反外国制裁法》对美实施反制裁。专家认为,这显示中国对美外交策略已有所转变,但预期中美之间这种“该打就打、该谈就谈”的新模式,不会对天津会谈气氛及两国今后合作造成实质性影响。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中方会在会晤前释放善意,美方则持续施压,中国用美国的套路对付美国释放了两个信号:第一,中国不吃美国这一套;第二,中国会做出及时反击。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成为以后中美交往的常态,也是中国外交的新风格。
吴心伯认为,此次会晤,交锋肯定免不了。美国表态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言下之意是相比中国有优势,但中国明确说“不吃这一套”。此次会谈可能会讨论一些务实安排,可能会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进行交流,也可能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进行务实合作。
“规则”,究竟是谁的“规则”?
在众多媒体看来,舍曼此行还有一个重大意义。路透社称,鉴于中美关系的现状,天津会谈取得显著成果的前景在外交政策圈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但如果会谈顺利,就可能为两国领导人今年晚些时候的最终会面打下基础。
敏锐的观察家还注意到,拜登和他的外交团队近来开始强调与中国接触、避免冲突的重要性。对此,李岩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华盛顿的政策有什么变化,而是拜登政府对华战略评估应该已基本结束,其一系列战略部署开始推进。拜登政府上台半年来,所说的对华竞争、合作、对抗三个方面,主要体现为竞争和对抗,但他慢慢发现,这不仅对中美关系,对美国自身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至于美方言必称的所谓“规则”,李岩表示,这只是美方言辞上的一个标榜,中方已经在讲到底是谁的规则、是基于谁的什么秩序。吴心伯说,美国的规则并不是国际规则,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规则,中方强调美国要适应中国的规则,比如不干涉内政、不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等,因此双方的会晤也是不断塑造适应双方规则的过程。
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称,西方媒体最近对拜登的对华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其基本假设都有问题,自我矛盾,要建立一个处处与中国对着干的政策框架,但在经济上却又越来越依赖中国,要求欧洲盟国联合围堵中国,但又处处违反盟国与自己的利益。文章称,“拜登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误读整个中国的发展,中国几代领导人压根儿没有将自己国家的发展定位在压倒美国或是取代美国上。
彭博社25日称,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18个月后,被证明充其量只是“停战协议”。美国的贸易赤字没有缩小。现在美中两国正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相互运输货物,看上去就像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和疫情从未发生过一样。“过去4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纵然有政治意愿,阻止或转移国际贸易的难度也比人们想象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