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媛媛
子宫内膜癌是一组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人群中[1]。流行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接近20万例,是造成女性死亡的第三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宫颈癌、卵巢癌[2]。既往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生活方式有关,临床多表现为阴道排液、疼痛、腹部包块等,影响女性健康生活[3]。病理组织检查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并视为“金标准”,能确定病理类型,是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病理组织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于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高、图像清晰等优点,成为女性盆腔疾病首选方法[4]。但是该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研究较少[5]。因此,本研究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对象,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符合率及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观察组符合文献[6]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2)对照组符合子宫内膜增生诊断标准,均经临床最终确诊;(3)完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且患者均可耐受。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血液系统疾病或已经确诊的其他恶性肿瘤;(2)严重肝肾异常或难以控制的感染性疾病。观察组年龄31~73岁,平均(56.98±5.73)岁;病程1~21个月,平均(10.69±2.13)个月;最大肿瘤直径4~15 cm,平均(8.32±1.15)cm;临床表现:不规则溢液排血32例,阴道接触性出血27例,其他3例;绝经16例,未绝经46例。对照组年龄30~72岁,平均(57.11±5.79)岁;病程1~22个月,平均(10.72±2.17)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①检查方法。两组均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具体方法如下:检查前向患者/家属讲解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等,提高患者配合度。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选择阴道探头,频率为7.5 Hz。检查前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上述操作完毕后将阴道探头外套一次性避孕套,缓慢置入阴道内,先完成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子宫的形态、大小、位置,进一步确定两侧卵巢。同时,对于发生病灶患者,观察病灶的大小、肌层交面,观察宫颈与阴道是否伴有肿瘤浸润,确定盆腔、腹股沟等部位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二维超声检查完毕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病灶部位血流情况及周围组织的血流。②诊断标准。对于绝经期女性,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5 mm;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14 mm。同时,超声下病灶部位回声不均匀或增高;宫腔边缘形态不规则、不光整,且基层部位发生不同程度浸润。(2)肿瘤标志物检测。①血液标本采集。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后次日空腹状态下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35 min,速度3 500 r/min,血清分离后放置在-20 ℃冰箱中,备用。②检测方法[7]。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CA125、CA199、CA153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于美国Centocor公司[8]。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对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符合率与肿瘤标志物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58例,诊断符合率为93.55%。
子宫内膜癌声像图表现为内膜明显增厚,且不对称,呈不规则高、中、弱回声或混合型回声,且内部回声分布杂乱不均,且病灶部位具有丰富血流信号;而子宫内膜增生超声下可见内膜对侧性增厚,内膜回声分布均匀,与肌层分解清楚,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见图1。
图1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疾病中的图像特点
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15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U/ml,(±s)]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U/ml,(±s)]
组别 CA125 CA199 CA153观察组(n=62) 92.58±5.81 83.24±4.98 105.39±12.15对照组(n=58) 15.92±2.15 20.41±2.16 17.35±2.25 t值 7.981 6.098 8.213 P值 0.000 0.000 0.000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与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153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与肿瘤标志物相关性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治愈率低等特点[9]。临床上,将子宫内膜癌分为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依赖型两种,且患者发病可能与外源性雌激素、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同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临床诊疗难度较大。近年来,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0]。本研究中,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58例,诊断符合率为93.55%;子宫内膜癌声像图表现为内膜明显增厚,且不对称,呈不规则高、中、弱回声或混合型回声,且内部回声分布杂乱不均,且病灶部位具有丰富血流信号;而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超声下可见内膜对侧性增厚,内膜回声分布均匀,与肌层分解清楚,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提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且患者图像特点与子宫内膜增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能指导临床诊疗。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于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图像清晰、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可重复性高等优点[11]。借助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占位病变,亦可显示内膜的血流情况及内膜特征,能了解血流阻力指数和血流速度。CA125、CA199、CA153均为与子宫内膜癌关系密切的肿瘤标志物,能作为病灶转移、浸润的独立预测因子,能有效地判断、诊治及预测子宫内膜癌的复发。本研究中,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15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CA125、CA199、CA15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能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为了进一步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符合率与肿瘤标志物的一致性,本研究中对二者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符合率与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153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由此看出: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CA199、CA153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对于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应加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加强患者肿瘤标志物测定,发挥不同诊断方法优势,帮助患者早期确诊[12]。
综上所述,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且与肿瘤标志物结果存在相关性,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