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7-23 02:02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7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物预警

徐 刚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安全性关注度的日渐提升,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水环境监测和水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水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部分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水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对水环境监测现存问题的处理尤为重要。

2 水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

2.1 地表水环境监测

(1)结合地区水环境工作现状,不断对地方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以优化,使得地方级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风险预警和识别能力有所增强,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一旦生物毒性等超出了正常标准,系统中的相应模块会自动启动预警和反馈机制,给有关部门以充分的预警,尽可能提高用水安全,比如,我国当下的条件下,新三湖、老三湖、三峡水库等都建立了蓝藻预警系统[1]。

(2)拓展流域生态监测。我国的流域众多,通过流域生态监测的拓展,可以有效对流域生物开展全面监测,且加强对流域生物完整性评价,通过全面监测和评价来获得流域水环境情况,制定对应的水环境保护策略,比如,在当下的条件下,太湖、辽河、海河等多个流域都开展了水生生物环境DNA监测试点工作。

(3)对入河、入湖排污口加以全面监测。重点是对长江、黄河、白洋淀入河等河、湖建立完善的排污口监测体系,利用该监测体系控制污染物进入量。

2.2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测

水源水质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在水环境监测中,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涉及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从全过程范围内来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保障在水环境监测领域地上、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协调性。

(2)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因为土壤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部门等多个部门应就水环境监测工作达成一致性意见,加大在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方面的投入,形成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3)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与形成,当下的发展条件下,国家已形成了2000个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

(4)将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作为重点的监测对象,做好日常的风险监测和评估,通过地上、地下的有效协调来进一步掌握水源污染程度、污染种类和其他安全威胁[2]。

3 存在问题

3.1 当前水环境预警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

从当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在这一方面工作开展时,存在着监控预警不够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环境监测系统不够完善,在监测系统建设时缺乏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即使部分地区在水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但却缺乏对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对比,仪器的功能多样性和先进性不足[3]。

(2)水环境预警中的职能分工不明确,水环境监测预警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只有保障了不同子系统之间良好的配合与协调,方可促进监测预警水平的提升,但当下的发展条件下,部分职能部门对水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的重视不够,没有做好相应的责任细分,职能划分的不清晰和管理漏洞,都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配合性不足,增大了监测预警的工作难度。

3.2 水环境有机物污染重视力度不足

从当下我国水环境工作的总体现状来看,各种污染物的存在是加剧水源水质恶化的主因,因此,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加强对有机物污染的重视尤为重要。根据当下水质监测的相关数据,江河流域和地下水等水环境条件下,有机物质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为提升水环境监测预警的整体水平,应重视有机物污染,且做好这一污染指标的监测,但我国的水质污染物监测指标更多的是综合指标,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有机物污染这一单向指标,单向指标的匮乏使得有关的水质监测部门很难以技术掌握水环境污染程度、污染种类、影响程度等基本情况,也就使得整个的水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理。事实上,有机污染物的种类非常多,但我国当下的技术条件下,可以监测到的有机污染物仅仅有30多种,监测水平非常低。

在我国当下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方面,CODCr监测法是非常有效的,但因为这一监测法下,相关监测指标的获取需要更长的时间,且对于参与监测工作的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监测过程中所使用的重铬酸钾、硫酸根等试剂,对水源存在二次污染威胁,获得的结果有效性不够。TOC(总有机碳)法同样是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关键技术,这一监测法比较特殊,属于间接监测,主要是通过碳总量来衡量有机物含量,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CO2可以作为总有机碳的定量分析指标。根据对有机污染物监测中CODCr和TOC法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后者更为有效,如表1所示。

表1

但因为在利用TOC 法开展有机污染物监测的过程中,需借助于TOC专业仪器来完成,但该仪器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而这也进一步限制了TOC法的推广。

3.3 水质监测法和水环境治理标准不配套

近年来,国家对于水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视,明确提出了关于水环境监测和排污的标准,但水质监测法和水环境治理标准不配套的情况同样存在,再加上水质分析法的系统性不够,使得水质监测和排污标准的执行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国际层面来看,任何国家的水质分析中,都应该有配套的系列分析法,但从我国当下的情况来看,与系列分析法的形成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 对策措施

4.1 深化水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

为有效解决当下水环境监测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水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有关部门应深化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用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指导和约束水环境监测工作。只有在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下,各个岗位人员才可以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根据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来参与到水环境监测预警的工作中来。因为水环境监测的任务繁重,不仅涉及了多个部门的工作,且投入的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多,为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在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中应做到分工明确,使得每个岗位人员都可以充分履行其职责,并保障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配合。

4.2 实施优先监测指标,加强水环境在线监测能力

水环境监测中涉及的监测指标较多,且每个指标对于水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都尤为重要,因此,水环境监测机构在自身的工作过程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实现对各项监测指标的优化,加强水环境在线监测能力[4]。任何的水环境监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做好此类项目的综合规划,用新的水环境监测指标来替代传统的综合指标,用更多单向监测指标来代表水环境的相关情况,加强对各种水环境监测指标和数据的分析,以获得准确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实施污染的分类治理和防控。

4.3 重视水环境优先监测,调整重金属监测的频次

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了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对这一方面工作的投入,对水环境开展优先监测,针对重点污染物开展重点监测,加大监测频次,比如,加大有机污染物监测频次,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加强污染物形态的分析,制定更为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此外,重金属污染同样是水环境监测的重点,在当下的监测技术条件下,应形成完善的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设施、技术来保障在线化、自动化监测目标的实现。

4.4 逐步开展水生生物监测

水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的监测也尤为重要,因为在化学物质内,水生生物一旦发生了反应,就可以通过其反应特性来掌握化学物质与水生生物的关系。有关水环境监测机构和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进行中,需不断完善生物监测系统,利用该生物系统来监测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但当下的监测技术发展水平相对有限,部分水域难以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站来完成全方位、动态化的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应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保障水生生物监测的总体水平。我国当下的水生生物监测下,更多使用的是两种细菌指标的监测,监测技术和方法相对单一,且并未形成统一的监测标准,这些都是未来水生生物监测方面需关注的重点。

4.5 对水环境监测能力进行一定的强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逐步到来,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也同步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也对水环境监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有关水环境机构的监测工作中,应加大对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充分将现代化技术与水环境监测有效结合起来,增强水环境监测能力,形成一套有效且可行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和技术标准,保障在任何的水环境监测系统中,都有对应的监测技术指导,促进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推进。水环境监测技术的自动化发展趋势下,可以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水环境监测工作,整个的监测流程更为简单、高效和灵活,不仅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更保障了数据精度。

4.6 制定配套标准分析法

水环境监测的内容较多,在开展水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在监测工作中需遵循的监测标准也有所不同。为发挥水环境监测在水环境治理和恢复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应结合水环境监测的工作实践,不断制定配套标准分析法,给予水环境监测以统一标准的指导。

5 结束语

近年来,水源短缺、水质污染是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是水资源项目中人们关注的重点性问题,有关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水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大在这一监测工作方面的技术投入,提升监测水平,保障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污染物预警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