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闽江
小雪前来求助。她说,这段时间她经常感觉身体不适,比如心跳异常,胸闷气短,恶心想吐,皮肤瘙痒,甚至有几次头昏时出现濒死感,被家人送到医院紧急就医,但做了许多检查,也吃了许多药,刚开始见效,之后就一点效果也不起了。她因此又反复就医,反复治疗,结果却是心情更加焦虑,身体更加不适。现在的她已经不敢一个人出门,担心自己随时会晕倒。
经了解,小雪这段时间工作非常紧张,天天加班加点,领导布置的艰巨任务使她心理压力很大,伴随着情绪、心理上的变化,躯体也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这其实就是心身疾病的躯体化症状。
一般情况下,针对心身疾病患者的生物学治疗方式在刚开始会有一定的效果,这种效果带有明显的心理安慰剂作用。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病的根本原因没有消除,生物学治疗方式产生的效果减弱,躯体症状再次呈现,甚至有些患者比之前愈加严重,于是形成了一个怪圈,反复就医、反复治疗,疾病依然存在。长期的躯体疾病困扰又引起焦虑、担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焦虑、担心又加重躯体症状,也间接导致患者反复就医,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自己的经济负担。
如果您的情况和小雪类似,那么,很有可能,您正被心身疾病所困扰。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有病理生理和形态学改变的躯体疾病,其发病、发展和防治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典型特点如下: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社会工业化、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导致的一系列居住稠密、交通拥挤、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家庭关系及其他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都会导致人的压力不断增大,这些压力又得不到有效的释放,长期积压就会通过躯体形式表现出来。
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心身疾病的躯体症状主要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途径来呈现。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冠心病、情绪性心率失常、偏头疼、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导致甲亢、糖尿病等病症;免疫系统功能主要表现为:抵抗力降低、免疫监督减弱、癌细胞增殖扩散风险增大。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此类疾病的人,會增高患此病的概率。
2身体本身原因。大脑神经有一些神经递质比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等,这些物质的变化也会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3认知原因。不良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模式,容易导致心身疾病。比如你长期担心焦虑,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你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你,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4应激事件。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信息缺失),会出现刺激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影响到后续行为,导致激素的分泌紊乱(如过量)。
5过分追求完美的性格。由于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过高,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焦虑症状,紧张不安、身体僵硬、遇事退缩、挫败、自责……逐渐演变成心身疾病。
1面对、接受、等待。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患有心身疾病,允许自己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允许自己去看几次医生,当医生告诉你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时候,请你学着接受这样的结果。同时,更重要的是请你学着接受自身的躯体症状,接受躯体症状的存在。当然,在接受症状的自救路上,它会反复出现,反复折腾。那么,请你给它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等待它的离开。
2运动改善情绪,赶走躯体症状。运动可以非常好地应对心身疾病,能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情绪宣泄,情绪宣泄了,你的躯体症状就会逐渐减轻。
运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你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的爱好及擅长的运动来选择运动方式。这里重点给大家推荐跑步法,当你真正跑起来的时候,会感觉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打开了,随着血液循环加速,随着汗水的流出,那些悲伤的、愤怒的、压抑的情绪,都在每一个脚步中一点一滴地被释放出来了。跑步能够给我们的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时也能帮助我们释放全身的情绪,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骑自行车、瑜伽、跳操等有氧运动也都是非常好的宣泄情绪的方法。
3适当降低物质需求,心身疾病走得快。物质生活永远追求不完,七情六欲过盛会影响心理健康。对生活中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全面地看、辩证地看,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用中庸的理念看待人或者事,这样就能平衡自己的心,抱怨就少了,快乐就多了。
4助人为乐也可以预防心身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讲到:“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以上论述把养生最高境界归根于德。心身疾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建议多做好事善事。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别人,能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而我们才会以更加宽容、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生活中来。能不断保持心身健康,心身疾病也就和我们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