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宥成
长期看,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还是由本国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决定的。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和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该国货币汇率的长期升值。例如,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和持续繁荣,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从1925年的1∶4.86逐渐变为现在的1∶1.38,美元升值近3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的长期繁荣,促使德国马克从20世纪40年代创立时到70年代,对美元的汇率也升值了3倍多;而亚洲人更熟悉的日元,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后期两个阶段中就完成了300%以上的升值。如果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相对欧美等国更快的经济增长,且人民币仍然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其汇率的升值其实才刚刚开始。
过去几年,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一定进展。但从货币使用量上,人民币距离真正的“国际化”仍然任重道远。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质的飞跃,但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由于货币的使用惯性,新的货币跻身国际貨币必需跨越较高的门槛,历史上只有美元、欧元等寥寥几种货币获得了真正的国际地位。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多是取决于体制和政策上的选择。货币是否能“国际化”与国家经济体量、贸易体量、对外开放程度等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币值稳定也是重要的考量之一;在汇率制度改革或金融危机时期,币值过度波动也将制约货币国际化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并不能改变货币国际化的路径,但存在增强货币国际化推动力的可能性。
(上海 唐柯)
为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提高支付效率和安全性,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加速研究布局央行数字货币。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进行了调查,截至2020年,正在进行数字货币研究的央行占比高达86%,约60%的受访央行的数字货币已进入测试阶段。然而,银行创造货币功能应用的是金融技术。
数字货币要真正、充分发挥货币功能,除了科学技术,还需要金融技术的加持。而货币也不仅仅是一个钱币,背后有着一整套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
(广东 孟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