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王亚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长期从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家长咨询:
我的孩子快5周岁了,在面对外人或公开的场合,常常表现得紧张和害羞,没有办法说出内心的真正想法。我们一直鼓励他,并注意锻,他的表达能力,但总不尽如人意。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大大方方地表达和展现自己呢?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吗?
王老师解析:
父母担心孩子因为不能在外很好地展现自己而遭遇不利是非常自然和现实的问题。考虑到每个孩子的特殊性以及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可能简单给出一套通用的操作手册,这里主要提供几个思考的方向供家长们参考。
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由于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我们往往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当父母在教育中遇到“总是不尽如人意”的僵局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暂时停下来,进行系统地检查,减少责怪孩子或者苛责自己的情绪冲动。而且,这种“回头看”的检查行动必须是全面且彻底的。所有教育和发展的问题都不是横空产生、孤立存在的,事情也并非一眼看上去的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顶多发挥一时之功效,结果只会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就拿“害羞”来说吧,干预之前家长们不妨先问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孩子真的是害羞吗?
害羞与内向时常被人们混淆。害羞的孩子有种期待性焦虑,他们既强烈渴望与人交往,又不敢主動互动,他们害怕自己不讨人喜欢,担心没人跟自己玩,因而行为拘谨,窘迫急躁,对排斥、尴尬和批评十分敏感,在遭遇交往困难后一般会有比较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而内向的孩子是不喜欢社交,更偏爱独处,他们不爱插话更善于倾听,尽管在社交场合他们可能看起来有些羞涩,但那更多是一种因不适应而出现的迟疑,他们对于不能融入同伴群体通常表现得比较无感。内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的生理构造所决定,而不是能力不足或者不愿努力,害羞则往往受环境和后天经历的影响更多。
无论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可能害羞,而内向的人不一定害羞,所以不能将内向等同于害羞。家长要仔细观察分辨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情况,是想要表达但缺乏自信或词不达意时的紧张和焦虑,还是压根不想互动却被一再“鼓励”下的退缩和回避。二者之间的根本性差异放在教育中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需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孩子为什么会害羞?
研究发现,比起遗传因素,害羞与环境、教育和后天经历的关系更为显著。家长想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就要搞清楚导致孩子羞怯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尝试从这样一些线索进行排查:
孩子是否遭受过来自老师、同龄人或家庭成员的粗暴对待?被斥责、欺凌、嘲笑、捉弄、冷落等负面经历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孩子正常的人格形成和生活社交。
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对孩子保护过多或干预过多?主要表现为对孩子过度保护,但凡孩子有什么冒险尝试的行为,成人就紧张得不行,生怕孩子有一点闪失;或是对孩子的活动过度干涉,时刻盘旋在孩子周围,不停地指导“那样不行”“你要这样”;再或是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只要孩子的做法不合大人心意或犯了错,就强行要求孩子改过来或动辄惩罚。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孩子主动探索、大胆表达和表现,并带给他们无形的心理压力,孩子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说得不对、得不到肯定,从而变得胆小、消极、退缩、依赖。
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正在有意地改变孩子的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孩子拥有不同的大脑回路,也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如果成人妄图将一种新的性格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例如,一有机会就把孩子推出去“锻炼”当众表现的能力,或是一味用一些机械枯燥的任务来“打磨”性子。这些做法相当于在告诉孩子:你是有缺陷的,你是很差的。而一些孩子觉得非常容易的表达方式,在另一些孩子眼里可能十分困难。心理学家曾告诫说,当某一种性格的孩子被迫表现得像另外一种性格的孩子那样时,他们尤其脆弱,不仅发挥不出自己原本的优势,还很容易自惭形秽,自尊心受到损害,他们会感到痛苦和迷惘,负疚感和耻辱感加深,甚至出现严重的害羞,无法再去开发他们自己的天赋。
孩子什么时候会害羞?
首先,害羞是高级情感的萌芽。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害怕、害羞是随着学习和发展逐渐产生的。“会害羞了”意味着孩子开始摆脱自我中心,尝试处理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关系,他们在意周围人的评价,渴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重要表现,也显示着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发展潜力。因此,家长们不妨换一种积极的方式来看待孩子害羞,有时候如果大人们能够卸下如临大敌的紧张焦虑,孩子们也就能够更加轻松从容地应对挑战。
其次,害羞是一种人之常情。哪怕大人们在面对陌生或公开的场合时,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话题时,在接到棘手难办的任务时,一样会发怵怯场,更何况孩子呢。只不过成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隐藏这种感受,但即便如此也不见得每次都可以做得很好,作为新手上路的小孩子更是难免磕磕碰碰,他们需要长期的感知和探索。所以,在孩子学习驾驭内心羞怯的过程中,家长们要以平常心对待,短期内效果不佳不一定是教育方法不对,深思熟虑认准之后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再次,害羞是因人而异的特质。就像生活中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一样,孩子在表达和交往时也有自己钟爱的模式,每个孩子的“害羞”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不过,每个孩子的倾向都表现在一些细微的暗示和迹象里,最理想的养育方法在孩子日常的行为举止和情绪之中都有迹可循。一个孩子不会时刻处于害羞的状态,也不可能在所有公开场合都做出无差别的反应。只要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和反应方式,就能够发现他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困扰他们的因素又是什么,进而也就不难找到帮助孩子的方法和途径了。
努力成为孩子与外界的桥梁
任何教育方法的提出,都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当父母能够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努力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才能学会如何鼓励孩子,家庭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当我们扩展了关于孩子害羞的认识,找到了孩子害羞的原因,发现了孩子的需要,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应对和弱化害羞,以及更好地表达自己了。
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坚固的大后方
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来认识自己的,正因为如此,家庭传达给孩子的信息至关重要。孩子能够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陪伴和理解,有利于建立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感。这种牢固的情感关系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减少孩子对新的或具有挑战性的环境的畏惧,使孩子能够带着信心去探索,增强他们在面对挑战和逆境时的刚性和韧性,帮助他们恰当地应对外部压力,并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色。当孩子表达出情感上的需要时,家长应做出敏锐的回应,让孩子知道他的情感和想法是有人倾听和在意的,是可以放心说出来的,也让孩子发现那些令他焦虑不安的事情是可以化解和忍受的。时间长了,孩子会把在家庭中的沟通经验内化,并将其迁移到家庭以外的地方,他们将会对自己的感受和行為有更强的控制力,也会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
让孩子拥有舒适和成功的表达经验
孩子在发展社交表达能力时,也要经过类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阶段,离不开家长的扶持和引导。首先,孩子是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与他人打交道的,家长应友善地对待周围的人,包括陌生人。其次,对于容易紧张焦虑的孩子,家长要允许孩子自由探索,慢慢启动。在他做好准备之前,不要强迫他去跟别人说话,特别是不要反复催促孩子跟人打招呼。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其他人“他需要稍微适应一会儿”,也可以用一些技巧帮孩子度过尴尬,比如“你是不是在想什么时候见过他”。再次,在孩子急于表达但说不清楚的时候,可以拉拉他的手,或者亲呢地碰碰他,让他感到你的安慰,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并给予必要的补充,帮他解释和翻译。
如果是提前计划好的聚会或活动,家长需要提前一两天告知孩子相关的安排,跟孩子一起聊聊可能遇见的人和事,问问孩子的想法。活动当天,家长争取早一点带孩子到达现场,让孩子陆续见到来人,逐渐适应环境,而不是一推门就看见一屋子人看向自己。活动中,家长与其他人谈话时,不要忘记跟孩子交流,询问他的感受和需要。也可以在孩子适应之后,适时抛给他一些擅长的话题,让他有参与其中并收获欣赏的机会。此外,还要留意那些孩子感到无聊、疲惫、饥饿等不舒服的信号,在孩子爆发之前及时帮助他调节和处理。若这时有人好奇孩子的状态,家长要尽量抛却尴尬感,不要在意任何窥探和责备的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不同的孩子在发展社交表达能力时的表现和需要是不同的,身为父母在学习各种育儿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每个孩子身上巨大的个体差异,应根据孩子的个性需要为他们打造“私人定制”的发展路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拥有舒适和成功的表达经验,让孩子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愿意表达,享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