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洛滢
疫情之后,家庭健身场景的潜力正在被新锐品牌挖掘,而行业的扩张和升级不仅体现在健身服饰、瑜伽垫的热卖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目光投向了动感单车、健步机以及健身镜等智能化硬件产品。
在这一新兴赛道中,有像Keep、咕咚、乐刻这样已经积累了用户、数据的品牌,意欲通过智能健身硬件稳固自身的生态体系;也有像FITURE这样风头正劲的新锐品牌,背靠强大的团队和资本,专注于智能健身镜这一新品类。
但是,由于中国健身用户的低渗透率、低居住面积以及智能硬件内容和特性等诸多原因,很多智能健身设备逃不过角落吃灰的命运。横空出世的健身镜,会让反人性的健身成为一种新的乐趣吗?
不过,已经面市的健身镜,商业打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只是将健身内容投放到镜子这个更大的终端上去,有的强调自己可以真人1对1私教训练,有的则融合了动作捕捉、AI数据分析、交互式内容等“黑科技”……
但無论如何,内容仍然为王——如果没有吸引人不断锻炼的内容,售价在2,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健身镜最终也只会沦为一面普通的穿衣镜。
除此之外,如何能拿下供应链,把制造成本不断压低,同时不断更新迭代技术,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及加大线上线下的营销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这些智能化新产品……也都是这些企业正在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