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懿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 402660)
重庆市潼南区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在原重庆市潼南县人民政府的长期重视下,大力发展“四边桑”, 1992年全县农户饲养家蚕的规模曾达到13万张种,产茧量近3 000 t。自1995年后,由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蚕桑生产规模逐年下滑,至2018年前几近消失。重启蚕桑生产成为潼南区政府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蚕桑工作者多年的愿望。在潼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经信委和区农委组织各方代表深入调研了蚕桑生产濒临消失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传统蚕桑生产由于农户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低且占家庭收入比例小,故调动不起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其后区里的有关业务部门又组织有意愿的企业家到重庆市黔江区和四川省绵阳市天虹集团考察蚕桑生产,通过考察与交流形成共识:只要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行以企业为主体的蚕桑生产布局,发展蚕桑生产大有可为。
自2018年以来,在国家茧丝绸发展基金和重庆市茧丝绸补助资金的支持下,潼南区委区政府和蚕桑工作者共同努力大力扶持蚕桑生产企业,仅3年时间潼南区就已有投产运行的蚕桑生产企业7家,蚕桑生产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表1~2)。
重庆市潼南区上世纪曾经是川渝地区的重点蚕桑产区,有包括蚕种制造、家蚕饲养、蚕茧收烘、蚕丝和丝绸加工等较为完整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农户从事的家蚕饲养是薄弱环节也是风险较高而不稳定的环节,究其原因:一是户均饲养规模小,养蚕收益占农户家庭收入比例低,故养蚕可有可无,在养蚕收益差时,有桑叶也不养蚕,甚至出现挖桑毁桑的现象,至使劳力大多外出务工;二是养蚕投入少,无专用养蚕场所,人蚕共居,养蚕消毒不彻底,养蚕设施设备和蔟具质量差;三是养蚕农户多的时候。(曾经一年中全区的养蚕农户就多达10多万户),却千篇一律地统一催青供种,统一收购蚕茧,这种养蚕布局模式由于供销渠道单一,养蚕农户与供种单位和蚕茧收购单位之间时常出现利益方面的矛盾;四是养蚕农户分散也造成新技术新方法不易推广,大多数农户不愿执行标准化养蚕技术规范,栽桑养蚕技术水平低而不利于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因此,改变传统的农户养蚕模式是蚕桑产业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的实施,土地集中成片流转成为现实,加之蚕桑行业统一催青供种、统一收购行规破除,实行养蚕单元规模种养,自主供产销,使企业自主布局养蚕生产无资源和政策障碍。
表2 2020年潼南区蚕桑企业的养蚕生产成绩
推行全域企业主自主养蚕布局,以新技术新设备作支撑提高生产效率(图1~7)。一是改传统农户养蚕时期的“四边桑”为成片宽窄行栽桑,桑树种植规格是宽行2 m,窄行0.67 m,株距0.50~0.67 m;二是小蚕1~3龄实行集中饲育,改手工切桑为使用切桑机切桑,蚕室加温改用智能控温,小蚕用可移动叠式蚕盘饲育;三是推广大蚕可移动蚕台育,蚕台长3.0 m、宽1.5 m,4~5龄蚕不除沙,并实现机械化运桑;四是推广优良蔟具及熟蚕自动上蔟技术;五是企业主自行选择先进的鲜茧烘干设备和技术。
图1 宽窄行种植的成片桑园
图2 1~3龄小蚕集中饲育的可移动叠式蚕盘
图3 大蚕饲育的可移动蚕台
图4 熟蚕自动上蔟的蔟具(方格蔟)
图5 熟蚕自动上蔟营茧(种茧)
图6 大批量生产的药用僵蚕
图7 丝茧育的蚕茧收烘现场
农户养蚕模式与企业规模化养蚕相比,每饲养一张蚕种的劳动用工由35~40个减少到7~8个;养蚕规模由户均不足1张种,增加到2020年度每个企业平均饲养169张种的规模,并且随着企业开发成片桑园盛产期的到来,养蚕规模还将上升至平均饲养1 000张蚕种以上;1年内的养蚕批次可由3、4个批次增加到3~6个批次,并以6个批次及以上为主;养蚕布局由区(县)统一布局转变为企业自主养蚕布局,并且根据企业生产要素不同实行差异化生产;养蚕物资也改为自用自购,生产自主,产品自销;传统养蚕模式的区域集中进行蚕种催青、蚕茧收购等职能消失,蚕桑技术培训人员也大大减少,从而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丝茧育的蚕茧产量在农户养蚕时期为平均23.73 kg/张种,2020年度企业自主养蚕布局的丝茧育单产已达到35.63 kg/张种。
今后将进一步优化企业自主养蚕布局,提高养蚕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还将推广蚕、桑优良新品种,加强蚕、桑病虫害防控,提高养蚕单产,提高蚕茧生产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