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玉权
摘 要: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差距,合理统筹城乡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强学前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前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相互协作,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政策引导,初步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制订了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有效对策,努力实现农村学前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夯实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农村;教育资源
教育是一项全面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幼儿的学前教育,它的成功与否,决定这个孩子未来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在0~6岁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发展,足见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设施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能够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学前教育要遵守“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服务意识,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
学前时期是一个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开端,它的均衡与否,是体现教育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基础。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在体现教育公平,协调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已经制订了比较多的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在客观上还是比较大的,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或者说,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还不均衡。因此,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学前教育既能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教育做好衔接与铺垫。谈几点个人的见解。
一、 要加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套,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跟不上。据相关统计表明,在中国现阶段用于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仅有不到1.5〖WTB3〗%〖WTBZ〗的经费被用于学前教育,而这部分经费中城市学前教育又占去绝大部分,最后投入到農村幼儿园的经费是很有限的。所以,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在个别贫困地区,由于经费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往往不得不隶属于条件较好一点的小学,慢慢地幼儿园变成了“学前班”,从而失去了幼儿教育应有的办学特色。教育资源的不足,还表现在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专业素养不是很高,甚至有一些教师不是正规的幼儿师范学校毕业。这些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教学方式相对陈旧,难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所以,城乡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来优化农村的学前教育资源配套。要塑造一支专业的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并加大岗前岗后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逐步落实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制订幼儿教师业绩考核制度,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切实解决好农村幼儿教师面临的各种困难,为他们乐于从教、安心从教创造好条件。
二、 要提高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认识,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参差不齐,导致我们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大家对农村学前教育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前教育的评价体制还不尽完善,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是为了给孩子找个托儿所,教得好与不好没多大关系;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就是教给幼儿知识。导致一些幼儿园实际上成为“小学预备班”,甚至提前教给学前幼儿一年级的内容。加之个别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情感交流方面关注度还不够,特别是对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认知过程受到一定的限制,使他们慢慢地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这些做法,严重违反了学前教育的初衷,也是极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三、 要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家校联系,关注留守儿童
作为父母,应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各方面的成长都有着很强的榜样作用。但是有一部分父母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和孩子平时接触较少、交流也比较少,相互之间的感情有点疏远,平时对孩子在家庭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孩子在身心成长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家庭实际情况,农村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入学,只有少数是由家长接送的;放学时,虽然有教师组织护送至校门口,但教师和家长很少面对面交流,教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不是太了解,导致许多教师对班上幼儿学情掌握不清楚。比如有多少幼儿属于独生子女,是否是留守儿童、幼儿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等等。教师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也没有时间向家长介绍学前教育策略,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形成适合的教育方法。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因自身原因,不能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也没时间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往往跟留守老人一起生活,
部分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导致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比较差,个别孩子出现性格孤僻、沉默、自闭等症状。这类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四、 要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中的心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中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农村学前的身心发展水平都较城市学前孩子稍微迟缓一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认知能力的提高及想象能力的培养,都和城里的学前教育不能相提并论。农村学前幼儿与人交往怯于主动,特别在与陌生人交流的时候,显得比较拘谨、腼腆,和同伴相处时显得不够主动,在课堂活动进入游戏环节时,往往自己玩自己的,与同伴互动较少。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对新鲜事物的反应较为平淡,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一定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以后,不要急于外出打工,既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如果家里实在需要外出务工时,不要两个人一起外出,最好先留下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或心智成熟一点之后,再慢慢放手。另外,即使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但要定期给孩子打电话或网络视频,和孩子的互动与交流不能中断,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和想法,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就算父母不在身边,也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和体会到父母的爱,达到相互理解和宽容。所以,农村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