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
(阿坝州若尔盖生态环境局 四川阿坝 624500)
若尔盖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25 个热点地区之一,属于全国32 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中“岷山-横断山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若尔盖湿地是四川省首个国际重要湿地。以湿地和草原为主的生态资源富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黄河主河道经甘肃省玛曲县阿万仓乡流入若尔盖县唐克镇,若尔盖县境内河长87km,经若尔盖县麦溪乡流出进入玛曲县城;流域重要支流有白河、黑河和热曲河(白河和黑河为一级支流,热曲河为二级支流),其中白河发源于查针梁子北坡,河长303km(在若尔盖县境内河长为41km),集水面积5529km2,于若尔盖县唐克镇汇入黄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72.3m3/s;黑河发源于红原县境之麦冻垭山,河长490km(若尔盖县境内河长为325km),集水面积7754km2,于麦溪乡黄河三角洲河口汇入黄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50.34m3/s;热曲河发源于红原县东北山岗(黑河一级支流),河长186km,流域面积1205km2,于若尔盖县达扎寺镇汇入黑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3.1m3/s。
若尔盖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生态与发展、生态与民生、生态与稳定关系,认真落实“一增一减”原则,做好“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科学设置生态廊道、生态板块、生态节点,巩固“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战略地位。致力保护生态系统,推进草原、森林、湿地、雪山冰川、野生动物、植物、蓝天净土绿水青山“七大保护”,保障生态系统完整和生态链安全[1]。
认真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239 个,整改销号率达99.5%。天保、防沙治沙、湿地、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自2004 年国家投入各类资金共计3.7 亿元,治理各类沙化草原40.5 万亩,沙化土地年递增率为5.32%;2019 年至2020 年实施“四川省若尔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湿地区域植被恢复6400 公顷;2019 年至2020 年全县投入草原建设资金8576 万元,主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98000 亩。认真落实县域“三大战役”方案的实施,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大力支持黄河干支流、重点入黄排水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稳定向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PM2.5 平均浓度11.2μg/m3;臭氧平均浓度为98μg/m3,优良天数比例≥100%。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完美过渡,做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工作[2]。发展生态农牧、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产业,建成道地中药材、油菜、饲草、青稞4 个万亩基地,有机蔬菜、枣李、马铃薯3 个千亩基地,金丝皇菊、草莓、西兰花3 个新型基地;加快清洁能源示范区建设步伐;发展生态文旅产业,创建花湖生态旅游区国家4A 级景区,A 级景区数量达到4 个。如图1。
图1 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
(1)生态退化形势不容乐观。若尔盖高原介于西北干旱区、东部湿润区和高原气候区之间,具有明显的过渡区性质,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若尔盖高原草地产草量较20 世纪60 年代下降20%左右,杂类草和有毒有害草上升了10%~30%,且优良牧草所占比例逐年减少,有些地区草场的优良牧草甚至已经灭绝。同时,若尔盖高原鼠害面积明显扩大,若尔盖高原湿地草场鼠害面积至少25 万公顷以上,每年因鼠虫危害损失牧草约12000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 万元。沙化退化趋势仍然存在,沙化土地年递增率为5.32%。
(2)生态工程治理任重道远。若尔盖县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收入低,人才缺乏,目前上级下拨的生态治理项目资金量少,生态治理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程序繁琐,地处高寒地区,工程建设工期短,导致时常有错过最佳生态治理季节的情况出现,同时,参与工程招标建设的多为外地企业,高原生态项目建设经验不足,项目完工后,相关技术人员基本全部撤出,后期管护基本靠在当地聘请农牧民,管护质量、水平大打折扣。
(3)污染治理设施滞后。若尔盖县除建成区外其余区域为县级、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若需要新建、新增相关的设施设备审批手续办理困难。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涉及运行所需的费用共计约120 余万元/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入不敷出,仅靠县本级财政补贴艰难运行的状态。若尔盖县养殖业主要是牧户散养,畜禽粪污大部退还草原,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地膜、农药、化肥包装物,县域面积大,思想文化相对落后,农牧们环保意识差,并且集中收置点少,无相应设施设备[3]。
(4)生态补偿机制亟待完善。当前,四川阿坝州生态补偿通过中央政府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来实现,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领域开展专项生态补偿工作,不能有效实现生态资源补偿整合利用。
(1)聚焦“山水林田湖”靶向发力。确定生态若尔盖发展战略,把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作为一条主线,以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工程为主要抓手,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原则,对生态系统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逐步形成山水相依、水林相和、湖山相接、草水相连的生态格局。
(2)实现生态保护助推脱贫攻坚。结合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在建档立卡平困户和困难群众中聘用生态护林员、湿地管护员、河道管护员,建立科学管理考评机制,明确具体管护工作任务,形成山水林田湖联动管护格局,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的深度结合。
(3)创新净化全域生态环境。立足“绿化国省干道、美化城镇乡村、净化湿地草原、固化沙地复土”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大力开展城乡美化净化行动,推进“厕所、污水、垃圾”革命,有效治理“三堆五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充分认识走生态文明之路是若尔盖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若尔盖地处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占地面积较广,为若尔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础,若尔盖为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2)加大生态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效能,合理布局、科学决策,提高生态转移支付用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资金比例,将生态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4]。将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经费纳入生态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范围,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财力保障,从而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
(3)明确界限强化污染防治。完善河湖水域管理范围划界确权,优化岸线空间利用布局,强化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开展河道及岸线综合整治,严禁扩大牧场、过牧超载,稳步实施退耕还河(湖)、还湿,退牧还草、沙化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绿化自然河岸、恢复水生态功能[5]。强化森林、草原、河湖检测系统建设,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提供科学研判依据。设置黄河流域监测网,配备水质自动监测站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提供科学研判依据。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引导群众以电代柴、以电代煤、提倡清洁化能源使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健全公众参与。加强生态文明引导,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的保障机制,强化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实施政策激励,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健全公众参与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公开体制机制,设置电话、信箱、公众号等公众反映问题渠道,调动社会公众监督积极性。
若尔盖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全川乃至全国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若尔盖县黄河流域段生态环境现状及思考,总结若尔盖县段黄河流域保护的战略经验做法,目前若尔盖县黄河流域段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向好,其中大气、水、与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发展,并整理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黄河流域若尔盖段生态保护的思考,本文对若尔盖县黄河流域段生态环境现状及思考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