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姗姗 图 袁祥建
“博乐市乌镇发生重大地震灾害,造成建筑物倒塌和人员被困!”4月22日10 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周围发生里氏 6.0 级“地震”,导致建筑倒塌道路损毁、人员被困……
博州消防救援支队作战指挥中心立即下达指令,启动地震救援预案,紧急调集1 支地震救援机动队、3 支地震先遣队,向“灾区”进发。一场“不打招呼、临机决定”的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就此拉开序幕……
22日的清晨,晴朗了多日的温暖天气突然乌云密布,明明早已入春,天空却飘起了鹅毛大雪。在接到命令后,全州4 个县市5 个消防救援站的救援力量,在1个小时内全部在指定地点集结完毕。全体指战员都高度紧张,并未觉得这次“演练”仅仅只是演练。车队行进到一半的路程,由于“地震”导致道路交通阻断,机械化行进受阻,参战指战员利用自制装备运输车徒步7 公里,向“震中”开进。
指战员们携救援机动链锯、无齿锯、双轮异向切割锯、多功能环锯、液压破拆工具组、手动破拆工具组、冲击钻、凿岩机、多功能消防腰斧等多达6 大类、66小类器材装备,这里面还不包括每名指战员的22 件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
“每人携带器材装备和自我保障物资差不多有60斤重。我们这次是按照实战要求,还原了真实的地震救援场景。携带的装备一件都不能少,只有将所有可能用上的器材装备一次性运往震中,才能保证救援的顺利开展。”作战训练科科长李施洋介绍到。此次拉动演练,考验的不仅是消防救援队伍的装备器材配备水平,更是在考验这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能否真的做到让“国家放心、百姓安心”。
春天的雪花和骤降的温度,并没有降低指战员们的演练热情。顺利抵达“震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好了各自住宿用的帐篷,简单吃了饭后,便展开了一系列紧张的救援科目。
“注意观察楼板的情况,不要盲目切割!救援组提前准备好薄棉被、遮光布,防止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赛里木湖路消防救援战站长霍航一边指挥机动一组的指战员开展救助,一边适时地提醒着每个环节要注意的事项。
切割、破拆、打眼,指战员利用手中的装备,有条不紊地完成着每一项高难度的搜救。强大的冲击力,让指战员逐渐体力不支,这时候,队友们就会立刻接过装备,轮番上阵,除了对“战术”商讨,现场没有多余的话语,彼此只需要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的意思。制作绳索、搭建绳桥、固定锚点……完备而精尖的装备加上队友彼此默契的配合,被困人员很快获救并运至安全地带。
飘落的白雪,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倾盆大雨。冬天穿的大棉衣穿在了身上,仍旧感觉不到温暖。在场的每一位指战员都明白,再恶劣的天气,他们都会坚持搜救,直至最后一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
晚上10 点,天空一点点暗沉下来,等到黑夜完全笼罩这片大地,已经将近11 点了。被压在倒塌房屋下、断裂水泥板下的“小生命”牵动着在场60 多名指战员的心。救援现场,照明灯默默地为指战员们打造如白昼般清晰的视野,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和搜救犬精准探测,起重气垫及时施救,遇有障碍果断破拆,环环相扣,步步惊心,配合完美。
“报告,C 区确定一名被困‘人员’位置,请指示!”
“按照作战方案,立刻开展救助!”
一个小时过后,五只充当被困人员的小兔子被成功救出。看着眼前灵动的小生命,指战员们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欣慰开心的微笑。
此次演练,抗震救灾指挥部抽调十余名精兵强将,下设综合保障组、新闻宣传组、医疗救护组等专门小组,全力保障“灾区”的食宿、交通、安全、通讯、电力等,设置现场指挥部、宿营区、生活区,为抗震救灾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任务是战斗力最好的磨刀石,也是实战化训练最生动的教科书。这次演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我们指战员的救援能力和水平,希望大家能切切实实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训练中,补齐存在的短板,全力做好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救援准备,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特点奠定坚实基础。”博州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马林说。
演练正式落幕,参演的车队依次驶回营区。而博州消防全体指战员将认真总结经验,全员岗位练兵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