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的路径探索

2021-07-20 04:13张贵洪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13期
关键词:联合国人才

□张贵洪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加强对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高度重视全球治理方面的人才培养。2016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此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推送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和推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中组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等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各地高校则采取多种措施和行动,积极支持大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和任职。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在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本文主要就国际组织人才的涵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的实践、未来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工作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国际组织人才的涵义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关于什么是国际组织人才,我国政府和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与国际组织人才相关的概念还有国际公务员、国际职员、全球治理人才、国际事务人才、全球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涉外人才等。由于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周期性,加之外部条件的动态性和变化性,因此对国际组织人才的界定既要有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也要有未来的眼光。对国际组织人才的理解,一方面不能过于狭窄,即把国际组织人才仅仅理解为到国际组织任职,成为国际职员或国际公务员;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宽泛,即国际组织不能等同于国际化人才。

国际组织人才应包括以下几类人员:一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任职的人员,即国际公务员;二是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人员;三是国际组织的后备人才,如政府有关机构准备派遣到国际组织工作的人员,高校里培养的国际组织人才;四是中国政府派驻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工作的官员和职员,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常驻WTO代表团的工作人员;五是国际组织的志愿者和实习生;六是从国际组织离职和退休的人员。国际组织人才还可以分为国际组织领导人才、国际组织管理人才、国际组织一般职员。以联合国为例,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分为专业及以上人员、外勤事务人员、一般事务及有关职类等。其中,助理秘书长及以上人员是领导人才;主任(D)和中高级专业人员(P)是管理人才;低级专业人员、外勤和一般事务人员为一般职员。

国际组织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有人提出国际组织的十大核心素养,即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客户和目标取向的思维方式、语言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计划管理与领导力、主动开放认真负责灵活应变积极抗压的个性特征、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也有人提出新时代的国际组织人才应具备五个基本素质:一是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二是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规范,三是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四是专业水平的国际竞争力,五是熟练使用一门以上国际通用语言。可见,国际组织人才一般应具备四种类型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既要有家国情怀,又要有世界眼光和人类胸怀;二是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三是沟通能力,包括语言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等;四是其他素质,如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因此,国际组织人才可以界定为:具有全球胜任力,为国际组织工作的国际化人才。所谓“全球胜任力”,根据美国亚洲协会的界定,就是指“理解全球性的问题并为之做出行动的能力与倾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全球胜任力”(又译“全球素质”)分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个维度,具有包括: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的能力,理解并欣赏他人观点和世界观的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二、“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的中国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工作,这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全球治理和国际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变联合国和国际组织中中国籍职员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的实践中,我国形成了“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动的路径和模式。

在政府层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继续开展国际职员后备人才培训班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了国际组织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为有志于通过竞聘或考试赴国际组织任职人员提供国际组织背景情况和招聘、考试信息。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先后设立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前者主要包括国家留学基金委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项目派出和通过单位或个人联系国际组织实习岗位两种渠道。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和艰苦地区补贴,资助期限为3至12个月。后者主要面向国内已开设国际组织相关课程的高校及机构,采取“先立项、后选人”的办法,通过选派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赴世界一流院校、机构或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的院校学习,培养国际组织后备人才。2019年10月,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首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UN Job Fair),26个不同的国际组织在9所高校开展宣讲活动,反响热烈。中国联合国协会与人社部国际合作司从2011年开始每年在不同的高校举办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培训班。教育部与人社部合作,共同主办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全国高校巡讲活动。2019年6月,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10多所高校组成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上海)高校联盟,11月又在复旦大学举办全国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工作培训。

高校作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纷纷设立国际组织的教学科研机构和开展项目、专业、学位、课程、讲座和培训活动等,以创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路径。如北京大学设立了国际组织与公共政策系,培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生的多层次国际组织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成立国际组织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合作成立上海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外交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率先设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专业。浙江大学则在国际组织人才精英班和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辅修专业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硕士专业,还举办了全国首届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复旦大学自2009年开始举办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设立荣昶全球治理学者项目。更多的高校在假期举办国际组织人才夏令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近年来,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还举办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论坛,交流经验、探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和措施。2019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合作举办国际青年教育与国际领导力论坛,并成立联合国青年精英人才教育与交流联盟。2019年11月,北京大学主办“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论坛”,政府有关部门、国际组织和高校的官员和专家学者较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信息和经验,提出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的建议。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大致形成了综合类大学依托国际关系学科、综合类大学依托外语学科、外语类大学、理工科大学依托外语学科、规模较小但有学科特色的大学这五种模式。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学生自发成立社团组织,分享信息、交流经验。

社会各界也为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提供了大量支持,而且支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瑾荣基金会资助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开展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新奥集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公共政策人才培养项目;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与复旦大学联合设立“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资助设立浙江大学彭年国际组织实习奖学金项目等。

在“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动方面,政府与高校之间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方面的合作比较密切。在我国领导人的重视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成为一项国家战略。我国于2015年5月加入联合国初级专业人才项目(Junior Professional Officer Program,JPO)。政府多个部门出台鼓励和支持政策,调动各种资源推动这项工作。为了培养有志于到国际组织工作的后备人才,国家留学基金委于2017年开始实行国际组织实习项目,资助高校优秀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为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国家留学基金委又推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国内已开设国际组织相关课程的部分高校选派优秀硕士研究生到世界一流院校、机构或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的院校留学。这两个项目受到广泛的欢迎,也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政府与社会、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文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和支持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和社会机构对国际组织人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差。在社会力量支持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尽管有一些创新的做法,但还不成规模,这方面的潜力还有待挖掘。

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的思考和建议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国际职员和国际化人才的关系。国际组织人才是国际化人才的一部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到国际组织任职,而应以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这有利于拓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空间。二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的关系。培养和推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相比,国际组织人才的推送更有紧迫性和操作性。培养工作和推送工作需要适当分工,同时又相互配合和协调。与国际组织合作开设研究生项目,就是培养与推送相结合的一个路径。三是国际化人才专业的多样性与国际组织教学与研究的专业性之间的关系。国际组织涉及的事务广泛,需要各类专业的人才,而从学科来说,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法学的范围,这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的特点和难点。

(二)争取更多的国际组织机构落户中国,有利于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

国际组织机构落户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争取国际组织机构落户,还是创建新的国际组织,中国都有政治和外交上的资源和优势,但需要在法律和行政上有所突破和准备。目前,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近10家,非政府间国际组织30多个,另有若干联合国二类机构和项目机构。但还缺少“重量级”的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机构总部落户中国。1997年,国际竹藤组织在北京成立,是第一个总部落在中国的国际组织。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秘书处也设在北京。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的总部迁至北京,是首家总部设于中国的联合国官方机构。近年来,我国发起和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总部分别设在北京和上海。2017年成立的联合国工发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家项目总部机构。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设立教师教育中心,是落户上海的首家联合国二类机构。2020年,又有全球人道主义救援应急中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中国。由24家基金、计划署(规划署)与专门机构组成的联合国驻华系统在华开展业务。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国际会议的永久会址设在中国的多个城市。另外,有30多家国际性社会团体(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中国。上述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国际组织,为中国公民了解国际组织以及申请实习和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和机会。

(三)把我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人员纳入国际组织人才

2020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30年来,我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贡献越来越多。我国已累计派遣4万多名军警官兵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为全球安全治理和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做出中国贡献,对于维护国际安全、实现国家利益、加强军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维和官兵是特殊的国际组织人才。但是,我军特别是军队院校培训和派遣维和人员却没有纳入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日程中。因此,需要国防部、公安部、外交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的政策和资源惠及维和人员。

总之,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的路径探索中要加强协调。在人才界定上,要注重国际组织人才与国际化人才的协调;在人才培养的主体上,要进一步强化政府、高校、社会的协调以及我国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人才培养的对象上,要注重多样性(如经济、环境、生物、核物理等多领域)与专业性的协调互补;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上,要注重培养、实习与推送的协调;在人才的能力建构上,要注重国际与国内的协调(全球视野和全球胜任力、中国情怀和中国智慧)、外语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协调、专业能力与多元能力的协调等;在机制建设上,要注重政策、机制、资源、技术等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和路径创新。

猜你喜欢
联合国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 联合国糖尿病日》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联合国期待与各国智库通力协作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