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宗进
“這里有始皇东巡的传说,这里是烟台开埠的摇篮。
这里有碧波万顷的港湾,这里是灵芝守护的家园。
这里有葡萄美酒的醇香,这里是民族工业的发端。
这里有海防精神的延续,这里是文化交融的前沿。
这里有现代都市的繁华,这里是山海环绕的芝罘。”
当你漫步在滨海广场,看海天一色、品云卷云舒时,视线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不远处的白身红顶的烟台山灯塔所吸引。自1868年烟台山的烽火台建起了灯楼和旗杆,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灯塔,见证着芝罘从被迫开埠开始蹒跚成长,在抗战的炮火中愈发坚强,在解放后蓬勃发展的时代巨变。她的灯光似母亲慈悲的目光,抚慰着指引着远航归来的游子和旅人。那昼夜闪烁的灯光画出的圆,将所有爱党、爱国的围在一起,凝成奋进的力量,支持着芝罘的发展。
顺着灯塔的光,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回到1916年。15岁的福建人郭寿生中学毕业,应试于北京政府海军部,以福建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被烟台海军学校录取,成为该校第十六届学生,此后积极投身革命工作,成为20年代初烟台地区的党团领导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48年通过林亨元与党组织重新联系上后,郭寿生开始策反林遵起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促成了林遵所在的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起义。4月23日,当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进逼南京时,林遵在南京下游笆斗山宣布率9艘军舰和两支炮艇队,及25艘舰艇光荣起义。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顺着灯塔的光,我们向东望去,百年张裕诉说着中国民族工业的盛衰浮沉。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投资白银三百万两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先河;1905年建成的地下大酒窖至今不渗不漏、保存完好,1912年孙中山先生留下的亲笔题词“品重醴泉”在烟台博物馆供后人瞻仰,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四项金奖和最优等奖状,张裕葡萄酒名噪一时。如此辉煌,却也在抗战时期陷入困境,入侵的日军要求张裕公司为其生产军用物资,张弼士的儿子张巨烺断然拒绝:“我们中国人怎能为你们服务!”宁愿被赶出宅院、生活难以为继,也不向日本人低头屈服。直到1949年烟台解放,面临破产的张裕才得以重生。也因张裕的贡献,烟台成为亚洲第一个“葡萄酒城”。张裕的发展史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让烟台成为了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而今当人们端起酒杯,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时,张裕这个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见证者,那醇厚的酒香里多了一份历史的回味。
顺着灯塔的光,我们将目光西移,如今的太平湾码头热闹熙攘,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见证了当年的惊心动魄。1949年2月15日,国民党海军长山岛201号扫雷艇临时奉命驶至庙岛一带,准备第二天实施打捞落入该岛附近海中的一只舰艇主锚。16日清晨,海上风大浪高,海水浑浊,不便进行打捞。此时,该艇的国民党海军上尉艇长独自去南长山岛巡航处赴会,大多数军官和一些士兵不在艇上。早就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心怀不满的艇上进步士兵李全聚、万成其、王文礼等人,在长时间秘密组织酝酿的基础上,瞅准艇长离艇和停泊外岛的时机,果断地发动艇上官兵举行起义,得到大家的赞同和拥护。他们经过一夜的周密准备,17日凌晨,宣布起义,同日5时,201号扫雷艇驶抵烟台港太平湾码头,李全聚等乘小船登岸,同解放军烟台海防部队取得联系,起义成功!
历史的巧合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20号扫雷艇的起义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派出飞机盘旋在烟台上空,而当时的海上,有一艘载着知名党外人士的轮船正向太平湾码头驶来。1949年2月28日下午,乘坐挂着葡萄牙国旗的“华中”号货轮从香港启程,摆脱了国民党军舰的尾随,经过5天的漂泊,3月5日下午,驶抵烟台港。船上载有著名民主人士:叶圣陶、柳亚子、陈叔通、马寅初、郑振铎、徐铸成、曹禺、刘尊棋、包达三、傅彬然、沈体兰、宋云彬、张伯、王芸生、张季龙、赵超构等。这些在中国近代文化、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第一次和烟台这个港口城市发生了如此密切的联系。民主人士在烟停留期间,参观、游览了烟台市区,亲身体验了烟台解放区的新生活,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充满向往;烟台民众也从中感受到巨大鼓舞和力量,共同期盼胜利的到来。
顺着灯塔的光,我们看见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烟台的解放,作出巨大贡献。1943年,张世禄在地下工作者牟德海的感召下,毅然投奔到胶东抗日根据地,被送往胶东公学学习,接受党的培养教育,参加了抗日队伍。1945年上半年,她打入烟台伪警察局特务科,秘密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多次巧取敌人机密的重要情报传送到中共烟台地下组织。1945年10月,张世禄观察到日军开始登船从海上逃跑、伪军接防的情况后,在漆黑的夜晚,冒着敌人的枪弹,巧妙地绕过岗哨,穿过道道铁丝网,爬越四林区的南山深沟,终于赶在天亮前将情报送交南山八路军攻城指挥部,为确定总攻时间提供了可靠依据。
灯光照进现实,现在的芝罘湾畔,社会各界正团结一心、争先创优,奋力书写新时代烟台现代化强市建设新辉煌。
“With the legend of Emperor Qin Shihuang in his visit to the east, it is the cradle of port opening for Yantai. With bays of boundless waves, it is the home to Reishi. With aromatic wine, it is the origin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 With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pirit of coastal defense, it is the forefront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With the prosperity of a modern metropolis, it is Zhifu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seas. ”
When you stroll along Binhai Square and watch the clouds rolling and unfolding as the sea and the sky merge, your eyes will be spontaneously attracted by the red-capped white lighthouse on Yantai Mountain nearby. Ever since the lamp tower and the flag post were built on the beacon on Yantai Mountain in 1868, the light house that experienced a century of vicissitudes has witnessed the gradual growth of Zhifu when it was forced to open, its increasingly stronger resilience in the gunfire of the war against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its sea change in its thriving development after the liberation. Her light is like the compassionate sight of a mother, consoling and guiding locals and visitors returning from the distance. The circles drawn by the glittering light in the day and at night surrounded all those who love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Zhifu with their diligent str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