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的专家在《干细胞报告》杂志上发表评论称,推广和营销未经证实的干细胞疗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评论建议,统一有关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监管定义,平衡证明干细胞和再生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学证据与患者需求的重要性,建立一个积极的监测机制,收集和分析执行这些程序的可疑诊所的信息,并与公众分享这些信息,以提高其认识,并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
他们指出了对患者和医生进行有关干细胞现实潜力的教育计划以及为开发这些疗法而制定监管措施的重要性。
WLAN全称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中文名称无线局域网,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而Wi-Fi是由无线访问节点(access point,AP)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无线访问节点是传统有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工作原理与一个内置无线发射器的hub(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或者路由等同;无线网卡则是用来接收由无线访问节点发射的信号的设备。
虽然很多人会将Wi-Fi与WLAN混为一谈,但实际上Wi-Fi只是WLAN技术的一部分。WLAN包含两个技术协议标准:IEEE802.11标准与HiperLAN标准,而IEEE802.11系列标准由Wi-Fi联盟负责推广,使用IEEE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被称为Wi-Fi。但Wi-Fi在无线局域网的范畴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后来,慢慢被人们用来代指无线联网技术。
6月3日零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風云四号02星是我国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首颗业务星,主要应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
风云四号02星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中国气象局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运行。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模仿自然界中最坚固的材料之一——蜘蛛丝的特性,创造了一种基于植物的、可持续的、可伸缩的聚合物薄膜。这种新材料与当今使用的许多普通塑料一样坚固,可以取代许多普通家用产品中的一次性塑料。同时,该材料无须工业堆肥设备就可在大多数自然环境安全降解,也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研究结果1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蜘蛛的神奇属性。正是漫长的自然选择,促成了蛛丝这种2500多根纳米线组成、却极其纤细且兼具强度和韧性的物质。其至今仍是仿生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对蛛丝的破解和模拟,不但对现代技术的发展大有助益,还能如本文中的研究一样,对环境保护贡献一份重要力量。
在真核细胞中,RNA可以“形单影只”,也可以与蛋白质“珠联璧合”。后者被称为RNA结合蛋白,它拥有着强大的基因调节能力。RNA究竟与那些蛋白结合?将怎样作用于人类的发育、疾病?这都是悬而未解的难题。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薛愿超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了可在微量细胞中鉴定RNA结合蛋白作用靶点的新技术LACE-seq,首次实现了在单碱基分辨率和单细胞层面精准鉴定RNA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为研究RNA结合蛋白在胚胎发育和生殖疾病中的功能机制打开了大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
近两个月来,一场罕见的野生亚洲象远距离迁移活动,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全民观象”盛况空前。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这群“陆地巨无霸”为何突然选择迁移远行?目前它们到哪里了?人象相处好吗?
此次迁移近500公里、跨越半个云南省。对于象群来说,迁移、扩散有助于寻找新的觅食地和资源,开展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存。
英国《自然》杂志6月9日发表一项人工智能突破性成就,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机器学习工具已可以极大地加速计算机芯片设计。研究显示,该方法能给出可行的芯片设计,且芯片性能不亚于人类工程师的设计,而整个设计过程只要几个小时,而不是几个月,这为今后的每一代计算机芯片设计节省数千小时的人力。这种方法已经被谷歌用来设计下一代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
在不到6小时的时间里,一个深度学习强化方法,可以自动生成芯片设计的所有关键指标,包括功耗、性能和芯片面积,且给出的布局图都优于或可与人类设计的芯片布局图相比肩。这无疑是人工智能助力人类实现更好、更快、更强目标的范例。有意思的是,这个人工智能现在又被拿去设计下一代人工智能,这让我们看到一种共生关系——更强大的人工智能设计硬件,正在推动人工智能的进步。(编辑/潘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