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燕明
新国标中重构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增加了环境宜居章节。环境宜居章节共 16 条,其中控制项新增 3 条,评分项新增 2 条。
新章节主要关注建筑的室外环境性能,如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污染物控制等。环境宜居在促进建筑品质提升的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节约等方面有了更多的关注。
新增控制项包括室外热环境、建筑标识系统等,室外热环境主要考虑建筑环境舒适度与安全性在与热环境的关系,而建筑标识系统考虑使用者习惯,标识应具可辨识性。
新增评分项为室外吸烟区布置等,室外吸烟区布置应合理,配置相关设施标识。
建筑标识、吸烟区布置、休息区设置、娱乐区风速等方面的要求,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从环境宜居的角度,个人认为除了关注普通人的需要,特殊人群的需要可能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在各类设施中,可适当增加对于特殊人群需要的可选项。环境宜居和生活便利章节中也缺少对儿童设施的关注。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减少土地的占用,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特别是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统)。在建筑本身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等基本要求以外,不单单是建筑运营过程中节水节电等减少能耗,也不是单纯考虑人们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更多的要从环境和谐的角度思考,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从长远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可以牺牲一定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比如河湖岸边,有时为了美观与行走发方便,修筑了石头或者混凝土河岸,其实对水生态系统破坏性很大,走路方便了,看上去也确实美观了,但其实水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了。很多岸边小微生物生态系统会被破坏,导致地表水质可能失去原有功能,逐渐黑臭。
比如建筑的选址,也应考虑地下水系统的长期影响,并不是简单的考虑是否会污染。南方地区地下水系统发达,地下水与地表水交流比较密切。大型建筑基坑经常会阻断或改变地下水系统。地下水不像地表水那么直观和明显,很多影响通过肉眼就能发现。地下水流向等改变后,并不是简单的换个方向,对其中污染物的扩散、系统其他位置地基的影响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作为非绿色建筑相关专业人员,确实感觉到绿色的感知程度比较低,确实很多评价的内容是看不见的,而舒适性便利性的项目内容又往往不容易和绿色建筑相联系。看到绿色建筑的标识,通常难以和自身感知建立直接的联系。所以确实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和途径,把不能感知或不易感知的内容,通过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看得见甚至摸得着。
另外,对于绿色建筑本身的评价体系,也需要更多的普及宣传,让非专业人士、普通老百姓也能更多的了解,知道绿色建筑到底能给老百姓能够带来哪些生活品质的提升或者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