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龙
摘要:随着电力规模的逐步扩大,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延伸,如何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连续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下文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展开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安全管理
1 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基本概述
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将已发出的电力由相应的变电站输送至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变压器,再由相应的输配电变压器将电能传送至用户终端的用电载体中。此外,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所使用的线路设计方式主要是为满足输送高压电以及低压电,然而无论是输送哪种电能,务必要将输电工作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作为开展前提。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主要的结构元件包括导线、杆塔、避雷线、绝缘子以及相关金属器具等。其中相應的导线需要具有耐腐蚀性、抗磨损性以及良好的导电性等。相应地在材料选取方面也要充分考量以上几种特性,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输电的要求,来进行输电材料选择。为了保证导线以及杆塔在使用环节中互不导电,必须要使用到绝缘子。而杆塔主要是起到避雷的作用,连接支撑相应的输电导线,并且促使线路之间有效地形成相应的安全长度以及安全距离。避雷线的使用类似于避雷针导线,主要是将雷电以及电量较强的电流通过引导汇入安全区域,而金具以及相应的加固导线同绝缘子为主要的避雷核心构建。
2 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2.1 自然因素
来自自然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干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内外都会形成影响,特别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长期直接与自然环境接触,恶劣天气、突发降水等情况会直接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安全。此外,空气中存在的粉尘颗粒、水蒸气会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锈蚀等,造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和设备老化、变性等问题,从而降低线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在雨季,随着降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出现,雷电成为一种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严重威胁的自然现象,无论是尖端放电还是直击雷都会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造成损坏,甚至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维护人员造成人身事故的风险。在环境恶劣地区、雾霾天气的条件下,自然界中各种微小颗粒、腐蚀性物质会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上聚集,降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绝缘效果,而且会在线路的特殊部位形成腐蚀点,久之会造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和设备的严重损坏。
2.2 技术人才欠缺
我国电网发展经历了从弱到强的过程,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并不欠缺,但是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却有较大的缺口。一方面当下输电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加速发展的弊端,导致技术人才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电力技术发展使相应工作人员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培训。工作人员中知识能力扎实、专业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同时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创新理念,实践能力也相对较差。以上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电力体系的有效发展,影响了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的具体可持续化创新,从而导致相应的工作管理欠缺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在进行人员调动方面还不能做到高效性。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企业职工老龄化的现象。特别是具有较高的工作强度的电力输送配电相关岗位,年龄较大的职工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而新入职的员工能胜任的数量又较少,从而影响配电工程输电工程的有效开展,进而导致相应的安全隐患出现。
3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3.1 更新线路设备与器材
第一,要淘汰现有的低质量设备和低性能器材,力争将企业资金和外部资源投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改造之中,更换不良材料、不合格器件和落后设备,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整体的技术等级和质量标准,有效化解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因器材和设备产生过高风险的危机。第二,要结合电力智能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大力引进智能型设备和智慧化器材,实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系统升级和技术迭代,在输配电能力、运行时间、负荷量上更好地满足社会与发展的要求,扩大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负载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消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中的风险。
3.2 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中必须突出系统性和科学性。首先,要结合电力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电力企业运营的基本特点建构安全管理制度的总体框架,使其能够顺应电力生产、电力安全总体的目标,在提升安全管理制度可执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制度的刚性,以此确保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管理工作整体上、系统上的顺利开展。此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管理的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管理制度的出台建立适于自身的管理规程和安全规范,保障自身的操作和管理有效接受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的调控,形成自上而下的约束力,打造自下而上的主动性,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3 应用先进合理的安全技术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最主要防范的自然灾害是雷电。因此从根源上对防雷技术进行合理有效地运用,才能确保在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实际线路的安全。通常采取的避雷措施有:选用专业的避雷导线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雷电安全事故的概率,通过降低电网被雷电击中的危险率,合理地利用感应电压为相应的分流以及耦合工作做好准备。
4 结束语
当下我国输电配电以及用电工程虽然在基础设施的规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与发展,但是由于相应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人才的缺失,从而导致对应的安全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需要针对相应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加强电力安全的巡视监督工作,无论是对电力施工现场,还是对电力原材料的供应链都需要进行有效地监督,确保相应施工安全以及材料质量符合安全管理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赵旻.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8):188-190.
[2]李铸.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管理不足点及改进[J].居舍,2019(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