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林文化在郑州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2021-07-17 22:44吴晓平张帅
美与时代·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少林艺术作品郑州

吴晓平 张帅

摘 要: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提高城市文化内涵、树立城市美好形象的责任。少林武术文化是郑州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名扬海内外,但在郑州的城市公共艺术中却鲜少被应用。以少林武术文化为突破口,进行郑州公共艺术的开发、探索,这对城市形象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以少林武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展开,旨在为郑州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思路,使郑州公共艺术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少林武术;城市公共艺术;雕塑;地域文化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建造的活动空间。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而其品质的提升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城市文化的历史延续性。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也经历着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千城一面到各具特色,从缺乏管理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郑州市作为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塞,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未来,郑州将会涌现更多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品味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一、少林武术

千年古刹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近年来随着少林寺知名度的提升,少林武术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少林武术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少林武术又名少林功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①,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主张禅武合一。古代,少林寺的僧人们为了强身健体、防御外敌保护寺庙,便模仿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动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少林武术。唐朝以后,少林寺僧人对少林武术进行改进,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少林武术体系。少林武术种类繁多,仅拳术而言就有大洪拳、小洪拳、老洪拳、少林虎战拳、少林十字拳、少林罗汉拳等十几种拳,武器的种类也有上百种。少林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祛除疾病、延年益寿,还可以磨练意志、展现阳刚之美。少林武术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宗教底蕴,它不仅是郑州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武术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

二、郑州公共艺术现状

(一)郑州公共艺术的规划和管理现状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郑州经济的飞速发展,郑州公共艺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公共艺术作品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写意雕塑、抽象雕塑、写实雕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公共艺术不断发展的背后體现的是郑州城市公共艺术的生命力。

从空间分布来看,这些雕塑主要分布在“四桥一路”、东风渠滨河公园、郑州雕塑公园、黄河游览区、文博广场、郑东新区等几个地方,但他们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强,没有系统性。由于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材料、肌理、色彩搭配、整体性等考虑的比较少,没有形成组群规模,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整体上讲,郑州公共艺术的存在形式是割裂的,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且标志性的雕塑不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系统的规划,使城市公共艺术能够点、线、面相互联系和呼应,在重点区域建设地域性强、文化内涵深厚的主题性雕塑。

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广大市民共同维护,郑州的一些公共艺术作品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修复,致使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不能得到有效、统一的维护。由于城市区域不断扩大、道路不断拓宽、市区重新规划等,有些公共艺术作品不得不拆除,有的不得不重新选择安放地点。由于选材和位置移动等原因,有些作品还出现了褪色、变形和损坏的情况。2018年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来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相信郑州市的公共艺术状况会越来越好。

(二)郑州公共艺术的题材和建设现状

公共艺术作品仿佛是一首无言的诗,讲述着城市的历史,复刻消失的风土人情。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往往会盲目追求现代,但忽视了地域文化的传达。一方面盲目地模仿西方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又照搬照抄大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甚至出现千城一面现象,忽略了地域文化,这样很难体现历史的积淀和延续性。只有将郑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之中,才能增强城市的辨识度,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

少林武术文化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化,深挖少林武术的精髓并将它应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这样既可以体现郑州公共艺术的地域特色,又能够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例如,郑州市文博广场伫立的武术雕塑《少林武术十八铁人》,在圆形柱子之上伫立着18位铸铁武僧,每个武僧的招式各不相同,个个威风凛凛,很好地展现了少林武术的魅力。

三、少林武术文化

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少林武术作为郑州文化的代表,体现了郑州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它是郑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一)少林武术文化与郑州城市形象的契合性分析

在城市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郑州如何成为中部城市的亮点,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关键在于它如何将本土特色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充分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和潜在优势。开发优质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景观,不仅能够反映本地的自然风光及文化特色,也有助于提升郑州城市形象的好感度、美誉度。

(二)少林武术文化与郑州城市文化的契合性分析

伴随着“一带一路”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郑州市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公共艺术作为体现城市文化的载体,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逐步有序的推进,以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八大古都之一,也曾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凝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郑州文化品格。这些在历史进程中沉淀的文化产物,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演进历程,构成了郑州的历史文脉,记录着中原的荣辱与兴衰。少林武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深厚,是郑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少林武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历史的传承性、浓郁的民族性和发展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郑州地域文化的个性和品格。把传承城市历史的少林武术,以开放式的对话状态呈现在公共空间中,不仅能彰显郑州城市文脉和精神气质,同时还能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形成郑州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特色。

(三)少林武术文化对郑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郑州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中,少林武术文化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千年的古寺,武术的故乡,少林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围绕少林文化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郑州市的一个支柱性产业。系统开发以少林武术文化为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必将带动郑州旅游业及其周边产业的发展,对振兴郑州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四、少林武术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少林武术文化内涵为主线,构建主题雕塑和主题景观

武术雕塑是一种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和传播特质。利用武术雕塑独有的特点,使武术文化成为一种信息实体,进行高速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加快武术的国际化进程。例如,上海世博会的“CHINA功夫”雕塑,不仅打破了语言传播的局限性,以直观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还传播了中华武术,让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郑州城市公共艺术应挖掘与少林文化有关的历史事件,以反映少林文化为背景,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运用艺术语言来提取符号,通过雕塑这一媒介创作出一系列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例如十三棍僧救秦王、抗击倭寇等故事情节,在增添城市景观的同时,还能展现、教化人们学习武术的时代精神。还可以在不同场所形成若干个以少林武术为基础、与环境相适应的空间组团,以此为基础构建景观中心,例如少林八段锦、少林罗汉拳、少林易筋经、少林兵器等都是很好的素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在雕塑中加入现代动画元素,观众在获得多重感官体验的同时,还能体验艺术作品和观众产生交互形成沉浸式的感受。观众的感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克服了传播障碍,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二)创新少林武术文化,打造城市名片

少林文化博大精深,与少林文化相关的故事也丰富多彩,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讲好少林故事,搞好艺术创新,使少林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我们利用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适当的创新,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例如可以在公园广场进行少林功夫表演和武术交流,或者在城市公共座椅、路灯等公共设施中突出少林武术的主题元素,让蕴含少林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样不仅可以传承历史、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

总之,郑州作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部城市、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也在积极地进行。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需要深刻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通过创新的形式将其应用于郑州市的公共艺术设计中。以此提升城市的品质,突出城市文化主题,树立城市形象,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注释:

①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序号:289;申报地区:河南。

参考文献:

[1]王洪坤.对城市文化与雕塑定位名片效应的解析:以郑州城市雕塑為例[J].今古文创,2020(12):74-75.

[2]牛星越.郑州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J].美术文献,2018(2):49-50.

[3]王国志,王政. 符号、文化与武术雕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55-58.

[4]于瑞强.刘三姐文化在公共艺术研发中的应用探究:以宜州市为例[J].中外建筑,2013(12):70-72.

[5]李继侠.郑州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艺术教育,2013(8):150-151.

[6]黄婷婷.对1949年以来河南雕塑的考察与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7]吴涛.中原文化概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吴晓平,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帅,郑州轻工业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少林艺术作品郑州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少林武术之技术体系
《关于郑州的记忆》(部分)
郑州擂台赛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