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峰泡池是生长于村落山腰间的纯白笔触,回应漫山林杪与壮阔天色,对话泰山萦回百折的自然脉络,如遗落在层层石磴之间的云海珍贝。
近年来,乡村一直是中国建筑师实践的前线。随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地使得乡村发展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2018年,山东鲁商集团委托line+在山东泰安做一个类似于东梓关(line+于2017年进行的一个回迁安置房项目)影响力的乡村振兴项目。泰山余脉九女峰脚下的十九个村落仅仅被一条蜿蜒崎岖的盘山道路所串接,这些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而其中最为偏僻和闭塞的东西门村正是改造的着重发力点。
面对多重挑战,line+提出了双线并行的设计策略。一方面通过针灸式的改造,在保持宅基地边界不变的情况下,以存量建筑的空间激活和原有环境的生态修复为切入点,实现旧村落的新生,另一方面则以富有视觉表现力的建筑为媒介,形成可以引流的媒体效应,来带动东西门村的整体发展。
在村落的更新实践中,除了以居住为主的院落型空间改造,line+也对现存的猪圈和三幢民房进行了改造更新,逐一植入新的建筑功能:接待中心和咖啡厅和餐厅。而贯穿在院落及其它新建筑之间的,则是迂回的步道与景观体验,line+试图将丰富多变的自然环境纳入动线设计中,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强化对于场地所处聚落与环境的感知。
除此之外,line+尝试跳出传统建筑设计范畴,摸索一种以设计为引擎的创新模式,让建筑师成为各个领域间的枢纽和链接,从“空间的创造者”转变成为“空间的赋能者”。
1.异形曲面的白色形体形成自由的空间开口,结合大面积通透立面,配以周边山体的环境修复与景观改造,模糊了“内”与“外”的场所关系。
2.在北方多岩石裸露的厚重山峦之上,反差性的留片空灵的白,成为九女峰书房设计最初的设想。(摄影:金啸文)
3.建筑形体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白色的“云体”、通透的玻璃以及厚重的毛石墙面基座。北侧直面峡谷山峰的通透界面,入口狭长的过道连通两端的咖啡区和阅读休息区,收放间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景观边界,给访客与读者置身山林之巅的错觉。(摄影:章鱼见筑)
4.2019年,鲁商集团在泰山九女峰山脉脚下的东西门村试点乡村振兴,引入朴宿品牌想将破败的村落盘活为高端酒店。line+用尽量少的设计手法和材料介入让场地本身的气质自然显露,给逃离喧嚣的人们制造质朴而舒适的休憩空間。(摄影:章鱼见筑)
作为触发媒体引流效应的建筑之一,九女峰书房位于山坳的制高点,line+设计了九女峰书房,东临群山,背靠村落,在北方多岩石裸露的厚重山峦之上,一处极具反差的“留白”成为了设计最初的设想。建筑入口靠近村落的南侧,墙面用当地毛石砌筑而成,厚重、扎实,融入拾级而上的山体。在由一系列尺寸渐变的拱形轻钢龙骨张拉而成的空间之下,直面峡谷与山峦的景观借助大面积的玻璃,尽收眼底。通透的玻璃既收纳了外部流动的风景,也消隐屋面以下的实体结构。
九女峰泡池同样在整个项目中承担着引流效应作用。如果说书房如同“云朵”一般位于制高点,那么泡池则如散落村落山腰间的贝壳一般,回应漫山林杪与壮阔景象。行至村口,穿越依山势错落的客房,三处曲面围合的空间自然而生,收纳原生景观,也顺应山体脉络,在自然与村落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的联系。
2020年10月,项目整体投入运营后,正如建筑师所设想的,九女峰书房与泡池迅速地借助网络,成为了热门“打卡点”。在旅游的黄金季节,项目整体实现了超过100万元的营业额,而游客到来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也间接地惠及了当地村民的创业。
一个无人问津的村子通过一组建筑的力量被重新激活,建筑作为媒介所产生的空间之外的价值外延着实令人欣喜不已,而建筑师在此,不仅关注村落类型与建造工艺等建筑学科的本体问题,更作为一个空间赋能者,最大化地调配资源,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兼顾与其赢。
孟凡浩,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长期致力于城市营造和乡村激活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
5.line+保留老院落的原始肌理及空间关系,强化景观的导入和内院的核心性。以此为基础进行适当扩建,将客房及公共活动的功能以组团方式置入。(摄影:章鱼见筑)
6.在保留原有毛石立面的基础上,line+引入钢结构体系为大面开窗提供可能,以此打破内外的边界,最大程度地将自引置入空间,让空间融入自然。(摄影: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