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凌晖 褚艳秋
学生“学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既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关注教到关注学,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到主动学,还要改变课堂重“做题”轻“做事”、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设计指向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实现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任务要指向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评价是通过评价任务设计与执行来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任务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的学习任务,它和教与学一致性地指向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源于课程标准,并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而确定,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核心,是评价任务的关键指向。
如何保证评价任务始终指向学习目标?首先,评价任务不应是简单的习题设计,或无目标、大杂烩式的习题组合,而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真实学习情景的创建,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其次,评价过程也并非无目标地让学生“做题”和“对答案”,而是在学习目标的统领下,鼓励、引导学生多层面、多纬度、多视角持续反馈学习信息,并依据学习目标适时对学习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以检测评价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这一过程中,要确保评价任务从设计到执行始终指向学习目标。
如八年级历史《三大改造》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史料,概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结果、意义。评价任务1.认真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用表格形式概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结果;评价任务2.结合第一子目内容,按要求填写学案,概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的评价任务无论设计还是执行,毫无疑问全部指向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要服从学生立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的最终追求是让学生“学会”,包括评价任务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现场,学生的学习开始于清晰知晓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因此,教师清晰展示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事、该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至关重要。
其关键在于教师要从服务学生的立场对评价任务进行展示。首先,教师要彻底摒弃“完全自我”意识,站在“学生学会”的立场设计“做事”式的评价任务,并确保学生能明白这一任务,且在评价任务执行中持续学习。其次,教师要树立“服从学生立场”的意识,读懂学生并从学生思维的视角展示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白评价任务是什么,了解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执行评价任务,最终要做到什么程度。如八年级历史《三大改造》中的评价任务4.先自主阅读分析学案中史料,小组内合作交流,全面归纳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特点、意义;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班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出示评价任务后,特别从学生思维的视角强化几个关键词: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最后展示分享,学习过程中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归纳与认识问题两方面内容。这样的展示,从评价任务的文字表述到解读提示,完全服从学生立场,有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要融入教学活动
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会”,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高效的学,也离不开对学生“学会”与否及时的判断和评价。学生“学会”的过程中,教、学、评三者一致性地指向学习目标,形成一个由“教学链”“学习链”和“评价链”组合在一起相向而行的“闭环”,为“学会”提供重要基础与关键支撑。这个“闭环”中居于枢纽位置的是评价任务。围绕评价任务,教和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为完成评价任务而“学”,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评价信息;教师为催生学习信息而“教”,从而不断组织、观察和指导学习。学生产生评价信息,教师催生学习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处理信息,如此循环往复,“教—学—评”由浅入深逐渐推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学会”的目标。
如上所述,在这个“教—学—评”的闭环中,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在一起,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过程就是产生学习信息的过程,教师催生与处理评价信息的过程就是组织指导教学的过程,教和学都围绕评价任务有序展开。如九年级《美国内战》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见上表)。
从案例看,评价任务是一个“做事”式的设计,教学活动既包括评价任务的执行,也包括对学生信息的处理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展示交流探究学习成果,反馈学习信息,教师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活动过程既有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处理,也有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完美融合在一起。
评价任务要保证持续完整
学生“学会”的标志在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这使得承担评估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任务及其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保证评价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对于促使学生高效达成目标不可或缺。只有在持续的线性学习过程中,评价才会更有效地催生学生学习信息,从而完整地分析学生学习信息,判断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如何确保评价任务执行过程的持续性和完整性?关键在于避免将评价任务设计为碎片化、零散式和点状式的泛习题化状态,而是进行持续性整体评价任务设计。所谓持续性评价任务,即将评价从“做题”转为“做事”,通过完整的学习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保证学生持续围绕学习目标产生足够丰富真实的学习信息,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习和信息反馈过程,从而有效评价学习目标达成状况。在这一持续完整的评价过程中,学习评价不再纠缠于零散的低效习题,而是以“做事”的方式持续完整地进行。完整“做事”体现了丰富多元化的评价任务设计,保证了情景活动化的评价实施,评价功能得到了很好发挥,确保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部分学生还有可能创造性实现目标之外的精彩。
如九年级历史《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的评价任务设计:学习目标3.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评价任务3.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完成合作探究的问题,归纳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科技与交通的关系。
这一案例中,评价任务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完整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不间断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据此判断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这使得评价任务在一个持续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不仅有利于完整地评价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評价任务从“做题”走向“做事”,保证了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是“教—学—评一致性”基本原理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体现。它改变了低效无序、有量无质、缺乏明确目标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使得课堂评价更注重整体性和持续性,不仅有利于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任务进行持续的深度学习与探究,从而提升学习的真实效果。
(作者逄凌晖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艳秋系山东省潍坊一中教师)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市域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研究”(课题批准号:YC2019215)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