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如果都在赶路的话,每个人其实都拎着一个行李,这个行李都是从乡村带来的,乡村是一个可以携带的概念,它有你的生活方法,它有你的伦理,有你的浸入到骨血里面的文化记忆。
——贾樟柯 (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
村庄并不需要门,一切都是开放的,雨水从天井落下,鸟声可以穿墙而入,而在水泥丛林里,我们连天空都看不见。
——欧宁(碧山计划发起人)
一个乡村出来的产品,我们总去强调它的“土”,它的风俗性和地方特性,这是对的,但在设计上、陈列上,有时显得很缺乏。乡村的产物,必须要和外来的元素结合,我发现日本(乡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始终拥有一个世界观: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希望把这个地方和世界联系在一起。
——叶永青(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乡村对于城市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城市应该去帮扶乡村这么简单。乡村从我们的历史中延续下来的多元性,适应当地人文气候成长出来的丰富性,一定是将来城市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穆钧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现代生土建筑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不是把农民留在那里就叫留住乡村,而是要把那些文化、文脉和集体记忆保存好,并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才能够真正保护好乡村。
——张鸿雁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家庭文化的这种强大韧性,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口提供了可靠的社会支持,即使到了最凄惶的境地也还心有所系、有家可回。如果没有这样强大的家庭纽带,我们难以想象中国在高速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
——熊万胜(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有时候,很多人关于乡村的想象太狭窄了。前几年有一个艺术家叫欧宁,他在安徽碧山搞了一个碧山村,在那买了农民不住的宅子,把它改造一下,吸引很多艺术家到碧山村买废弃的房子修建,每年还有不同的活动,也建了碧山书局、咖啡馆。但很多人认为欧宁的行为是不现实的,一时都是批判的声音。可后来,艺术家们到碧山住下来,慢慢地拓宽碧山内在的结构,他们也成为新农民,碧山也出名了,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所以,关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我是觉得可以多样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甚至我们想不到的某种形式,只要它能够带来新的资源,能够成为一个新的启发点就可以。
——梁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所著的“梁庄三部曲”是著名中国乡土文化著作)
中国的文明说到底是一个乡土文明。我们提出“从乡村出发”,就是要回到原点,要认识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欧阳江河 (诗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两天,我爸闹着要修补老家的房子,一开始我挺不明白的,他都七十多了,在城市待了五十多年,老家偶尔才回去,花钱修房子是何必呢?后来我想明白了,老家的房子,那是他的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不管好与坏,它只要在那儿,人的根就还在,有一种最本能的情感在里面。
——阿民(小包工头)
我感觉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审美,正在朝两个方向发展。前阵子我们村有一家儿子结婚,父母在村里盖了簇新的洋房,据说还是意大利风格的。结果儿子打工回来不满意,把外面瓷砖都敲掉,内部重新装修一遍,还加了祖上的石雕、木雕之类的,总共花了上百万元,又改成“老房子了”,据说是给以后回乡搞民宿留个机会。现在农村老年人觉得越洋气越好,反而青年一代更认同传统美,还擅长从“土”中寻找商机。
——阿莱 (在深圳拼搏的打工人)
前几年我参加了一个在镇政府举办的摄影大赛,我拍了很多当地村民的照片。很多人看到展板时特别惊讶,他们一开始不太懂,自己种稻米、做木凳子、祭祀祖先这些日常生活为什么会被“文化人”当作艺术来对待。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适应了,还会很骄傲——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和文化,从文化角度看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外来者的镜头,村民找到了对自我文化的自信。
——大雄(专业摄影师)
我今年30岁,父母老家是农村的。小时候,隔一两年就会在寒暑假随父母回去一趟,那时,很多乡亲都在长三角的城市打工,村里只剩下不方便带到打工地的小孩和腿脚不便的老人。村里人口少到什么程度呢?有些老人去世时都凑不够6名青壮年抬棺材。寒假还好些,大家陆陆续续回来过年,有一周左右时间比较热闹,可是等正月初五初六一过,人们又像潮水一样流回了城市,村里重归寂寞孤独。
这些年再回去,我发现跟以往很不一样了。好多年轻人回村了,就在村里用微信、抖音、快手等卖起了笋干、茶叶等农产品,平时自家有菜有粮,生活慢慢宽裕起来。有些特别有经商头脑的,直接把旧房子翻新做成了民宿,成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看到这样的变化,我打心眼里为大家高兴,在家就业,一家人便能团团圆圆过日子,心里就安稳了!这不就是咱老百姓的小确幸嘛!
——蓝精灵 (妈宝、图书编辑)
在这次专题的某个采访中,我们遭遇了一次倒春寒。受访者端来一盆暖烘烘的炭火,烤红了一屋子人的脸庞,寒冷的采访现场迅速升温为“城乡青年互侃大会”。聊到为什么要回乡,有人说了一句,“城市虽好,但我老觉得自己是一叶浮萍。乡村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却觉得心安。”很多选择在乡村生活的人,其实更清楚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比起繁华,他们更想要一种安稳的扎根感,相聚于乡村,也不只是对诗与田园的想象,还有新生活实验成功的成就感,人与人的亲密感,对脚下土地的认同感,这才是乡村真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