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生物学家抓来几只跳蚤,把它们放在一个器皿中,然后在上面罩了一个玻璃盖。起初,这些跳蚤不断上跳,可每次当都被玻璃盖挡了回来,就这样过了几天,当生物学家把盖子拿掉后,器皿中的跳蚤一只都没有跳到外面来。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玻璃盖的禁锢,跳蚤的创造力被扼杀了,甚至连最本能的逃生欲望也没有了。曾经身为学生,不能将这个故事理解透彻,如今身为教师,却能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几天后,没有一只跳蚤逃出重围。
在现实社会,很多人拥有各种创造力,但是被“玻璃盖”约束住了。一次語文课上,教师指着一个弧形图案问大家,这像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像小船,一名学生却说像农民伯伯手中的镰刀,教师听了很不高兴,当面指责她说得不对。幸运的是这名学生没有被教师的“玻璃盖”罩住,没有禁锢自己的思维,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假如她生命中的教师大多是类似这样的话,那么,她的命运就只能和跳蚤一样了。
在倡导了多年“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现象依然存在。没了想象、没了体验,更没了创造。正如培根对知识的获得所做的比喻:“一种像蚂蚁一样只知道简单地搬运材料;一种像蜘蛛一样只知道从自己的肚子里吐丝结网”,缺少的正是“像蜜蜂一样把采集的百花进行消化并加工,最后才酿成蜜”。
参加工作十多年,听过无数次公开课,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那节数学课。课上,教师在教学生计算时间的时候,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星期六的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7时起床,睡了多少小时?”题目出示后学生很快有了答案。12-8=4;4+7=11,因为从晚上8时到夜里12时是4小时,从夜里12时到第二天早晨7时是7小时,合起来就是11小时。想法规范,思路清晰,解答完美,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这种算法。
可教师并不满意。她说:“还有别的算法吗?”过了一会,一个学习成绩不突出,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手似举似放。“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来吧!说说你的想法。”在教师的鼓励下,这位学生缓缓站起来说:“12-1=11。”教师问:“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因为时针距离转一圈是12小时,小明睡觉的时间里时针距离转一圈还差一个小时,所以12-1=11。”多么巧妙的算法,多么简洁的思维!
教学中,学生的“异想天开”可能是一颗“创造”的种子,给他们时间,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是让种子得以发芽的水分。倘若将这些赖以生存的水分一点一点取走,便是让一段原本可以丰富多彩的人生套入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笼子里了。
古希腊的普鲁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应该微笑着去点燃兴趣、点燃智慧,解放思想、放飞灵魂。
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