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银行票据业务的影响

2021-07-16 18:45陶成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银行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正朝着集约型方向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市场金融管理制度改革。本文简单介绍了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对于应收票据的种类划分,并基于此探究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银行票据业务的影响效果,希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票据业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更能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合理经营结构,切实提升企业的运营经济效益。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银行;票据业务

我国于2017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文件中对于企业应收票据等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新金融工具准则模式下,企业可以自行通过不同标准进行金融资产管理工作,以及选择相应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业务流程。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对于应收票据的种类划分

其一,是摊余成本的金融资产。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将合同现金流量作为业务模式测试工具,其依托现金流量,将应收票据以摊余成本计量为金融资产。这种票据同原金融工具准则的处理方法先用,企业收到票据进行结算时,其在票据到期前的时间内享有所有权,此时企业业务模式为合同现金流量,并将票据报表列在“应收票据”科目中。

其二,是公允价值变动的金融资产。若企业金融资产不属于常规资金状态,即非“本金或利息的支付形式”,其并不属于摊余成本,也不属于其它综合收益资产。进行这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要以公允价值变动计量,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但实际会计处理项目中,此类票据业务并不常见。

其三,是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它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应收票据中的最常见分类项目,就是变动计入其它综合收益分类,这类资产在现金流量的基础上,将合同现金作为金融资产目标,完成票据结算。实际核算环节,由于企业自身存在着现金流动性的问题,因此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下,多数票据会以贴现或者背书进行处理,使得企业将收取合同流量作为金融资产交易目标,并将其列报在“应收款项融资”科目中[1]。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银行票据业务的影响效果探究

(一)对票据计量的影响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票据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使用,原金融工具准则的票据公允价值判断困难,缺乏相对较为统一的调配管理市场,票据在折现率的选择上仍然使用过去的贴现率,无法与银行贷款利率相匹配。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对于业务模式及现金流量测试内容,能够通过成本计量的方式进行金融资产计算,这部分同旧准则相比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在这种核算模式的影响下,企业票据计量工作分为以下几种模式:首先,企业票据持有人通过证券化的方式事先进行票据资产处理,通过银行证券化、转贴现等方式,完成票据转让及现金流活动;其次,当企业通过转贴现等方式将自身票据已经转让给其它主体机构时,这种交易本质是票据的出售活动,即符合“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而持有”中的相关规定,后续核算环节要按照公允价值計量的方式进行收益计算。最后,票据持有到规定期限,新金融工具准则颁布后,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会将票据资产由“贷款和应收款项”重新定义为“其他综合收益”,使得企业进行票据计量方式也变为“公允价值”期间并未发生转让行为的,要根据“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而持有”中的相关规定,在现金流量测试的限定条件下进行摊余成本计量。

(二)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效果

原金融工具准则中对于企业会计报表的介绍,单销售收入这一项就包括了销售、委托、运输、加工等多项基本业务,这种财务报表绘制方案存在一定的核算风险。新金融工具准则改革完成后,增加了“视同销售”科目,将上述业务归入新的科目中,合理进行会计核算。从专业角度来讲,这个科目需要视为销售类型,进行票据业务交易环节,可以将其作为销售收入进行会计项目核算,二者同属于销售科目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及税收管理工作时,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带来的差异变化。此外,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对于会计报表中的招待费、宣传费等项目,实现了更加细化的划分,在票据录入环节进行纳税报表环节,进行纳税抵消扣减时不再归入销售收入科目,而是以财务费用的形式进行主营业务核算[2]。

(三)对计提损失的影响效果

原金融工具准则中根据公允价值波动已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若当期核算需要下月进行贴现,那么这部分的票据处理存在争议,不同企业对于其经济效果的理解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应用,则是改变了传统模式中过分注重客观证据的交易审查模式,重新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作为交易活动的减值变动计提指标,并在资产负债中进行信用风险确定,完善相应的计提准备。若当期核算需要下月进行贴现,则将其计提损失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企业或个人买入返售票据时计提减值损失情况,新金融工具中将返售票据划分为摊余成本计量,使得返售票据业务需要进行计提拨备,以及相应的减值会计处理。这种模式以预期损失为基础,降低了当其损益,以及本期返售票据买入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是对贴现票据计提减值损失造成的影响,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综合收益中的部分。且商业银行进行票据处理时,要将预期损失作为核算基础,对贴现票机进行相应的价值变动处理,并完成减值计量准备,保证票据的账面价值。不过这不能完全阻止金融资产计提环节发生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银行的当期损益,以及其他综合收益。

(四)对业务管理的影响效果

原金融工具准则中针对计入应收款项融资科目中的应收票据,其在贴现环节需要适当调整当期损益部分,即在现金流中完成投融资活动。此时需要根据票据的公允价值进行业务管理分析,参考部分企业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进行票据日常核算环节,只是将应收票据金额进行应收款项融资,无法发挥业务管理的作用。而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企业风险资产计量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买入返售票据业务作为成本计量分摊的主要内容,多数银行将银行票据资产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这种定义上的本金变化使得资产计量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当企业为满足自身业务管理需求,将票据进行贴现或背书,此时票据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不仅带来了一定风险因素,且企业自身不稳定的流动性为整个票据处理业务带来一定难度,增大银行票据业务管理壁垒[3]。

在这一基础上,引导企业信贷资产规模发生了变化,贴现票据业务自身存在着信贷及现金管理两种业务属性,进行票据贴现工作代表企业需要进行整体信贷管理。现阶段企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信贷优化,例如存款准备金、MLF、窗口指导等服务项目。但这个信贷资产规模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自身作为一个硬性指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货币管理,从而影响企业信贷资产规模。就企业业务管理工作而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颁布使自身工作绩效考核发生了变化,其直接原因在于企业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使得公允价值的范围波动造成会计计提工作时的损益振幅变大,尤其对于部分资产配置环节影响因素较多的管理项目。

结论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落实,是政府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措施。企业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及企业发展情况,探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银行票据业务的影响效果,完善自身票据业务,有效规范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陈晓媛.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减值计提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11):81-82+109.

[2]马永义.新收入、金融工具及租赁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规则[J].财会月刊,2021(05):71-75.

[3]康吉言.金融业务计量及估值管理分析——基于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视角[J].新会计,2021(02):27-31.

作者简介:

陶成(1972.08--);民族:汉,性别:男,籍贯:江苏省盐城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金融系;现有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银行票据。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分行 江苏 盐城 224006)

猜你喜欢
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幽你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