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音乐文化世界中,好的音乐作品既可以激励和振奋我们的精神,又可以向人们传播力量,而且它对于人类生活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主要原因是由于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音符形式的组合,而是对于作曲家感情的寄托所蕴含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和情感,而且它们的特点就是通过声音直接传递给听者耳中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和情绪。
关键词:音乐;情感表达;重要性
一、音乐的表达
从民族音乐而言,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代乐论《乐记》就有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情动之中,故形于色,声成文谓之音"的看法,也就是说描述了音乐是怎样由不同的声音进而表达出人的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种种不同的心情。正可谓是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表达的相当绝妙,阐述了人的情感作为音乐本源的深刻内涵与道理。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人们从千百年来发展形成的各种音乐创造力和审美实践中积累出不同的音乐审美体验,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音阶、旋律、节奏以及各种曲式的结构特点等艺术表现手法。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背景,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时代下,表达音乐情绪和情感的途径整体框架基本上还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只有这样的音乐才会被称为是一种具有国际特色的语言。从而使不同少数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人们在思想和情绪上做出彼此的交流。日本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欣赏到我国民族传统歌曲《江河水》的演出后感动地发泄了满腔的热泪盈眶;与此同时,我们往往因为聆听了贝多芬的音乐歌曲后而产生冲动。当然,从另外的方面角度讲,音乐在历史上是具有非常明显鲜明的文化和民族特色,时代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民族以及不同历史国家和民族地区的文化习俗,传统,习惯,以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下,都逐渐发展形成了各自一个民族自身独有的一种音乐艺术语言,以及音乐风格。古典音乐是一种既可以用于表达一个人的语言不能描述的思想和情感,又可以用于释放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怀,而且比古典的语言更具丰富性,可以更加深入到人们的心灵印象。
二、情感表达对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的情感本身是具有感性的,它直接反映了当时创造主义艺术家内心的真正感受,而且由于音乐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所以在其中融入了音乐的情感,这样才能够引发人们的兴趣和共鸣。情感越丰富的音乐作品越是能够充分体现和突出其音乐的艺术魅力而那些由于缺乏情感导致的音乐作品往往会让人显得其内容十分空洞,在演奏过程中也往往会让人觉得乏味,即使是作曲者自己已经具备了娴熟的技巧,但如果在音乐作品中没有情感的表达和加入便会变得更为缺乏其生命力,就会变成一个无法形成灵魂的身体,所以这种存在着各种个性不同的,因为每一个作曲家对于同一情感的理解是不同的。柯克曾经说过:"每一个独到的音乐作品的特定个性,都不是某一现成的词汇能表明的。"这句就充分说明了古典歌剧音乐所需要表现出来的情绪,不但从其根源和基本属性上讲,它既具备了彼此相近的类型和特征,又具备了各自的特征,以及各种个性化的情绪。比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惨交响乐》歌曲中的伤心痛苦与我国民族风格的乐曲《江河水》中的伤心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定要将这种不同地方被询问的水落石出,那么便是简单地回答。是他们的声学和音乐不同,亦是作曲家对于情感理解的不同。由此看来,音乐的情感在于我们的音乐作品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所以我们的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造的时候除了要提高其音乐技艺以外,还需要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并且要在整首乐曲中充分地融入丰富的情感这样我们才会更加能够打动广大听众,从而获得成功。
三、音乐的情感性
音乐的情感性能够从中烘托出一个音乐创造力在作品当中的意义和情境。简而言之,音乐鉴赏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感情经历体验的过程,既是观察受众对音乐的各种情绪性内涵所进行的体验过程,同时也是鉴别欣赏者本身的各种情绪与其在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感情彼此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音乐观的听者、还是对于音乐行家而言,感情的体验是我们在开展音乐鉴别工作时必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和体验到自己所写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听者一方面需要通过对自己所写的音乐本身进行反复地倾听,较细致地角度去认识和体验自己所写的乐曲感情内容的表现,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各方面角度去认识并进行探讨,了解自己所写的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唯有这些思想才能真正掌握自己所写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的情绪性也是通过这种表情形式在音乐创作中进行了体现。才会让音乐作品拥有了生命力。
结论
不同的时代音乐作品在其中都往往包含了不同的音乐艺术创作情境这也使它充分体现和突出了音乐艺术创作情境的一种丰富性。一首优秀的古典声乐歌曲作品往往需要包含着一首好的歌词和一位作曲家丰富的作曲思想和音乐感情,这样的一首歌词既不仅可以与广大听众之间容易产生很强的音乐共鸣,而且还可以充分激发广大听众的逻辑思维和音乐想像。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古典音乐,创造性地学习欣赏古典音乐必须不断加大对于音乐感情的视觉表达和感情抒发,使我们的一首音乐作品更加充满了人的情感,那么就更加容易地能打动我们的人内心。这也就是音乐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蔡仲德.与董健?周来祥?吕骥同志商榷—《乐记》作者问题再辨证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3):3-9.
[2]蔡仲德.《樂记》音乐思想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 (02):10-17.
[3]钟仕伦.论乐记的和乐美学思想.[J].文学评论,2010.
[4]刘楚材.《乐记》 的音乐美学思想[J].中国音乐,1981 ( .1) : 27 - 29.
作者简介:于天睿(1997—)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宁夏大学音乐学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打击乐。
(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