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为情景合唱开路!”
——访合唱指挥家马亚非

2021-07-16 06:12刘嘉琦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合唱团团员陕西省

文/刘嘉琦

马亚非,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合唱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舞蹈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理事,陕西省职工文联第一届副主席、秘书长,陕西省职工舞蹈家协会主席,陕西省职工音乐家协会主席,民盟陕西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慈善协会“爱心演唱”联盟理事长,中国西电集团艺术合唱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

曾担任中宣部、文化部庆祝建国60 周年《放歌中华》大型电视歌会陕西合唱团导演,央视第十三届青歌赛陕西合唱团主策划、导演,陕西《祖国颂》大型电视歌会等300 多台晚会总导演。受聘担任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京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上世纪六十年代,年幼的马亚非在学校中开始接触音乐,他的启蒙学校是咸阳机器制造学校附属幼儿园,也是当时陕西省为数不多的迎接外宾参观的幼儿园,高质量的管理和教学为他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他还保存着自己五岁时的一张剧照,照片中的他是这出儿童歌舞里唯一的男演员。

马亚非小学、初中时正处文革,幸运的是他的两位老师并没有按所谓“家庭成分”对待学生,相反他们发现了马亚非身上的闪光点,把他吸收到了学校的宣传队中。舞蹈歌唱演剧报幕,马亚非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快速成长,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年幼的心灵也从艺术中找寻到了承载的港湾。

如果说此前马亚非与艺术是一种无意间的相遇,那么此后他进入企业职工文工团、西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和西安教育学院艺术系则成为他主动的选择。此时已视艺术为人生道路的他在22 岁时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进入中专又在29 岁时考入大专学习,这些为培养音乐教师设置的系统课程为他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亚非进入西安市一个教师合唱团学习合唱,该团指挥是陕西省著名指挥家焦望曾老师,焦老师通过指挥排练《祖国颂》《太行山上》等中国民族作品到《欢乐颂》等世界名曲,带领合唱团员们一步步开拓了对合唱艺术的认知,也让马亚非深深着迷于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为此他常常追随焦老师到各地排练讲座的脚步,不停观摩学习认真揣摩。

教师合唱团的团员们回到自己学校后都纷纷组织起了合唱团,马亚非也是如此,而且他带的合唱团成为了当时在灞桥区逢赛必拿奖的颇有影响力的合唱团。除了将教师合唱团学到的作品再次运用,自己此前的舞蹈经历和其后在西安市少年合唱团向陈启明老师学习童声合唱,在这些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马亚非逐渐产生了自己对合唱艺术的新的思考。“艺无止境”是他信奉的一句格言,于是他开始将自己这些蠢蠢欲动的新奇想法加入到作品中。

在编排孙韶老师《长安八景》套曲合唱时,马亚非决定以形象动态的舞台造型和肢体语言进一步呈现长安八景,如合唱团员以参差的站位模拟城墙的垛口,鼓励孩子们在舞台上自由放松地展现接触到灞柳飞雪时的喜悦等,针对每一景他都精心设计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在当时的合唱来看无疑是一种大胆的改动,可喜的是正式演出后观众送来了热烈的掌声与喝彩,而曲作者孙韶也在看后对这次的新意给予了“锦上添花”的褒扬。

之后马亚非进入陕西省总工会工作,在这里他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文艺活动,既有基层辅导,也有各类晚会和三年一届的全省职工文艺调演等,他针对全省职工文艺表演的艺术形式按门类细分了不同专场,极大地调动了文艺爱好者的参演兴趣,为陕西职工艺术爱好者搭建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也让他对广大职工的文艺需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尽管一度工作繁忙,马亚非对合唱的热情半点未变,只要有时间他就跟着焦老师继续学习,同时不断践行自己对合唱的新理解,尝试在传统的静态的以听觉为主的合唱艺术基础上融入造型、画面、动作、表演等动态的视觉元素,但同时他强调作品决不能为“动”而“动”,甚至影响到合唱中声音的表现,另外“动”是伴随着作品情绪的自然流露,是要真正起到推动合唱表现力的作用。但他这些“离经叛道”的举动仍旧招来了一些争议,甚至有人质疑:这还算是合唱吗?

马亚非希望让事实说话,刚好时任老三届知青合唱团指挥刘希秋邀请他出任纪念知青下乡四十年音乐会导演,他决定用这场音乐会的实际演出效果证明自己的想法。这台音乐会共24 首歌曲,马亚非要通过自己的编排让每一首都“动”起来,压力是巨大的,不理解可能来自方方面面。在长达七个月的排练中,由于合唱团员年龄整体偏大,新形式的表演甚至舞蹈动作的加入导致难度提高,他们的态度也从欢迎到有些畏难。直到最终演出呈现,他们看到台下连同亲朋好友的观众们爆发出的热烈掌声,才彻底明白马亚非的坚持与付出。而马亚非最关心的却是台下那位引领自己走入合唱的人——焦老师的态度,这甚至关系到他是否还要按自己的想法在合唱中继续走下去。

音乐会后,他忐忑地接起了老师打来的电话:“今天我是认认真真把你这台音乐会看完了,我突然觉得我下个音乐会是不是也得请你来给我编排几个作品。”得到老师肯定的马亚非如释重负,心中的石头落地,他要更多地与人交流合唱艺术多样性这一思考与实践。时间一长总要有个名称更为妥帖,马亚非将自己这显然有别于传统合唱的形式称为“情景合唱”,他参加中国合唱协会在温州举办的研讨会上将其正式提了出来。

马亚非在与我们的交流中直言自己虽然是“情景合唱”这一说法的提出者,但不会自居为创造者。在一次协助焦老师为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赴维也纳的合唱编排中,为了更好地让陕北民歌合唱走向世界,他大量参考了国外合唱团的成果资料,发现已经有部分外国合唱团尝试着合唱形式的多样化,但这也给了他充足的底气让陕北民歌合唱最终在维也纳的舞台上“动”了起来。

尽管如此,如何让学者、专家以及更多的合唱爱好者理解“情景合唱”、走入“情景合唱”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温州这次全国性的合唱会议上,他站在陕西省合唱发展现状的视角提出了两个不同寻常的问题“合唱的主体是谁?合唱的受众主体是谁?”两个主体问题的提出瞬间引发了与会同仁的热议。显然,“情景合唱”的提出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他对现实中合唱艺术存在情况分析后的一种思考,是他为目前基数最大、基础薄弱、且占绝大多数合唱主体和受众主体的业余群众合唱团找到的一条符合其发展群众合唱事业的新的道路。

马亚非笑谈艺术总得有人要往前冲一下,他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我愿意做合唱事业的敢死队,我去趟这个雷。如果情景合唱得不到认可失败的话,也是留给我们其他同仁们的一个教训,此路不通。可能把我炸得浑身血淋淋的,但是也可能就趟出这条路了。”

2012年,本想组建自己合唱团的马亚非被中国西电集团艺术合唱团团委会的盛情邀请打动,来到西电合唱团担任艺术总监和合唱指挥。当时的西电合唱团在全省展演中排名靠后,马亚非决定就将这里作为“情景合唱”的试验田,力争干出一番成绩,他对团员们铿锵有力地说道“现在我们在仰头看别人,若干年以后叫别人仰头看我们。”

一个合唱团无论日常的排练还是演出都离不开作品的选取与支撑,西电合唱团作为一支工人团体的合唱团,马亚非首先强调作品的思想性。经典红色曲目《十送红军》《春来沙家浜》等既让这群平均年龄五十多岁的团员们倍感亲切,又在生动入情的情景合唱中将主旋律的能量感染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此外陕西的地域作品当然不可或缺,既有经典的陕北歌曲《边区生产歌》等,也向当代陕西作曲家邀约改编,甚至邀请到作曲家阎前进老师担任驻团作曲。合唱团一直受到了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的大力支持,陕西省音协副秘书长、《音乐天地》创作版主编、作曲家侯玉峰就将他的作品《走上唐古拉》由独唱改编为合唱交予合唱团。通过对作品背景的详细了解,陕西建设铁军修建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的位于唐古拉山上铁路隧道的感人事迹,合唱团以饱满充沛的情感数次成功演绎了这部作品,马亚非认为好的作品正是先感动表演者才能真正打动观众,这也成为西电合唱团演唱最多的作品之一。

针对合唱团具体情况,马亚非还改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如《九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为了补齐合唱团的短板,他还将国外经典作为演出曲目,《海港之夜》、歌剧《卡门》片段等都被西电合唱团成功上演。挑战永无止境,他们将完整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编排为情景混声合唱,成为陕西省首家将此部经典搬上合唱舞台的团队。他们也忠于原作,在这部作品中做到了16 分钟6 个声部5 次转调,领唱最高音达到HighbE,合唱音域跨度18 度,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近十年来,西电合唱团的演出水平在马亚非的指挥下就这样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跨越。团队规模也由最初的五十余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四十余人,公开演出上百场,频频揽入各种奖项荣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合唱团称为“三进北京”“北上延安”“东进三门峡”“西行贵州”“南下香港”的几次比赛展演。

其中2016年由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庆祝中国合唱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庆典活动”中,西电合唱团选择了《十送红军》作为参赛曲目,而这次活动全国有一百多支队伍参赛,同样选择《十送红军》的还有四支队伍。在这样的情况下,合唱团通过了初选、复选,成为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的12支决赛队伍之一。更令所有团员激动的是,他们最终荣获金奖。颁奖典礼上,按照惯例由团长上台领奖,这次团委会却一致决定由马亚非上台领奖。当他代表西电合唱团迈上了这座代表着中国最高艺术的舞台接过奖杯时,西电合唱团全体团员起立鼓掌,这奖杯代表的荣誉充分证明了合唱团的实力,也验证了马亚非最初向团员们说过的那句豪言壮语。

对马亚非而言,音乐意味着对自己灵魂的一种洗礼,而西电合唱团也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令所有团员记忆深刻的还有2018年西电合唱团建团十周年的合唱音乐会,在两个多月紧张的集中排练过程中,马亚非的身体状况一度出现异常让人颇为担忧,更没想到的是就在演出前夜,他被告知母亲病危,几位团长陪同他从正在装台的剧场赶回家里,面对选择,家人理解他的两难,更明白演出的意义,让他放心去演。他强忍着悲伤与疲惫依然以饱满的投入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场的指挥。送别母亲时,马亚非要求向团内保密,但全体团员出现在了告别仪式现场,因为团员们记得,记得的不只是马亚非对艺术的追求、为团队无数心血的付出,还有他令人钦佩的品德。

刚进团时,为了尽快熟悉每一位团员,他自费与大家聚餐,每次外出演出时换不同小组沟通交流,说说心里话,被称为“不光是指挥,还是个政委”。他为每一位团员考虑,鼓励进步,发挥各自所长,让大家都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位置并通过系统的学习取得了质的飞跃。甚至原本一位业务能力突出但颇有个性的老团员都因马亚非归队,“马老师,您德行好,我服您。”

他对指引自己走上合唱道路的焦老师是心怀尊敬与感恩的,他带领自己的晚会创作班子一手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恩师的从艺60年音乐会。几天后的餐桌上,一向少言的师母端起酒杯向他感慨地说道:“焦望曾常说,‘我没给你教什么东西,是你自己聪明认真,自己在坚持学东西’,我就在想现今社会物欲横流的情况下,谁还能把师生情看那么重。”

多少年来一点一滴,马亚非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周边人对他发自内心的敬爱。无论是待人还是对待艺术,他的这颗赤诚之心都未改变,他说自己与西电合唱团的缘分是艺术之缘、音乐之缘、合唱之缘。我们期待着马亚非继续践行发挥“情景合唱”这一艺术理念,为合唱艺术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也相信由他指挥的西电合唱团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别开生面的情景合唱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合唱团团员陕西省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青蛙合唱团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红红火火合唱团红红火火的十年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
团员在团内进行选举或表决时可不可以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