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广告模式的创新之道

2021-07-15 12:44景秋萍
新闻世界 2021年6期

景秋萍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改变了传媒格局,广告的形式也更加多元。H5广告自诞生以来,就以新媒体所特有的强互动、重故事、沉浸感等特点受到广告主的青睐。本文通过分析华龙网H5广告“老重庆问答穿越之旅”,探索其叙事路径,总结爆款广告的创新之处,以期为传统广告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介经营;H5广告;互联网广告;广告创新

新媒介技术推进社会变革,也冲击着传统广告经营。传统广告模式无法适应用户阅读习惯,导致广告量大幅缩水。H5广告的诞生为广告经营模式开创了更多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H5广告,是指基于H5编码技术的一种新媒体广告形式,泛指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带有声效、特效和互动体验的web网页,支持手机端和PC端两大新媒体平台接口。

一、华龙网H5广告“老重庆问答穿越之旅”的策划制作

2021年2月,华龙网迎春巨制,出品H5广告“老重庆问答穿越之旅”(以下简称“老重庆”),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展现“金夫人”品牌形象,其广告的强隐匿性和3D动画的趣味性,引发朋友圈转发和分享热潮。

“老重庆”于2月1日正式上线,2月7日结束,活动期间日均浏览量18万。截至2月7日,参与互动次数52681次,参与抽奖人次为71390人次,“金夫人”品牌形象曝光达历史新高。“老重庆”成为低成本、高效果的H5广告范例。

1989年,“金夫人”品牌诞生在重庆解放碑邹容路,它伴随着改革开放,见证了重庆人三十多年消费观念的改变,是重庆变革发展的标签,品牌本身即是老重庆的一部分。H5广告“老重庆”将“金夫人”品牌形象嫁接到问答之中,赋予其历史厚重感,浸润无声地向用户注入品牌情感。

“老重庆”主打“回忆杀”感情牌,迎合大众社会心理。产品发布于春节前夕,年味气息日渐浓厚,网民对“春节”、“家乡”等话题关注度达年度最高。在内容上,“老重庆”设置十个涵盖重庆吃、穿、住、用、行的问答,通过重庆方言和老重庆场景的绘画还原,串联两代人的老重庆记忆,激发用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华龙网H5广告“老重庆”的精妙之处

传统广告陷入危机,其自身弊端为主要因素。传统广告属于大众传播,没有精准的用户画像,而且由于版面和播出时长限制、单向传播等因素,导致传统广告很难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华龙网H5广告“老重庆”的成功,得益于其敢于突破传统广告框架的限制,运用互联网思维,重视用户体验,广告本身即內容,不留痕迹地注入品牌形象。笔者认为,“老重庆”的成功,有以下几个精妙之处。

(一)弱化营销感:内容+娱乐的双驱动力

广告总是伴随说服动机,因此自广告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用户本能的抵触。

在传统广告时期,几乎所有广告都是一目了然的“硬广”,具有强烈的营销感。用户在阅读时会有意避开报刊上的广告,或在电视节目播放广告时选择换台。新媒体时代强化了用户和广告之间的对立之态,各种视频网站推出VIP去除广告服务,用户宁愿花钱也不愿意收看广告。[1]

H5广告“老重庆”另辟蹊径,一改传统广告的单向说教模式,也不同于报刊杂志中的“软文”手法。“老重庆”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出广告产品,通过“菜园坝缆车”、“天府可乐”、“华华公司”等具有重庆历史感的话题过渡,顺理成章地引入“金夫人”话题,广告即内容本身,弱化营销感。

再者,传播者在设计初期即将广告和内容本身融为一体,使广告环节成为用户闯关升级的一个秘钥,用户在游戏过程中迫切希望能在“金夫人”场景环节获得正确答案,以帮助通关,从而主动点开预设的品牌信息。

这种“广告本身即内容”的模式,缓解了用户与广告的本能对抗,二者得以共生。比较起大众传播时代媒介二次销售用户注意力,带有主动参与性的游戏形式更能够获得用户好感,提升用户关注度,取得更好的广告效果。

(二)强调交互感:互动性+吸引力的双向发力

互动是H5的灵魂,也是媒介平台建立忠实粉丝群体的基础,只有建构强大的互动体验,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做大转化增量。

2006年,“金夫人”在央视投放广告,成为在国家级卫视投放广告的首家婚纱摄影企业。2012年,“金夫人”广告视频再度登上央视,在央视2套每周日播出的《购时尚》栏目多时段播出。“金夫人”连续两次在央视投放广告虽然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但广告缺乏用户反馈和互动环节,无法引发裂变传播,转化效果难以计算。

H5广告“老重庆”采用横屏模式,3D动画一镜到底,打造立体化视觉效果。用户以主角的身份进入预设的游戏场景之中,整个问答过程由用户“主导”,不同的闯关表现将影响到游戏末尾的“奖励”环节。游戏的强互动和可视化效果能够充分调动用户的多个感官,从而提升用户满足度。

另一方面,具有吸引力的互动话题能激发用户好奇心。传统广告聚焦用户“注意力”,通过重复播放的方式加深用户印象,这种单一、呆板的模式难免激发用户抵触心理,引发对抗,很少有人在第二次看到同一则广告时还拥有同样的耐心和关注。[2]H5广告根植于互联网之中,深谙互联网话语体系,用户每一次打开H5链接都像是打开一个“盲盒”,充满未知的吸引力。

(三)重视故事性:理性+感情的双向融合

传统广告时代,广告主已经意识到“讲故事”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用户和品牌之间搭建一种情感纽带。但囿于大众传播的局限,传统广告的“故事”多停留于表面,只告知用户“想什么”,缺乏深入融通和解读。互联网广告时代不仅通过议程设置告知用户“想什么”,更通过一系列整合营销手法,影响用户“怎么想”,使用户沉浸于广告所营造的集体记忆和共情之中。

H5广告“老重庆”以穿越回老重庆为故事逻辑,通过“穿越”的视线串联老重庆数十载变迁。其运用大量的重庆方言和老重庆场景,唤醒用户久存心中的集体记忆,引起情感的共鸣。同时,传播者融入场景故事,通过故事化的方式探寻用户的价值取向,从而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念不留痕迹地传递给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老重庆”并没有一味地讨好用户,而是通过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闯关问答,为用户设置“障碍”,用户只有通过思考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形成互动。这种游戏模式的好处在于,用户在参与过程中投入了脑力劳动和时间,这种投入使奖励本身的价值得以提升。

(四)强技术呈现:创意+视听的双核驱动

传统广告受媒介技术限制,表现形式单一,报刊杂志广告以静态图文为主,电视广播则以音视频为表现形式。互联网时代,用户碎片化获取网络信息,这种创意匮乏且篇幅巨大的广告形式容易被用户刻意跳过,用户接触率低,广告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H5广告“老重庆”设计初期考虑到多端口可视化内容呈现,一开场便通过3D建模的动画形象“穿越”到老重庆,利用重力感应推进故事进程,自动跟进游戏,用户只需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参与其中。“老重庆”节奏明快,韵律充满动感,用户以主人公的视角穿越到各个时代的场景之中,时而是菜园坝缆车“轰隆”启动声,时而是无轨电车的“呲呲”电流声,每一个场景都以3D动画的形式展现老重庆的故事,辅以音频动效,融入视听形态,如同一幅画卷徐徐展开,跨越重庆数十载。

立体逼真的三维效果使用户沉浸其中,体会老重庆的魅力。同时,强大的可视化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解码信息,通过情感的交互,无需复杂的思考即可理解其内涵,解密重庆“新”与“老”的创意对话。

三、“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广告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广告要得到长足发展,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就必须读懂互联网话语体系,了解年轻用户喜好,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生产有趣、活泼、富有创造性的作品。笔者通过分析华龙网H5广告“老重庆”的叙事路径,探索爆款广告的创新之处。

(一)硬广内容化,定制广告

移动互联网技术赋权下,媒介模式更加多样,用户可以任意切换和链接互联网平台上的内容,传统广告单一的内容呈现模式已无法适应互联网用户的阅读习惯。广告内容化,制作定制广告,为品牌营销开创一种新模式。

华龙网H5广告“老重庆”通过跨时空穿越之旅,重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探寻老重庆的生活,为“金夫人”品牌量身定做广告。这种定制广告模式,得益于广告和内容本身的融合,不仅不会引发用户抵触,反而润物细无声地展现“金夫人”品牌的历史厚重感。

自2016年来,定制广告在视频网站中崭露头角,随后被引入到卫视之中,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先后推出硬广内容化的模式,在影视剧之中植入品牌广告。2017年,热播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将“百草味”和“桃花醉”元素融入剧中,与剧情深度结合,使观众产生新鲜感和代入感,获得用户体验和传播效果的双赢。

泸州老窖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定制推出的“桃花醉”,老酒新装,典雅唯美,因与影视剧中的“桃花酿”相似,观众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支广告。酒企为剧作定制新品美酒,搭乘影视IP顺风车,为白酒破圈年轻用户提供启示。

定制广告模式在报刊广告中依旧适用。2020年,由新华报业集团参与组织开展的“2020江苏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历时两个月,利用周末进行汽车展销、汽车保养等便民福利活动,连续两月上牌破万辆,活动效果明显。同时,新华报业打包报纸、网站、微信微博平台,以图文、视频等多媒介形式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这种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定制模式,使活动效果得以量化,且企業品牌形象得以曝光,获得车企的深度认可,前后有15家车企参与活动。[3]

(二)巧用UGC模式,真情实感引发共鸣

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依据传播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关系,提出了著名的“霍尔模式”,他认为“传播不再是一种单向输送,而是游移发展的协商交换,由于传受双方地位平等,信息解读可能会产生三种形式:偏好、协商、对抗。”[4]这意味着,不论怎么样的编码,受众都不可能照单全收,而是依据自身生活经验解读译码,做出相应的选择。

H5广告“老重庆”聚焦思乡情怀,利用巴蜀官话拉近地域距离,呼唤用户剖白个体重庆记忆。在传播过程中,用户集信息接收者、制作者、传播者于一身,在情感交互中传播思乡情怀,引发圈层共鸣,形成二次传播。

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不甘于被动地信息接收,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年轻用户,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参与性,他们为UGC内容生产开创可能。

2017年,网易云音乐在杭州地铁包厢投放广告,用音乐探讨对孤独的理解,引起年轻一代“杭漂”的关注和分享。85条广告文案均来自网易云音乐用户撰写的高赞优质歌曲评论,内容简短却饱含情感,寥寥几句直抵内心,引起相似的情感共鸣。

2021年4月,电影《我的姐姐》上映,热议不断。主创方从前期宣传造势,到中期舆论引导都显示出了联动营销的专业性,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广投广告,而关注度最高的却是一篇UGC影评。在豆瓣上获得最高赞的长评《作为一个姐姐,我为什么讨厌这部电影?》点赞超6000,远超另外一篇点赞数量刚过1000的主创团队的专访。作者用切身经历讲述特殊背景下的姐弟关系,以对抗性的话语质疑电影,引起“姐姐们”的共鸣,为影片赚足眼球。

这种UGC生产模式,内容往往提炼于真实生活,容易打动人心。传统广告的发展同样要关注年轻用户喜好,提供真实的素材,同时注入乐趣和参与性元素,让用户加入到内容生产中,释放质朴生活中的情感魅力。

(三)强化互动,将广告转换为交互式游戏

传统媒体广告的流失,实际上是用户注意力尤其是年轻用户注意力的流失。互联网时代,互动成为连接用户和新闻产品之间的有效桥梁。互动广告,诞生于互联网时代,是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目前最常见的互动广告形式有场景互动广告和感应互动广告两种,二者通过创意与计算机技术的巧妙融合,达到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

H5广告“老重庆”所采用的正是场景互动模式,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完成信息交互,用户进入预设场景,调动自身经验和认知完成闯关问答,简单操作即可参与游戏,在游戏互动中完成品牌价值的传递。

2020年2月,索尼公司申请了一项“将电视广告转换成交互式网络视频游戏的系统”专利:叫对品牌名字跳过广告。当电视上出现肯德基的广告时,用户只要大喊“肯德基”,广告就会自动关闭。这种类似于“你画我猜”的互动游戏,虽然目的是跳过广告,但为了获取这一“特权”,游戏过程中用户会主动强化品牌记忆,这比直接观看广告的效果更好,既能加深用户对品牌的印象,又不损害用户观看体验。

另外一种是感应互动广告,以计算机视觉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如同抖音平台上的AI特效、一键拍同款功能。感应互动广告模式下,品牌广告展现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如“金夫人”品牌可做互动广告尝试,预设故事场景,使用户置身其中,通过AI换脸技术体验拍摄效果,在体验过程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互联网时代,广告产品要让用户觉得有趣、有用,从而参与对话。同时,应尽可能多地回复用户评论和提问,在评论区形成良性互动,或者展开更有趣或更轻松的对话。

结语

本文综合分析华龙网爆款H5广告“老重庆”出圈的成功之道,总结“互联网+”背景下广告经营的策略技巧,探索传统广告创新发展路径。互联网技术赋权下,广告形式更加多元,广告经营应打破传统框架限制,具备互联网思维,重视用户体验。未来,在5G、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加持下,沉浸式、交互式的广告模式将得以进一步发展。传统广告应积极向互联网平台靠拢,依托新媒体矩阵提供全新服务,不断完善互联网技术服务,协同共进,探索出创新发展路径。

注释:

[1]陆蓓.新闻付费模式的缘起、困境与变革[J].传媒,2020(02).

[2]王胜喜.媒介融合下报业广告经营策略[J].新闻前哨,2019(03).

[3]吴玉姜.“互联网+”的趋势下党报经营的发展路径[J].传媒观察,2020(11).

[4]黄典林.媒介社会学的研究路径: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8(06).

(作者: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