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云怡 陈青青
现年63岁的李家超上月25日被任命为香港政务司司长,在香港公务员体系中,这是仅次于特区行政长官的职位。7月6日,李家超又被任命为选举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出台国家安全法加上完善选举制度,这是一套落实‘爱国者治港的组合拳,我一定会落实好这套组合拳应有的效果。”谈起近期的“双重任命”,李家超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责任重大”。接下来,香港将有三场重要选举:9月的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12月的立法会选举以及明年3月的行政长官选举。如何确保参选者并非假扮的“爱国者”?特区政府将如何确保选举顺利、有序地举行?对于这些外界关心的问题,李家超在采访中一一做出详细的回答。
也会考量候选人“禁止清单”以外的行为
环球时报:您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李家超:首先,在(未来三场选举的)候选人资格审查方面,确保“爱国者治港”,尤其确保没人可以假扮爱国者、假装自己符合“拥护基本法”和“效忠特区政府”两个要求。我将致力于确保这三场选举成功举行,要安全、有序、公正地举行。
鉴于国安法的颁布实施令香港局势稳定了下来,我还将致力于确保香港政府整个系统性施政可以摒除障碍,专注在有效施政上。这项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另外,在不同领域落实好国安法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环球时报:具体来说,怎么确保“伪装的爱国者”无法入闸参选?
李家超:香港《释义及通则条例》已经有一个很明确的清单,定义哪些行为不符合“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政府”,比如不能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论是违反国安法,还是其他危害到国安的刑事犯罪行为都不可以;不能拒绝承认国家对香港的主权,包括反对中央政权机关依照宪法、基本法和国安法履行职务,或拒绝承认香港在国家行政体系内的宪制地位,“港独”“自决”和寻求其他国家干预香港事务等行为都属于这一类型,是不被容许的。
另外,一些破坏香港行政主导的宪制安排的行为,比如以威胁等非法手段逼迫行政长官改变政策,或者组织变相公投等,都是违宪且对香港利益具有破坏性影响的行为。其他一些侮辱国旗、国徽、区旗、区徽、国歌的行为,也都在“禁止清单”中列得很清楚。
需要强调的是,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诚地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除了《释义及通则条例》中列明的客观标准外,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情况。也就是说,资格审查委员会可以不限于本地条例规定的内容,对清单以外的行为进行考量,通过讨论做出决定,以确保没有人可以伪装成“拥护”或“效忠”。
环球时报:您能否举例说明“清单以外的其他情况”可能是什么?
李家超:如果把所有的情况都明确说出来,那么伪装的“爱国者”们就可能钻漏洞逃避审查,所以,有一些内容现在不便公开。在审查候选人资格时考量“禁止清单”以外的行为,国外也有类似做法。
环球时报:为确保接下来的三场重要选举顺利、有序地举行,特区政府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李家超:我们会做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在治安方面的风险、可能发生的破坏活动,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方面的风险,因为外部势力仍对香港的选举虎视眈眈,他们把即将到来的选举视为可利用的机会。
除了做大量的评估工作,我们还将进行充分部署,比如派遣大量执法人员在选前和当天高调巡逻,并对每一个场地做安全检查。此外,廉政公署也会参与进来,相关人员将前往每个票站,确保选举过程中不出现任何腐败的可能。
在网络方面,我们也将进行“巡逻”和监控,如果有人发布破坏性信息,或者搞煽动性传播活动,我们将立即采取行动。
总之,我们将致力于第一时间处理好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避免事态扩大,这是我们整个行动的目标。
对香港公务员的培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环球时报:选举审查是为了确保只有“爱国者”才能入闸。那么,已经在职的香港公务员在“拥护基本法”和“效忠特区”这两方面整体做得如何,尤其是从他们在2019年“修例风波”中的表现来看?
李家超:目前,所有香港公务员已经完成对“拥护基本法”的宣誓。针对没有宣誓的公务员,我们都有跟进行动,比如要求离职或采取纪律措施。
我觉得对公务员团队要从两方面来评价。首先,在工作能力、效率方面,香港公务员是很优秀的。
另一方面,在公务员培训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让香港公务员更好地认识国家、宪法、基本法和国安法,需要做更多培训工作。如何有机结合“两制”、发挥香港优势融入国家大局,如何让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城市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相关培训将是一个长远的工程。
我对香港公务员是很有信心的,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已经在宣誓声明中体现。
环球时报:香港公务员到内地挂职一事是否有最新进展?
李家超:香港和内地公务员交流计
划已经运作了很多年,也有很好的成果,在最高层级、中高层级都有相关项目。我个人也参加过这样的培训,第一天课程结束后感觉很不一样,所以我对这个机制非常支持。
对于加强这一交流机制,我们和广东省现在已有很强烈的共识。目前,我们正就挂职方面的细节和内地不同单位讨论,也在和国务院港澳办讨论。整体目标是很清晰的,即加强交流,加深香港公务员群体对国家的认识。
香港“需要开始正面面对本土恐怖主义滋生情况”
环球时报:香港最近出现了“孤狼式恐怖袭击事件”,警方也发现有团伙在制作炸药、谋划实施恐袭。您认为,“孤狼式袭击”今后在香港会更加常见吗?特区政府将如何应对这一类型的安全威胁?
李家超:最近发生的一些案件证明,我们确实需要开始正面面对本土恐怖主义滋生情况。最近一段时间,香港警方拘捕了一个组织里的14人,其中9人是学生,他们计划在隧道、法院等不同地方放置爆炸物,并利用3D打印机做枪械零部件。
对于香港存在的本土恐怖主义风险,每个人都需要警惕。不过我认为,香港的执法部门、特别是警队有能力去处理这些恐怖主义案件。最近,他们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制止了相关计划实施。
我担任保安局局长时牵头成立过一个跨部门的纪律部队反恐专责组,包括警队、惩教署、入境处等6个部门,旨
在加强情报搜集能力。2019年“黑暴”横行期间,警队破获了20多起恐怖主义活动案件。所以我认为,目前香港本土恐怖主义的风险是可控的。
不过,现在的“孤狼式袭击”的确让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团伙作案时,彼此之间一般有联系,警方可介入的点比较多,但“孤狼式袭击”突发性较强,没有预警,更难预防。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须确保打掉所有恐怖主义苗头,控制它们不蔓延。同时要让公众明白,应对恐怖主义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因为恐怖主义会潜伏在社会不同方面,需要所有市民有意识地进行预防和配合。
环球时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安法颁布实施和推进选举制度改革后,香港仍有大量制度有待完善。您认为,香港最亟待完善的领域有哪些?
李家超: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育,二是管理。
国安教育是一个长远工程。政府会继续加强有关宣传,比如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很关键,目前教育局已经在学校推动许多包含国安内容的课程,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已经开始。在非传统教育领域,相关工作包括需要阻止宣传“港独”等内容进入报刊、书本,让香港整体的社会意识向正面发展。
在管理方面,香港应该加强共同管理的意识。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要检视自身哪个领域可以加强,哪个领域有风险漏洞需要填补。各个行业也有责任履行国安法要求的国家安全义务,每个行业或单位都需要去做自我审视,和政府一同朝着维护国安的目标努力。
总体来看,国安法颁布实施一年以来,香港的情况已有很大转变,不仅是安全回来了,国安意识也初步建立了起来。政府各个部门正在针对各自的工作范围做长远计划。
环球时报:在剩余的一年任期内,本届特区政府是否会推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
李家超:我们比所有人都更期待尽早推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事实上从2019年“修例风波”到去年国安法实施后,我们对23条立法工作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2019年到2020年,香港经历的风波让我们第一次看到,国家安全风险可以来得这么突然,造成这么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尽快推动立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法律管用,即接下来我们推动的23条立法必须能处理好最极端的情况,并防止出现可能被破坏分子利用的漏洞。▲